他用生命譜寫壯麗的詩篇散文

他用生命譜寫壯麗的詩篇散文

  ——追記廣西田林縣那比鄉司法所所長、縣優秀共產黨員韋世傑同志事蹟

  2001年10月20日早上8時,韋世傑在廣西田林縣那比鄉那臘村那項屯走家串戶開展農村中心工作的時候驟然倒下了,在做群眾工作的崗位上以身殉職……

  真的,作為一位普通的共產黨員、鄉級司法所所長的他,用自己的言行和實際行動,不,是用自己的年輕生命實踐了“三個代表”,譜寫了一曲人生的壯麗詩篇。

  是啊,那比鄉的山水為他的出走默哀、送行、致意,親人和朋友和父老鄉親一共600多人為他送葬,哀悼,口碑著他那一件件平凡而偉大又是那樣默默動人的事蹟。

  是的,沒有那一頁頁珍貴的資料和真切視線可見的鏡頭,能夠短時間裡來可以透過重放他那所走過的路程,但是,有那山水的記憶,有那老百姓的目光和敘說。

  筆者帶著崇敬的心思和讚歎,只好沿著他的足跡,去尋找韋世傑同志在工作中所留下的那一行行閃光足印,和可歌可泣的樂章,去聆聽關於他那一個個的感人的故事,去感受他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與人生的價值,去深刻地領會一個人生存所得到的最真實的評議……

  他,真的走了,帶著一生未了的公務事業和遺憾。

  他,在那比鄉村屯的群眾當中豎起了一塊豐碑。

  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痕著閃光的足履。

  我們,只有在回顧中真切記住了他的諾言。

  我們,在陽光和風雨中牢記他的身影。

  ●他,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兒子,勤勞、樸實,深深地熱愛和服務著養育他的土地與人民

  1958年秋天,韋世傑,這位普通的壯家農民的兒子便在西洋江畔的那臘村那項屯的一位農戶家中降臨到了這個世界。

  從懂事的那一天起,他就深深地愛上了這一片養育著他的土地,山野、河流和森林,深深地在他的心底裡構築著一頁頁人生美妙的樂章和生活的畫卷。

  在村小讀書一直到鄉級中學讀書的時候,他就發奮刻苦努力學習,立志要做一個對社會和生活有用的人才。在老師和村人的心目中,他是一個懂事而且勤勞的山村孩子。學校裡遵紀守法,從不曠課,不遲到,不早退,勤奮好學,經常為學校和村裡做一些好事,扶老愛幼,愛憎分明,受到學校和村民的好評和稱讚。

  1978年11月,20歲的韋世傑,得到了公社領導和群眾的信任,擔任了本村(那臘)的大隊幹部,走馬上任大隊文書之職。他從此就深感肩上的擔子是那樣的沉重,以飽滿的熱情顧大家舍小家,兢兢業業、紮紮實實地為群眾和家鄉父老辦實事做好事,忘我地投入了各項的農村具體工作事務之中:

  ——他,就是這樣每一年村級報表都能夠按時完成,認真準確,受到了鄉領導的好評。難怪當時辦公室的幹部在搞報表時都說:“韋世傑所做報表,實際準確,從不會返工的,我們是信得過他的。”

  ——他,就是這樣和村組幹一起組織帶領廣大村民捐款投勞,在短時間內把橫跨催奶前的那一座浮橋建立起來了,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交通和往來。

  ——他,集中精力走村串戶,認真發動群眾投工獻料,及時地把村裡的幾所學校校舍修建維修起來,使老師和學生都有一個安然學習文化課的好場所。

  ——他,組織帶領本村屯的群眾興修水利,推廣雜優雙季稻品種;種植發展了各種經濟林;及時調處好各種民事糾紛,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和指標。

  ……是呀,就是這十五年來的村幹工作,使他成熟起來了,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鄉村幹部和群眾都異口同聲地說:“韋世傑確實是一個老實人、坦率、厚道的人,工作紮實認真,一絲不苟的好乾部,他的生活很是艱苦樸實的好同志,待人接物非常誠實的好同事……”

