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臘八節的詩句有哪些

有關臘八節的詩句有哪些

  導語:收八方喜氣,集八方瑞氣,採八方靈氣,納八方貴氣,搜八方福氣,求八方運氣,溶八方生氣,加八方人氣,熬一碗芳香四溢的臘八粥送給你,祝你吃了臉上笑眯眯,心裡甜蜜蜜。接下來小編整理了有關臘八節的詩句有哪些,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1、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2、《臘八粥》一陽初復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應節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共賞佳品達妙門,妙門色相傳蓮炬。童稚飽腹慶昇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3、已卯臘八日雪為魏伯亮詩 (元) 虞集 官橋柳外雪飛綿,客舍樽前急管絃。 僧粥曉分驚臘日,獵圍晨出憶殘年。 白頭長與青山對,華屋誰為翠黛憐。 惟有寒梅能老大,獨將清豔向江天。

  4、《臘八日水草菴即事》 清。顧夢遊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只應水月無新恨,且喜雲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閒遊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髮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5、晉人裴秀,四言《大臘》:“日躔星記,大呂司晨。玄象改次,庶眾更新。歲事告成,八臘報勤。告成伊何,年豐物阜。豐裎孝祀,介茲萬祜。報勤伊何,農功是歸。穆穆我後,務蕾蒸黎。宣力菑畝,霑體暴肌。飲饗清祀,四方來綏。充仞郊甸,鱗集京師。交錯貿遷,紛葩相追。摻袂成幕,連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餚如林,有貨如山。率土同歡,和氣來臻。祥風協調,降祉白天。方隅清謐,嘉祚日廷。與民優遊,享壽萬年。”

  6、《臘節》 [北齊]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7、《臘日》 [唐]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8、《臘八粥》 [清]李福 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摻入。 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華飾。 此風未汰除,歉歲尚沿襲。今晨或饋遺,啜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饑民兩寺集。男女叫號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須臾,當風膚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聲泣。 問爾泣何為,答之我無得。此景望見之,令我心悽惻。 荒政十有二,蠲賑最下策。慳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 所以經費艱,安能按戶給。吾佛好施捨,君子貴周急。 願言借粟多,蒼生免菜色。此去虛莫償,嗟嘆復何益。 安得布地金,憑杖大慈力。倦然對是的,趾望丞民粒。

  9、《臘八》 [清]夏仁虎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聖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10、《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陸游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閒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漢族傳統節日,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的`日子。

  臘八節簡介: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歷史簡介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說文》載:“冬至後三戌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戌日曾是臘日。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佛教起源

  據今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釋迦牟尼在成佛以前,棄位出家,經過了六年的苦修苦行,乃至日食一麻一麥,漸漸身體變得極度瘦弱。終於覺悟到:世間的人們追逐物慾,忱迷於聲色犬馬之中,過份享樂,固然無法達到解脫;而一味的執著於苦行,只是使肉體上受苦,也是徒增對於身的執著,也是沒有辦法證悟的;只有捨棄苦樂二邊,才能進趨大徹大悟的菩提大道。於是,重新調整修行的方法,從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連禪河,讓長年清淨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穢。

  尼連河邊有兩名牧牛女子,一名難陀,一名波羅,素日裡看見釋迦牟尼如此虔誠苦修,心中甚是感動敬佩。這時見釋迦牟尼已願受願,忙選擇肥壯的母牛,入河洗浴乾淨,擠取乳汁,蒸成乳糜,盛了滿碗,捧到他面前,禮拜奉獻。

  釋迦牟尼接受了供養,發願說:“今食飲食,得充氣力,以保留智慧年壽,為度眾生。”遂即服食。自此,釋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獻乳糜。一月之後,體力強健,已回覆了昔日的壯實,他又去尼連河中沐浴洗衣,更覺得遍體清涼,光彩煥發。之後,來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鬱的畢波羅樹(又譯菩提樹,即無花果樹)下金剛座上,端坐思惟,發下誓願:“我如果不圓成正等正覺的佛果,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如此,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趺坐四十八天,時至臘月初七日。這天晚上,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釋迦牟尼默坐金剛座上,示現種種禪定境界,遍觀十方無量世界和過去世、現世、未來一切事情,洞見三界因果。臘月初八日凌晨,明星出現天上,他豁然大悟,得無上大道,成為圓滿正等正覺的佛陀。

  從此,臘月初八,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便成為佛教的一個盛大、隆重的紀念日,臘八節既由此而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