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清楚才能消弭誤會散文

解釋清楚才能消弭誤會散文

  有一次發生在我晚自習學校的輔導課上。我收到了一條手機簡訊,我當時忙著給學生講題目而沒有看。下課後我來到辦公室裡開啟簡訊檢視,原來是一名學生髮來的`,說自己病了,在醫院吊水,要請假一節課。

  我自然要給學生回覆一下,讓他安心看病,不要著急。正在這時,新上任的校長進來了。這名校長是個急性子,立即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我說:“辦公室裡不準接打手機的!”我立即給他作了解釋,校長笑著說:“沒事沒事,我也是開開玩笑的。”

  這讓我想起了遠在春秋時期的孔子,他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宣傳他的“仁愛”學說。有一次他讓最得意的弟子顏淵做飯。顏淵在做飯時,忽然有一些灰土從房樑上落入鍋中,這讓顏淵很是矛盾:要是不管它吧,一鍋飯就變髒了;要是把它撈出來丟掉吧,又勢必粘一些飯在上面,太可惜,思量再三,決定用勺子撈起來自己給吃了。而這一幕恰恰又被孔子看到了,以為他在偷飯吃。至於孔子後來對此事澄清與否,史書沒有交待。

  當誤會產生時,溝通尤為重要,只有及時溝通,解釋清楚,才能消弭誤會,渙若冰釋。同時,對人的信任也很重要,鄰人疑斧不行,俗話說眼見為實,但眼見的未必是事情的真相,人與人的關係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才能減少誤會,有了誤會也不至加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