  ●他,幹一行愛一行,從不挑肥揀瘦,把黨的任務和做群眾工作當作自己終身奮鬥的目標

  1993年秋天,35歲的韋世傑同志經過自己的努力和發奮,終於考取和被錄取招聘為一位正式的國家幹部。他便在自己的心裡暗暗地說道:現象自己的身份不同了,必須要刻苦學習,努力工作,才能夠報答黨和人民的培養和信任。於是,他就幹一行愛一行,從不挑肥揀瘦斤斤計較,老實地服從組織工作分配和安排,任勞任怨,把黨的任務和做群眾的思想工作當作自己終身奮鬥目標門禁自己的一切能力去完成和做好,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來。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到他殉職的這一天止的十多年裡,韋世傑同志的足跡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走了過來:

  參加工作時就被組織安排到本縣的浪平鄉渭貴村擔任烤煙工作組副組長。

  然後,回鄉擔任鄉水果站站長,負責鄉府辦公室的統計員。

  1998年秋又調回到田林縣第三六隆去擔任能比八渡筍分場的副場長工作。

  2000年春天,他本應該調入好的單位的,但是他又請求組織調回到被人們稱之為“田林縣西伯利亞”、距離縣城有近百公里遠的那比鄉政府工作,擔任最艱鉅、最繁忙、最辛勞的繁重的鄉司法所所長的職務。

  他,就是這樣不顧自己的辛苦,只要能夠為組織工作和需要,就集中精力想辦法做好,從不講困難和原因、條件,廢寢忘食地投入到為黨和人民的工作之中。

  這些年來,韋世傑在這一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上、非常熟悉的山區裡默默地開展工作,以從未有過的熱情和紮實的工作態度與幹勁從事司法調節工作。他20多個月來,先後成功地調解了全鄉的民間糾紛37起,其中家庭糾紛26起,其他糾紛12起,調解率為98%團結成功率為100%;處置群眾的來信來訪案件21起,共為全鄉群眾挽回各種經濟損失12萬多元。同時,他還利用板報、廣播、張貼標語、分發材料、會議宣傳和組織文藝隊下鄉下到部分村屯演出,向村民宣傳法規法律,受教育的群眾達4000多人次,使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成為開展各項工作、經濟建設和工作的根本依據。

  這些年來,韋世傑就是這樣年復一年地勤勤懇懇地戰鬥在農村基礎工作的第一線上,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每年的每一個月裡,他的出勤工作率都是滿滿的,除了開會以外,所剩餘的時間都深入到村屯去開展調處解決問題的工作,同事們都說他純碎就是一頭默默耕耘的老黃牛。他的足跡踏遍了那比鄉的5個行政村、43個自然屯,憑著一顆火熱和誠實的心願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事辦好事,從不向組織討價還價,從不向組織伸手要管爭榮譽,只懂得努力去工作,去做那一份調解事情,去完成組織所交給的任務。在當村幹部的時候,他就被評為鄉里的“先進村幹部”;在負責鄉府辦公室統計員工作的時候認真細緻,受到了縣鄉領導和部門的好評;負責全鄉農業普查工作的時候,就被評為“自治區優秀普查員”。

  他,就是這樣把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當作自己的奮鬥終身,想盡一切辦法去做好,使政策能夠深入人心,為經濟建設服務。

  ●他,依法辦事,廢寢忘食,深入細緻地做好調解工作,及時為黨委政府和群眾排憂解難

  韋世傑,是一位普通的鄉司法所的幹部,依法辦事,工作起來的時候那一份認真深入細緻、廢寢忘食的態度與幹勁,在那比鄉的幹部群眾中是眾所周知和口碑的。他不管工作有幾多繁重與繁雜,不管工作的份內分外,只要領導或者群眾一把任務或案情向他反映請求,他便二話沒說,專心致意地深入下去了解情況,做好調查工作,從不亂做各種表態,爸爸所掌握的具體情況向黨委政府領導彙報,然後就及時地為群眾排憂解難,他的工作作風是有目共睹的。

