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汪曾祺散文集《一食一味》

讀書筆記:汪曾祺散文集《一食一味》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筆記:汪曾祺散文集《一食一味》,歡迎大家分享。

  讀書筆記:汪曾祺散文集《一食一味》 篇1

  《一食一味》收錄了汪曾祺談美食的系列散文。書中寫到的一道道日常小吃,既融進了製作者汪曾祺的心意,還承載著千百年流傳的文化風情,表達了無限的生活熱情和雅緻的韻味,令我們讀者感受到的不止是美食的誘惑,更有著溫情的鄉野人情以及俗世生活中含蘊的自然真趣。

  生活無外乎衣食住行,食排第二,也就是說當人有一衣蔽體之後的第二件事就是食的問題。一個懂吃愛吃會吃的人想必也是極熱愛生活的人,汪曾祺的書僅用文字就勝過瞭如今大部分網路直播裡的土味吃貨主播。

  本書中其實不止寫美食,更多的是以美食寫經歷寫生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食萬般滋味,方不枉此生。

  整本書分日常生活中的“家常酒菜”、不同地區特色飲食的“四方食事”、引申到文學的“吃食與文學”三個部分。各有所側重,卻都寫得傳神而真切。詳細講述了關於吃食的方方面面,不僅描寫了不同食物的特性、吃法,還能從飲食習慣看出不同地區的生活習性,更是將吃食與文學聯絡起來,從中汲取道理。

  一食一味,每一種食物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形象、味道和故事。

  作家大都喜歡談吃,並以能做出倍受人讚譽的美食而出名,汪曾祺是很特別的一個。

  汪曾祺也許就是想透過手中的生人之筆來留住那些曾經的美好吧,正如書中他所說的那樣:我們在小說裡要表現的文化,首先是現在的,活著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嘗得出,想得透。

  許多飲食典故,過往由來,書中都有一一道來,讓人在閱讀的時候增長見識。如書中寫吃木耳菜,入口有些澀味且黏滑的味道,並不好吃,文中卻考證這就是《十五從軍徵》中“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中的葵。

  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那些一地雞毛的事就不要太在意了,吃點好吃的,活著多好啊。

  汪曾祺的筆下沒有大愛大恨,只有各種鄉土美味,花花草草。這樣一位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感恩的作家,用自己手中的'筆傳達出鄉野人情和文化風情,讓飲食走進千家萬戶。

  讀完汪曾祺的書,人會愛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吃到好吃的會開心,發現有趣的會開心,一個人研究美食也會很開心。活著就應該是這樣,讓自己多嘗試一切感興趣的事物,你會發現另一個自己。

  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就是生活;素手羹湯,泥腿瓜果,要得就是鮮活!文人寫吃食,光文字就能調動你的味蕾,可見功力!

  汪曾祺鼓勵人口味要雜一點、興趣要廣一點,於日常生活中將簡單的食物用心巧手加工,做成豐盛的菜品,自己享受、招待親友,將“好滋味”傳播出去,生活也更加美好!

  汪曾祺是個博學又有趣的人,對花鳥蟲魚以及食物的關注,體現的是對生活的熱愛,骨子裡有文人氣質、樂視精神,想成為這樣的人!

  讀書筆記:汪曾祺散文集《一食一味》 篇2

  林語堂先生曾說過:“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不是學問,而是吃。”吃,是基於生理的要求,也可以發展為近乎藝術的趣味。無論是家常味道、日常小食,還是滿漢全席、饕餮盛宴,無不蘊含著生活的熱情或雅緻的韻味。《一食一味》中寫到的一道道日常美食,既融進了製作者的濃濃心意,更承載著千古流傳的文化風情,我在此間感受到的不止是美味佳餚的誘惑,更是溫暖的鄉土人情,以及世俗生活中蘊含的自然真趣。

  汪曾祺先生筆下的食物,每一款,均來自於其親自制作。尋常的拌菠菜,經其用家鄉制拌枸杞頭、薺菜的辦法改良後,成為佳餚一道。更特別的是,還有其首創的菜式:塞餡回鍋油條。汪先生自得地說:“這道菜為本人首創,為任何菜譜所不載。很多菜都是饞人瞎琢磨出來的。”區區一個蘿蔔,讓汪先生吃出了精彩:“小時候吃的東西都是最好吃的。大抵一種東西頭一回吃,總是最好的。”

  在物質豐盈的現代社會,食物,絕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轆轆飢腸,更多的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情感,期待。一切思鄉、懷舊、無助的情緒都能在食物中得到溫暖、妥帖的安放。美味背後,藏著溫暖人心的力量,觸動味蕾,慰藉著那或孤獨或愴惘的心靈。

