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靈魂跟上了散文

讓靈魂跟上了散文

  讀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科考隊要到原始森林中考察,於是請了當地土著人當導遊,這些人健步如飛,科考隊完全跟不上來,多次要求停下,但在第二天早上這些土著人無論如何也不肯走,隊員追問原因,土著人說:“我們這裡有一個習俗,在奔走一天後,必須休整一天,讓靈魂跟上來。”

  “讓靈魂跟上來!”多美的一句話啊!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人們似乎已經停不下腳步,已經不知道如何慢下來了。正如紀伯倫所說:“我們已經走的太遠以至於已經忘記為什麼而出發。”慢些,讓靈魂跟上生活的腳步。

  如一個故事中所講:一個初到日本的客人問主人:“什麼是茶道?”主人笑而不語,帶他來到一位老婦人家中,並請她泡茶,只見這個老婦人先拿出一個茶盤,再轉身進屋拿出茶杯,之後是茶葉,再回房拿出茶壺……客人頓悟道:“這就是茶道,每次只做一件事。”

  我想,正是因為每次只做一件事,專心的做好每一件事,才有氤氳的'茶香,能讓人從茶中感悟生活。但有人說,效率才是關鍵,慢了只會落後,不能慢。

  真的是這樣嗎?慢就沒有效率?老舍先生的例子反駁了這個觀點。

  老舍是一個大作家,有過許多部作品,算是一個“多產”作家了,可老舍先生每次寫作都要打很長時間“腹稿”,並且每天只寫一兩千字,這和現在那些一個月就出一本書的作家相比是要慢很多的,再加上老舍先生的稿子,字都是正楷,來不得半點潦草,他的稿子曾經還拍賣過!按理說如此慢效率的作家,應該作品很少,可老舍先生卻寫了許多部著作,可以說本本是佳作。為什麼呢?依我看來,雖然老舍先生每日寫的少,但像這樣,日日寫,年年寫。作品想不多都不行!正因為慢,才能使思緒沉澱下來,讓靈魂跟上來,用心去創作,所以自然本本是佳作。

  《啞舍》也是這樣,初聽聞這本書時並不在意,只是後來聽說它的作者每月只寫一章,頓時對這本書有了濃厚的興趣,借來一看,文字淡雅,意味深長。一口氣讀完了整本,如果不是作者慢慢寫,書中故事內容不可能如此豐富精彩。唯有讓靈魂跟上來,思緒才能活躍,那些一個月或幾個月就出書的作家,匆忙寫完一本書,不加思索,不懂用心去寫,讀來只覺味同嚼蠟一般。

  諸葛亮講:“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俗話又說:“靜能生慧”慢慢來,讓靈魂跟上來。去享受生活,品一杯清茶,讓時光浸上書香,這慢的心境啊!是那些只顧狂奔的人所不能領會的。蘇子講“一蓑煙雨任平生”用慢,淡泊的心境來面對生活又何嘗不可呢?靈魂走的很慢,就慢下來等等它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