  1999年夏天的一箇中午,普農村有兩家農戶因為土地發生了糾紛,曾經多次反映到駐村工作隊和鄉領導處,但是都因時間關係,未能夠及時派人給予處理。兩戶人的矛盾愈加嚴重起來,為了爭那麼一點點的土地雙方就劍拔弩張,就要發生械鬥了。鄉領導立即把情況轉告了剛剛從村裡辦完事情回鄉裡的韋世傑。他一接到案情之後,就顧不上放下肩膀上的揹包,就與另一位鄉幹部一起風塵僕僕地趕下村去了,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跋涉,終於趕到了糾紛雙方怒目磨拳察掌的現場。帶著上氣不接下氣的的韋世傑就開展了工作,經過一番的苦口婆心,制止了雙方的緊張局勢,對雙方進行了說服和教育,在實地現場裡共同擺事實講道理,使雙方達成了初步的調和協議。可是大家剛剛一回到村裡,其中一方又要反悔不認帳,大吵大鬧。同行的鄉幹部和村幹部都對對方的反悔很是惱火,心裡很不是滋味。韋世傑卻心平氣和地勸說同行:“這就說明了我們的工作還沒有深入細緻,沒有做到家。反悔是有原因的。我們做調解工作不能火氣太大,我們更不能向人家發脾氣。如果我們不冷靜去做工作的話,那怎麼能夠把矛盾化界呢……”

  於是,他就不顧疲勞和辛苦,又招集雙方坐了下來,依照有關事實和法律依據法規,分析問題,耐心入微地做雙方的調解思想工作,最終使雙方又平息了火氣,握手言和,接受調處,簽定了協議。事後,一位農戶握住了韋世傑的手說道:“韋司法,我真的服你了,怎麼能夠感謝你好呢。”他卻笑著說:“只要我們的每一個人都將心比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要你們能夠都和睦相處,我們的工作就好辦了。”雙方都爭著叫他到自己的家裡去吃晚飯。

  2001年開春,六幫村那卜屯有一戶姓王和姓韋的兩戶人家,又是因為一畝多的八角林的屋基地發生了糾紛,各不相讓,都揚言說:“打架也要爭到手為止,決不能夠讓步。”火氣和藥味很是濃重,村幹部和小隊幹部都無法說服和調解。韋世傑就和所裡的小張一起步行了4個多鐘頭的山路,深入到雙方的實地走訪調查取證。問題不象當時所說的那樣簡單,矛盾已經時間很長了,雙方早已空口無憑,互不相讓和不認帳,一時間難以解決,必須得向鄉領導彙報請示。夜裡10點多鐘,他和小張才趕回到鄉里,連晚飯都顧不上吃,就放下了揹包,轉身出門去向主管領導回報了這一件案情,和領導一起共同分析案情,尋找合理合法合情的調解方案和突破口。當他走出領導家門口的時候,已經是夜裡12點鐘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和小張一起連續作戰不顧疲敝,按時趕到了那卜屯,尋找當事人,認真聽取雙方的矛盾焦點,依照事實與法律依據提出了調解意見,嚴肅認真地做好了雙方的思想工作,直至下午4點多鐘,雙方才達成了調解協議。才吃上“早”飯,終於,解決了這一件多年來難啃的“骨頭糾紛案件”。

  他,就是這樣實事求是,孜孜不倦地投入到司法調解工作之中,成為黨委政府穩定社會治安的有力助手,及時地把一件件激化了的各種矛盾和事端化解的萌芽之中,樹立了黨委和政府以及司法工作人員的新的形象,留下了一個個特寫鏡頭:

  ——2000年秋天,那臘村有三個屯發生了相互亂砍伐出賣林木的糾紛,屯與屯之間就互不相讓,準備械鬥。接到案情後,韋世傑就和鄉領導一起請求縣司法局派人一道協同處理。司法局的小潘就冒著雨乘車在傍晚時分的時候趕到了那比鄉,見到韋世傑冒雨在那比乘車處等候他的時候,深受感動。於是,他們就二話沒說,便撐著雨傘,打著手電筒,踏著泥濘的山路,走了將近6個小時的山路,匆匆地趕到了出事地點,就立即召集了當事人,依法進行制止和調解了雙方的敵對矛盾。一看時間,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兩點多鐘了。

