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讓我回歸真實生活散文

原創讓我回歸真實生活散文

  正值元宵佳節,翻找出來一小袋糯米麵粉,心想既然還沒買元宵,不妨自己做來試試,去年也做過一次,還不算失敗,只要家人願意吃終將讓我得到滿足。餡料準備需要一些耐心和時間,要細心的搗碎、攪拌,冷藏後取出再一一稱量分成數等分。麵粉和成麵糰後也要一一稱量分成和餡料數量相同的數等分。最後再把餡料逐一包進麵糰,滾上一層薄薄的乾麵粉就可以煮來享用了。湯圓雖小,吃起來暖心,好歹這也是我的“原創”。

  說出來簡單幾句話,可做起來需要花數小時,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原創不易。曾經哥哥和我說做什麼東西第一件總是最貴的,大量生產就可以降低成本,當時還不以為然,現在想來這句話說的特別有道理。我的“原創”是無處不在的,就我而言只要是憑藉自己的雙手創作的東西都可以稱其為“原創”。

  我的“原創”之路首先起源於孩子出生後。那時候一心想著讓孩子遠離熒光劑,貼身衣物、隨用物品自己做,一開始也是做不好的,婆婆說我就是敢下手,拿過來就弄,弄不好拆了重新弄,好在那時孩子還小也不會太過挑剔,就慢慢摸索,隨著時間推移只會越做越好。現在孩子大了,但也不會挑剔,因為在他眼裡我的作品都是近乎完美的。

  其次是飲食,看到別的孩子吃零食,自己的孩子也忍不住會嘴饞,買來的終還是不放心,就開始學習自己做小麵點。回想起來過程是異常艱辛,餅乾烤糊過、蛋糕烤出來就塌腰、麵包沒發起來的……經歷無數次失敗的我,最大的動力就是孩子每次都這樣說:“媽媽,下次你一定會成功的!”為了這句話我一直堅持,最後真的成功了,有時忙乎一大天做出來的美味,都還沒等我欣賞就已經被全部消滅掉。之後隨著孩子大了,吃飯也是絕不能對付的大事,沒娃前自己懶得做,就定些外賣了事了,現在幾乎不會再訂外賣,各種菜品都要現學現賣,一開始各種佐料把握不好,時淡時鹹,但總體還是好的',目前稱不上大廚,但做出來的飯菜也算上口了。

  這些也只能叫做我自己的“原創”作品,而現在不得不提一下簡書了,結識簡書是偶然的事,無意間發現這麼個APP,下載後偶爾翻看一些作品。有一天突然想寫點什麼,簡書就此成了我的毒藥,對於一個遐想連篇的我來說這個是會上癮的,就此開啟了我真正的原創之路。不得不說原創碼字是一件苦差事,要打一篇稿子,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錄入很辛苦,不光眼花繚亂,還要花好長時間反覆審閱校對以防漏字、錯字,但只要錄完了一篇,就可以拿去影印,幾秒鐘搞定,想要多少份都可以,但原創出來的東西給自己的感覺是很棒的,那種感覺較複製來的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正因為經歷了這些原創之路,以往無暇顧及的生活也在一步一步向我走來。我不敢說現代人不會體驗生活,因為我曾經一直以為生活就該是想吃什麼來最好的、想要什麼買最貴的、朋友一吼一大群、酒足飯飽去K歌……但現在我覺得那些根本不是真實的生活,而是錯位的生活。我覺得真實的生活是需要用心去體驗的,是需要親自動手去創造的,是需要花一些時間留意身邊的小事,是有意識地自我察覺,是閉住嘴巴耐心地傾聽,是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是低下頭去冷靜的思考……

  蘇格蘭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曾說過:“人的任務不是去看清遠處模糊的東西,而是去做好身邊清楚的事情。”而生活就屬於在我“身邊清楚的事情”,能夠過好生活一定離不開創造,發覺自己的創造力很不易,但也不是很難的事情,要敢於邁出走進真實生活的第一步,即便開始時破敗不堪,只要耐心經營終究會逐漸明朗。

  總之,生活不同於生存,如果你願意尋找生活中的點滴樂趣,那麼請稍稍放慢前進的腳步,分離出哪怕1/10的注意力給“身邊清楚的事情”,伸出雙手努力創造,或許我們會收穫價值“十個億”的意想不到的驚喜,這實在太誘人了!我願意這樣做,相信能耐心看到這裡的人們也和我有相同的感受了吧,那麼還在想什麼呢?快動手去實現它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