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節的詩句賞析

描寫春節的詩句賞析

  春節是中國最主要的傳統節日,古代文人留下了很多關於春節的詩詞歌賦。以下是描寫春節的詩句賞析,歡迎閱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詠春節的《元日》詩。春節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中影響最大、最隆重的節日。相傳四千多年前,我國已開始有歡度新年的活動。

  以“春節”來稱農曆元旦是辛亥革命以後的事。幾千年來,我國曆法一直採用農曆(陰曆),辛亥革命後改用公曆(陽曆),因此出現了兩種“年”和兩個“元旦”。為了區分農曆和公曆兩個“元旦”,又因為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在農曆年前後,所以就把農曆年稱作“春節”,意味著冬去春來。春節的種種習俗,表達著人們祈求國泰民安、生活幸福的心願。

  我國春節一般從臘月二十三“祭灶”(又叫“小年”)開始,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止。從“小年”到“除夕”,叫“迎春日”。民間從“小年”開始,就拉開了春節的序幕。

  “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掃塵土。”春節搞衛生用的掃帚、簸箕、雞毛撣子都要用新的,以圖吉利。“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傳說春節前洗澡理髮,有消災去病之功效,因此從祭灶到除夕,澡堂子、理髮店熙熙攘攘門庭若市。農村還要殺豬宰羊,歡慶新春佳節。

  除夕夜俗稱“年三十”,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夜晚。是日庭院房舍打掃得乾乾淨淨,春聯、年畫、門神都貼上整齊,門前高掛紅燈,家家要蒸年糕。男女老少裡裡外外都換上新衣,婦女兒童更要精心打扮。過去年輕婦女頭上戴著紅絨福字和各式鮮豔的絹花,老太太們頭上也插朵紅石榴花,人人盛飾,個個豔裝,好一派節日景象。

  除夕之夜,家人團聚,拜家廟、祭祖宗、吃團圓飯。親朋鄰里互相拜賀,謂之“辭歲”。全家包餃子,做年飯,玩牌,飲酒,談古論今,徹夜不眠謂之“守歲”。兒童更是放鞭炮、抖空竹,歡呼雀躍,鬧個不休。庭院遍撒芝麻秸稈,人行其上謂之“踩歲”。燒松柏枝謂之“驅歲”。歲與祟諧音,踩歲,驅歲,是為了驅鬼祟,祛不祥。

  正月初一俗稱過年。守歲的人盼到子時到來,就宣告新的一年開始了。“三元”之時,即“歲之元,月之元,日之元”,是春節活動的高潮。零點鐘聲一響,鞭炮齊鳴,花燈競放,燒紙焚香,送玉皇大帝迴天宮,迎諸神和灶王回人間。祭祖後吃餃子。元旦子時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

  春聯,是楹聯的一種,是我國人民新年期間,書寫張貼於門上的兩句對偶形式的慶賀文字,故又名“對聯”“對子”或“春帖”。其特點,對仗工整,平仄協律。它是古典詩、詞、曲的.發展,具有很高的文學性和審美意義。新年貼春聯,早已是中華民族特有的風俗。它源遠流長,影響很廣,不僅受到國內人民的喜愛,而且在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各國也頗受歡迎。

  春聯的前身叫“桃符”,寫春聯叫“題桃符”。

  據記載,春聯始於成都。五代十國時期,後蜀主孟昶寫的對聯,現在公認是第一幅春聯。聯文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孟昶寫聯句,原本是表示吉祥之意。誰知就是在這新的一年剛開始時(公元965年),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後蜀,俘虜了孟昶等,並派遣呂餘慶做成都的地方官。同時宋太祖把自己的生日稱為“長春節”。孟昶的春聯彷彿是未卜先知的讖語,成了亡國的先兆。在相信圖讖和迷信的古代,這種巧合,產生了神秘而巨大的影響。人們便認為貼春聯可以祈禱。於是文人墨客競相效法。他們貼出吉祥如意的美好詞句,希望在新的一年也能如願以償,於是相沿成習,天下流行。

  從孟昶作春聯開始,又經歷了宋、元等朝代,桃木板漸為紙張(黃色紙或紅色紙)所代替,但人們還稱呼它為“桃符”。蘇東坡詩云:“老去怕看新日曆,退歸還擬舊桃符”,可以為證。

  蘭荷菊梅開滿牆,滿屋似聞花芬芳。

  引來燕雀簷前鬧,直衝屋裡抖翅膀。

  這首吟年畫的詩,描繪了春節將至,家家戶戶掛年畫的喜慶氣氛。

  年畫,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由於每逢春節之際張貼,故稱年畫。年畫的歷史悠久,最早出現的是“門畫”,俗稱“門神畫”,是由古人“驅兇避邪”的祈年活動演變而來的。正式稱年畫,始於清代的光緒年間。

  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

  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這是《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中的一則燈謎,謎底即爆竹。新年時節,爆竹聲聲,震耳欲聾,是我國古老的民間習俗。

  燃放爆竹的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庭燎》。其詩曰:“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庭燎”是庭院裡點燃的火燭,古代的燭,用的是麻竹或葦竿,一燒起來,竿內的空氣膨脹,發生噼噼啪啪的響聲,“鸞聲將將”就是描寫這些竹竿爆裂發出的聲音。一直到唐代,古人用的都是這種名副其實的“爆竹”。唐代詩人來鵠的《早春》詩還有這方面的描寫:“新曆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爆竿”也就是“爆竹”。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唐代張祜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唐時熱鬧而富有色彩的燈節活動。

  相傳這個節日最早是在開春為了求得蠶絲豐收而於此日祭祀“地神”的。後來因漢代人迷信“太乙天神”,從正月十五日黃昏開始,通夜在燈火中祭祀,因而逐漸形成了這天夜裡張燈的習俗。古人把正月十五日的燈節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又稱“元宵節”。

  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清代詩人李調元的這首詩,生動地再現了兩百多年前的元宵節實況。

  元宵節吃元宵,意在祝全家團圓和睦,並藉以表達在新的一年中康樂幸福的心願。

  一時歡樂一時愁,想起千般不對頭。

  如若想得千般到,自解憂來自解愁。

  猜燈謎,這首詩就是一個謎語,它的謎底正是“猜謎”。謎燈,是一種文字聯想的遊戲,它給節日帶來歡樂。每逢元宵佳節,人們製成謎條懸燈貼掛,前來猜謎的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