  ——2000年舊曆臘月二十八日,韋世傑接到了六幫村八外屯有兩家農戶因女方離家出走而引起的離婚糾紛:男方就組織了親屬到女方家去搶奪年豬抵債,雙方鬧得不可開交。如果不及時制止的話就事情難以收場。他就不顧年關已近的工作繁忙,帶著另一位鄉幹部趕到了現場,及時地控制了事態的惡化,認真處理了這一起事端。

  ——2001年4月21日晚,普農村有兩戶姓韋的人家,為了爭一片土地而發生了爭議,大家都不退步,經村委會調解無效,矛盾急劇惡化,影響了生產和生活。韋世傑接到報案之後,就立即帶人連夜趕到了普農村深入細緻地調查,摸清了矛盾的根結,及時地做出了調解處理,化解了紛爭。

  ——他,就是這樣時時刻刻地把司法調解工作放在心上,記在腦海裡。就連在他最後一次下去那項屯的`前一天下午,還特別地交代了在家的小張:要好好地在辦公室值班,認真接待記錄好群眾的來訪來信和報案,等他回來之後一起下去做好調解處理。

  ——他,就這樣在心裡還記得,得好好安排個時間下到鄰近的雲南省富寧縣阿用鄉普介村和那比鄉那臘村渭洛屯去調解雙方的一件婚姻糾紛案情……

  ——是啊,就這樣一切都在他的離去的時候,感到了一陣陣的可惜哪……

  ●他,艱苦奮鬥,勤學好問,象海綿一樣學習和鑽研業務,想噤一切辦法努力把工作做好

  韋世傑在這20多年的工作中,深刻地知道一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而且,人不學習是沒有長進的,沒有真才實學是不能夠把工作做好的,所以學習知識是永無止境的。他就這樣履行自己的諾言,不管幹哪一行都要愛那一行,都要有一股牛勁和態度去認真學習和做好工作。從村幹部到鄉幹部,從水果站長到司法所長,每一項工作他都竭盡全力,都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提高,都在學習實踐中增長才乾和經驗。許多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都說:“韋世傑艱苦樸素,勤學好問,就象海綿一樣學習和鑽研業務,想盡一切辦法努力把每一件工作做好。

  2000年開春,他第一次向組織要求從第三六隆八渡筍基地的能比分場調回那比鄉府工作,就被安排在想司法所工作了。為此,一項全新的工作就擺在了他的面前,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崗位,工作非常的辛苦和複雜多變,有的時候還是得不賞失。然而,他也沒有向組織提出什麼要求和意見,樂意地接受了鄉黨委政府領導的工作安排。於是,他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如何為自己的開展好司法調解工作作好“充電”的具體時間,他便在報到的第二天就請假乘車到縣司法局去抱回了一大堆的有關司法業務書籍和有關的法律法規文書,還有一些辦案的學習資料。不久,他又在家庭經濟非常困難的基礎上,同時他還自費報名參加了“廣西區黨校的法律大專班的函授學習”,並且積極參加了司法系統所開闢的各種業務學習活動,取得了一個法律工作者的資格。

  自從韋世傑接管了鄉司法所的工作以來,他就先後制定和完善了一整套的司法所的工作制度與方案,理順各種依法辦案的關係和程式,改變了原來由群眾到家裡或者宿舍來報案請求的辦公方式,堅持在司法所的辦公室裡認真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和各種案件。他還建立健全了報案記錄、立案登記、調查筆錄、締結記錄、處理意見和上級來信來案的登記手續。使調解工作和案件都有存檔,分類清楚,一目瞭然,逐步達到了上級的要求和材料的規範化管理,使司法的工作逐步地走上了正規化、制度化。2000年度,鄉司法所的工作被評為全鄉“先進單位”,成為那比鄉老百姓信得過的一個部門。

