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過客散文

錢塘過客散文

  12月的杭州,氣溫已經很低,尤其是清晨,完全是寒冬的感覺了。

  此刻,眼前的運河,安靜而祥和;河面上的船隻悠悠劃過,猶如我此時內心的狀態,慢一點,再慢一點。

  這是我第5次來杭州,對於一個浙江人來說,這個次數真是有點過少,但相較之下更為誇張的是,我每次停留的時間都是可以用小時計算的。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可能只是曾經路過。

  01

  這一次來,我心裡是有點打算的。

  雖然時間還是隻有一個晝夜,但我不會逐著景點,不會順著人流。這次的每一分鐘,都要慢慢度過。

  於是,早餐後,我們推著嬰兒車,漫步在大兜路歷史街區。

  若時間倒流幾百年,街區裡應該不是這般整齊和清新。那時候,京杭運河航運繁忙,商船穿梭,江浙的糧食就是從這裡的漕運碼頭源源不斷地運往京城,這裡是有名的天下糧倉。

  抗戰前,這裡仍然是浙江地方的重要堆場,米麵、桂圓、花生、鹽布等物資均堆放於此,可惜在抗戰期間,這裡被日寇付之一炬,留下一地廢墟。

  待到上世紀50年代,碼頭邊上建起了浙江省絲綢公司的倉庫,後來成為國家廠絲儲備杭州倉庫,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將這裡重新帶回了歷史舞臺。

  如今,這個街區既是杭州歷史保護建築,也有比較剋制的商業開發,厚重與朝氣並存。

  酒店、餐飲的入駐,使得充滿歷史感的建築散發著現代的活力,走在其中,眼前看到的是前衛的招牌,凝神則彷彿還能感受到曾經的喧鬧和繁忙。

  運河酒店,由碼頭倉庫改建而成

  02

  我內心估計對杭州還是有些許執念的。

  剛工作那會,不知道哪根筋抽了一下,我毅然選擇在某一個十一長假期間扎進杭州的景區。

  我去了南宋御街、西湖天地、南山路和北山街,當然,兩堤一塔也沒有放過。

  現在回想,促使我義無反顧扎進那股人潮的動力,可能是來自當年第一次到杭州看到西湖時的一臉驚詫和不甘。傳說中的西湖居然就是眼前這一片小漣漪?完全沒有那種風情萬種的儀態。

  就是這種不甘,讓我必須再來看一眼,再來感受一次。

  那次之後,我算是放下了。對於杭州和西湖,已不再有糾結,靜靜看一會就很美好。

  其實,關於景點或者名勝,遇見之前的期待中總是帶著主觀的附加值,至於呈現眼前之後,它還有沒有這種光環,完全在於看客當下的心態和理解。

  03

  認識進階了,然後發現這座城市值得停留的地方太多了,但是杭州似乎沒有停下來等我的意思。

  我這才剛剛從對西湖的`糾結中掙脫出來,略微感受了一下運河邊的精緻生活,那邊江干的新城和濱江的奧體已經重新整理了城市的天際線。

  一直嚮往的滿覺隴桂花和梅家塢茶海尚停留在思緒中,未來科技城和雲棲小鎮的科技感又已讓我迫不及待。

  而等到西邊的臨安、西南的富陽、東南的紹興和東北的海寧都被城際軌道鏈入杭州之後,這個城市的外延和內涵可能又需要重新梳理和定義了。

  那時候,應該還是秀氣如昨,但霸氣已然側漏了吧。

  04

  時光流逝,已是正午時分,我們要收拾行囊,準備離開了。

  杭州對我而言,不再只是那片水光瀲灩的湖面,但我之於這個城市,卻仍然還是那個匆匆的過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