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召南·野有死麕》鑑賞

詩經《國風·召南·野有死麕》鑑賞

  《野有死》是《國風·召南》中的一篇,為先秦時代華夏族民歌。是一首優美的愛情詩,讚美了當時淳樸的愛情。對口語、方言的使用和刻意營造音樂效果的語詞的創造運用,採用口頭語言,最完整最準確地再現女子當時的微妙心理狀態,生動而雋永。這首詩在五四運動後的白話文學、民間文學的倡導者們的熱烈的書信探討中已作了極大的.肯定,也是詩經”思無邪“特點的具體表現。

  野有死

  野有死,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兮!無使也吠!

  譯文及註釋

  直譯

  一頭死鹿在荒野,白茅縷縷將它包。有位少女春心蕩,小夥追著來調笑。林中叢生小樹木,荒野有隻小死鹿。白茅捆紮獻給誰?有位少女顏如玉。“慢慢來啊少慌張!不要動我圍裙響!別惹狗兒叫汪汪 !”

  意譯

  野地死了香獐子,白茅包裹才得體。少女懷春心不已,美男善誘情意起。

  林中樸無人理,野地死鹿還施禮。白茅包裹埋地裡,少女如玉屬意你。

  緩脫裙衣是何企,別碰腰帶對不起。莫使狗兒叫不已,少女今生跟定你。

  註釋

  ⑴ (jūn):同“(jūn)”,也可用“野有死”,獐子。比鹿小,無角。

  ⑵ 白茅:草名。

  ⑶ 懷春:思春,男女情慾萌動。

  ⑷ 吉士:男子的美稱。

  ⑸ 樸(sù):小木,木。

  ⑹ 純束:捆紮,包裹。“純”為“(kǔn)”的假借。

  ⑺ 舒:一說舒緩,一說語詞。脫脫(duì兌):動作文雅舒緩。

  ⑻ 感(hàn):通假字,通:撼 ,動搖。

  (shuì):佩巾,圍腰,圍裙。

  ⑼ (máng):多毛的狗。

  鑑賞一:是一首純真的情歌

  (1)男子小心翼翼用白茅包好剛打到的獐子,懷著坎坷不安的心情送給心愛的女子,並稱女孩就像這白茅一樣純潔美麗。

  (2)二人親熱時女孩不好意思讓他不要太粗魯,以免招來人旁觀的細節說明兩位古代男女青年對待戀愛的方式是自然、直接、主動,對待戀愛的態度是真誠大方,樸實率真,不矯揉造作,女生還帶著年輕的嬌羞。

  (3)獐和鹿,都是古人求親的時候必備的禮聘之物,詩中引用這獐和鹿含義深刻。

  詩經是收錄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篇,當時社會正處於奴隸社會想封建社會過度,禮教尚未形成,社會風氣較開放,古代男女對性的態度不像後世般受禮教禁,所以男女表達愛情還是比較大膽,直接的。談情說愛、男歡女愛是人純真性情的流入,不能言其淫豔、不符禮義廉恥。

  《野有死》以它鮮明直面謳歌愛情的主題而顯得極其可貴。 全詩三段,前兩段以敘事者的口吻旁白描繪男女之情,樸實率真。第三段轉變敘事角度的描寫手法使整首詩情景交融,正面側面相互掩映,含蓄誘人,讚美了男女之間自然、純真的愛情。後人鑑賞《野有死》應結合當時的社會現狀、民俗風情及文化背景才不失之偏頗。

  《召南·野有死》是一首純真的情歌,一首在荒菸草的年代,人純真性情的流淌之愛歌!

  鑑賞二:語言生動而雋永

  《野有死》的語言生動而雋永,這主要歸功於口語、方言的使用和刻意營造音樂效果的語詞的創造運用。卒章三句由祈使句組成,純屬口語。直接採用口頭語言能夠最完整最準確地再現女子偷情時既歡愉急切又緊張羞澀的心理狀態。而祈使句本身也提示了這樣一個動作場面的微妙緊張。《詩經》的語言是詩人創作的藝術語言,它來自於生活口語,又精心經過提煉。《詩經》用的是周代的共同語雅言,也就是西周王所在地的鎬京話。但詩人在《野有死》中,也用到了方言。陸德明《毛詩音義》引《草木疏》:“,也。青州人謂之。”青州,據《尚書·貢》:“海、岱惟青州。”《呂氏春秋·有始覽》:“東方為青州。”《召南》,舊說一般以為“召”是指召公及其封地,其采邑在陝西岐山西南。《召南》中有《甘棠》,詩中有一“召伯”,馮君《詩史》以召伯為宣王末年徵淮夷有功的召穆公虎。《野有死》據《舊唐書·禮儀志》說也不是周初之詩,而是周平王東遷後的詩。《召南》不是周初詩作,“召”作為地名也不在陝西岐山。總之,《野有死》用了東方方言。方言的使用使整首詩更貼近日常生活,更自然樸實。四字成句,四句成段,是《詩經》的標準句法、章法。整飭的句式其原始實質和有組織地分佈用韻字的押韻一樣,是為了產生和諧悅耳、間斷有序的聲音效果。因為漢語的固有特性,間斷有序的聲音的產生就自然會要求句式的整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