  韋世傑常常說:做司法調解工作,就是要深入細緻,公平、公正、公開,依照事實和法律法規來辦好各種案件和事情糾紛的,決不能夠以情調處,更不能偏袒違心辦案。他,每做一件事情和工作,都能夠堅持實際和原則相結合,對一些疑難和棘手的問題都能夠及時向領導和有關部門請示彙報,對一些辦案方面弄不清楚的程式,他就不恥下問,向有經驗的同志學習和請教,對一些與案情有關的歷史材料和過程,他就廣泛深入踏查和掌握瞭解,掌握第一手證據和材料,認真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之中。

  他,就這樣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黨和人民的平凡事業之中,無悔無怨著許多美好的事情,在人們的心目中永遠著一種最美好的祝願,在四化經濟建設事業的記事簿上,留下了他那閃光的名字。

  ●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撲在黨和人民各項事業之中,為經濟建設和生活穩定服務

  這些年來,韋世傑每時每刻都把黨和人民的事業與自己的本職工作放在首位,一心撲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的服務工作之中,在結合抓好本職那些繁忙的調解與調處工作的事務同時,也認真搞好中心工作,服從鄉領導的安排,抓好每一項事務,視黨委政府的工作為已任,農民為朋友、為兄弟、為貼心人,共同想辦法克服困難,努力完成黨委和政府所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去年秋,在開展村屯公路的大會戰期間,那臘村那項屯有一條3公里多長的公路一直拖了全村的後退,乃至全鄉的開展修建進度。鄉政府就派出兩批工作組去開展工作,都無法動員群眾上馬動工,工作的難度特別的大,這就是一段難啃的骨頭路程。韋世傑知道這麼一個情況後,就主動向領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親自下那項屯去抓這一段公路的修建工作,而且還有按時完成,完不成春節絕不回鄉。為此,他便一頭扎進住在屯裡,走家串戶瞭解了公路為什麼的情況和原由,問明瞭為什麼遲遲不動工的根本原因:主要就是經過的路段有爭議,需要馬上改變線路,加上上級扶持的物資沒有及時到位,所以群眾就沒有動靜。於是,韋世傑就認真地做群眾的思想說服工作,從就從親戚做起,帶著他們幾戶人投工投勞,到鄉里去調運物資,開挖公路。村民看在眼裡,深受感動,都自覺地集中起來投入了公路的建設之中。

  記得1994年,韋世傑參加工作的時候,就被抽調參加了縣裡的烤煙工作隊,擔任副組長帶隊到浪平鄉渭貴村去開展工作,由於當時的群眾對用好田地來種植烤煙難以接受,心裡想的是種糧食才能有所溫飽,工作的難度很大。他就和同志們一起除了按時回鄉或集中彙報工作以外,全部把時間都放在做群眾的思想宣傳發動工作,走戶串村地向群眾講明瞭種植烤煙和糧食兩不誤好處。他就選定了和東家開始,向他作出了許多生產上的保證,一起帶頭做榜樣,在天地裡整地育苗,種煙,背水淋煙……就這樣,全村看見有人種植了,就立即行動起來,在他和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全村的烤煙任務得到了完成,而且超額了種植任務,給石山地區的群眾指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

  那是1998年的舊曆七月十四日,按照傳統意識,人們都相繼回家去團聚,在佳麗過這個節日了。然而,在那臘村公路的修建路段上,韋世傑卻把這麼一個機遇讓給了同事們,主動叫那些同志回家去過節,自己一個人守護在離鄉府和村部有十五公里遠的公路大會戰指揮部的工棚裡看守那些公路的建設物資了兩天兩夜,直到那些同志們回到工地,他才得到一點點的休息。

  今年七月,全鄉遭受了他史以來的大暴雨洪災,那些道路垮塌不通了。鄉黨委和政府領導要及時掌握全鄉的受災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彙報,安排人員下鄉到各個村屯去做災情的調查。鄉領導知道韋世傑近段的工作很忙,加上他的身體又不好,年底又要到了,所以在安排大家工作的時候,沒有安排它具體下鄉去。他立即在會上想領導請纓:大家都下去工作了,我能夠不動嗎,作為一個幹部,誰沒有具體工作的呀。請領導放心,我決不會拖全鄉的後退的,現在人手是那樣的緊缺,這種工作多一個人就好一個人嘛……。就這樣,他硬是要求下到最遠的那臘村去了解這一場暴雨災害的情況……