  人,有喜怒哀樂;味,有酸甜苦辣。人與食,息息相關。與其說是品嚐食物,不如說是品味人生。再曲折漫長的人生路,也終究會在紅塵歲月中塵埃落定;再美味的食物,也終將在滾滾風塵的沖刷下淡出歷史。但無論命運怎樣沉浮、變幻,在江湖夜雨中,燈火萬家處,總會有一份熱騰騰的美味等著你。

  讀書筆記:汪曾祺散文集《一食一味》 篇3

  “吃”這個生物行為伴隨著人的一生而存在,汪老的這本書裡面對食物的介紹與他的人生經歷密不可分,家鄉的鹹鴨蛋,雲南昆明的菌類、汽鍋雞及米線和曲靖的韭菜花等,內蒙古的羊肉,北京的豆汁……在汪老的人生中都有佔比,並非算幾日的淺嘗。除了這些,也有其他地方小食的敘述和一些地方藝術的介紹,相比前面,點到為止。

  當時看到汪老在《一食一味》中介紹故鄉的食物之一高郵鹹鴨蛋,那時已過晚飯,著實垂涎,便煮了老媽已醃製一月有餘的鹹鴨蛋來吃,雖不及書中所述,也可一解口饞。

  鹹鴨蛋,自小我是不吃的,不喜那味道,但也從近幾年開始慢慢發現它其實並沒有曾經認為的難吃,雖不及喜歡的程度,可以接受,甚至偶有偏向。以前的自己很是挑食,不愛的就真的不動筷子,家人也遷就,因此每日飯桌都是自己不排斥的食物,這反過來也降低了我對於其他食物的接受程度。改變開始於何時呢?或許始於大學生活,更準確些或是在昌平基地的軍訓生活,之前的師兄師姐都是在懷柔軍訓基地,之後的師弟師妹也或是在順義軍訓基地,軍訓的吃住告訴你,你肯定不是去享福的,當然也不是讓你去受苦的,但昌平的條件確實比前面所提的兩地艱苦些。不喜饅頭的我,那時覺得饅頭腐乳就稀飯竟是如此美味,玩笑般說長這麼大第一次吃這麼多饅頭。實際上外在環境的負面性對於解決你的飢餓狀態提供的約束條件會讓你放下對一些食物的偏見。不怎麼吃蔬菜的我,也在大學中喜歡上了蔬菜;也喜歡上了糕點和甜品,喜歡上了……不能接受譬如牛奶,羶味重的羊肉,這倒並非是因為偏見,著實是其接觸味蕾至進入胃中生理上產生的嘔吐感令人不適,此番反應確實遺憾。大學經歷下,來自不同個體飲食偏好和不同地域飲食習慣的交流,或是明顯或是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對於食物的態度,由“窄”變“寬”,由“固步自封”到“願意嘗試”。如汪老的《四方食事》所談,“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嚐嚐。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食物如是,文化如是,為人亦如是。書中汪老勸年輕人嘗試不同口味可謂是苦口婆心,“我勸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麼都要嚐嚐,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異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點。一個一年到頭吃大白菜的人是沒有口福的。”“許多東西,乍一吃,吃不慣,吃吃,就吃出味兒來了。”咬下饅頭的第一口,醒發產生的酸味讓我排斥,便對饅頭產生了成見,認為天下所有的饅頭都是這樣的,不對口味,若非環境所迫,想來我還是會一直堅持曾經的成見“不給饅頭機會”,雖然最終我還是在被動中打破了對饅頭的成見,但生活中又哪能處處會有這樣的偶合。“哀哉,人之成見之難於動搖也!”,打破成見談何容易,且不論是否已有主觀認識,有了主觀認識又是否願意去發揮主觀能動性,而發揮的主觀能動性又是否對“症”,或如君子般修養身性,大抵對於事物的認識能到達無限趨近於客觀的境界。

  吃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那如何能進行到“吃”這一步驟,兩條途徑,一是透過交易,我們可以下館子,各種點餐APP也可外賣到家;二是自給自足,自己做菜。兩種方式不是矛盾關係,而是互為補充。交易的便利曾讓我一度忽視了做菜的必要,直到體會到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交易未必能隨時隨地發生來滿足我的口腹之慾。感知於利害,感受到樂趣。記憶中,節日下長輩們在廚房中忙碌的身影讓我感受到了過節的氣氛和家庭的溫暖,這便是生活的之一樂趣,無論是一個人,兩個人,還是一家人,煙火氣便讓這個家有了存在的感覺。生活的樂趣不要總是寄希望於別人的給予,自己也可戮力為之。“看看生雞活鴨、鮮魚水菜、碧綠的黃瓜、通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