  ●他,常常對妻子和孩子說:我們能夠有今天,就要勤勤懇懇工作,不要再向公家講條件了……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山村裡的農民兒子——韋世傑同志。他更是清楚自己就是一個受黨和人民所培養起來的基層幹部,國家公務員,而且自己又是一個共產黨員。能夠為此講價錢擺條件和索要更多的東西嗎。反之那就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行為和想法。因此,他就經常對著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們說:我們能夠有今天,就要勤勤懇懇地工作,不要再向公家講條件了……

  韋世傑不僅是這樣說的,還是這樣做。

  他一家四口人,兩個兒女,老婆是農業人口,又沒有固定的工作做,生活來源就僅靠他的那麼一點點工資收入來維持日常生活。這些年來,他的女兒又考上百色地區民族師範學校學習,兒子又在田林縣城裡讀高完中,各種費用的開支都是很大的,生活針對緊巴巴的。女兒上學的時候還是靠東借西借來幫補才能夠完成。但是,他卻默默地工作著出來都不向任何人訴說,沒有向組織提出任何困難的怨言,何者擺原因來影響自己的工作情緒。大家都為他的這種精神所感染,都盡力地一起為他做好工作。

  暑假期間,他的兩個兒女都回到了家裡的時候,他只好把省下來的家底和兒女們交心,並且囑託他們:希望你們要好好學習,勤儉節約,爭取好的成績的時候,兩個兒女真切地望著身著樸素和憨厚老實的父親說道:“爸,你的話語我們都記住了……”。真的想不到,這一次的父親兒女的相敘,竟然成了兒女們那永別刻骨銘心的記憶。

  韋世傑在下鄉開展中心工作的時候,在屬於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倒下了。不久,縣委的莫一平書記,縣長黃建橋等領導得知其情況後,便同鄉領導一起專程到了韋世傑的家中去看望慰問。面對著他那簡樸的傢俱:一臺擠滿了各種理論書籍和業務書籍的就書架默默地站立在眼前,還有那一張堆放著檔案和稿紙的辦公桌,還有那已經脫落了油漆的舊沙發,以及那跟別人買回二手貨的21寸的彩色電視機。兩位縣領導不由從心地裡讚歎道:多麼儉樸、難得的鄉幹部啊……。並囑託要好好地安撫好韋世傑的後事。是啊,韋世傑的妻子含著熱淚對來看望她的縣領導說道:“那一天,要下鄉時,他說有那麼一點頭痛,胸悶,想不到……真的想不到……他,竟然走得那麼快,不能再為公家做事了,希望領導不要怪他……”。

  *****

  是啊,韋世傑就是這樣帶著許多難以了卻的事情走了,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夢想。說真的,我們還以為他就站在那一座那比山頂上,揮手著那一個個美好的時光。

  是的,韋世傑真的走了,一點也不假。他就這樣又默默地回到了生他養他的那一片充滿希望和生機的山野。

  短暫的四十三個春秋,定格了他一位共產黨員的偉大和平凡的形象。

  短暫的四十三個年頭,閃爍著他那一個國家公務員的生命與燭影。

  我們頷首眺望著那比的高山流水,彷彿中看到了韋世傑的步履匆匆和他那音容笑貌,彷彿看見了他那跋山涉水深入到農戶和調處現場實地調查調解辦案的身影……

  他,和這一方山水永恆,和這一片土地一起肥沃,等待著春秋的美麗。

  不錯,有一位名人的話語說得不錯:“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至於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至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

  韋世傑,一個山裡最普通的兒子,用自己樸實的言行在實踐著這一段話語的深刻含義,在履行著偉大的事業和平凡的工作。

  我們,都在心底裡真情地說道:

  ——你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很值得,希望你能夠在天堂的道路上走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