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集錦

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集錦

  春日,陽光那麼的明媚溫暖,萬物復甦一片生機,古人又怎麼會放過如此悠閒的時刻呢!接下來小編蒐集了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集錦,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集錦

  1)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詩》

  2)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春日》

  3)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武元衡《春興》

  6)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7) 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張惠言《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

  8)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9)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 柳枝詞》

  10)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11)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李華《春行即興》

  12)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13)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14)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5)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

  16)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二首》

  17)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8)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其一》

  19)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曉景》

  20)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1)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22)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23)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24)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25)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26)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27)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8)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29)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30)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1)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32)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33)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34) 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納蘭性德《採桑子·當時錯》

  35)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36)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

  37)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38)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楊巨源《城東早春》

  39)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40)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41)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破陣子·春景》

  42)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43)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44)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蘇軾《蝶戀花·春景》

  45)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6)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賀知章《詠柳 / 柳枝詞》

  47)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48)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49)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巳《謁金門·風乍起》

  50)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51)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52)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葉清臣《賀聖朝·留別》

  53)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盧綸《長安春望》

  54)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55)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寇準《江南春·波渺渺》

  56)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57)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58)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59)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秦觀《八六子·倚危亭》

  60)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周樸《桃花》

  61)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別離。——歐陽修《長相思·花似伊》

  62)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

  63)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春景》

  64)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

  65)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6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67)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68)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69)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二首》

  70)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拓展:描寫春天的古詩孟浩然的《春曉》賞析

  《春曉》這一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覆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裡,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

  自然而無韻致,則流於淺薄;若無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曉》既有悠美的韻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詩味醇永。孟浩然要表現他喜愛春天的感情,卻又不說盡,不說透,“迎風戶半開”,讓讀者去捉摸、去猜想,處處表現得隱秀曲折。

  “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張戒《歲寒堂詩話》引)寫情,孟浩然選取了清晨睡起時剎那間的感情片段進行描寫。這片段,正是孟浩然思想活動的啟始階段、萌芽階段,是能夠讓人想象他感情發展的最富於生髮性的頃刻。孟浩然抓住了這一剎那,卻又並不鋪展開去,他只是向讀者透露出他的心跡,把讀者引向他感情的軌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該由讀者沿著孟浩然思維的方向去豐富和補充了。寫景,他又只選取了春天的`一個側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孟浩然都不去寫。他只是從聽覺角度著筆,寫春之聲:那處處啼鳥,那瀟瀟風雨。鳥聲婉轉,悅耳動聽,是美的。加上“處處”二字,啁啾起落,遠近應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感。春風春雨,紛紛灑灑,但在靜謐的春夜,這沙沙聲響卻也讓人想見那如煙似夢般的悽迷意境,和微雨後的眾卉新姿。這些都只是孟浩然在室內的耳聞,然而這陣陣春聲卻逗露了無邊春色,把讀者引向了廣闊的大自然,使讀者自己去想象、去體味那鶯囀花香的爛熳春光,這是用春聲來渲染戶外春意鬧的美好景象。這些景物是活潑跳躍的,生機勃勃的。它寫出了孟浩然的感受,表現了孟浩然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宋人葉紹翁《遊園不值》詩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古今傳誦的名句。其實,在寫法上是與《春曉》有共同之處的。葉詩是透過視覺形象,由伸出牆外的一枝紅杏,把人引入牆內、讓人想象牆內;孟詩則是透過聽覺形象,由陣陣春聲把人引出屋外、讓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幾筆,就寫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兩詩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擋不住的,你看,它不是衝破了圍牆屋壁,展現在你的眼前、縈迴在你的耳際了嗎?

  施補華曰:“詩猶文也,忌直貴曲。”(《峴傭說詩》)這一首小詩僅僅四行二十個字,寫來卻曲屈通幽,迴環波折。首句破題,“春”字點明季節,寫春眠的香甜。“不覺”是朦朦朧朧不知不覺。在這溫暖的春夜中,孟浩然睡得真香,以至旭日臨窗,才甜夢初醒。流露出孟浩然愛春的喜悅心情。次句寫春景,春天早晨的鳥語。“處處”是指四面八方。鳥噪枝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聞啼鳥”即“聞鳥啼”,古詩為了押韻,詞序作了適當的調整。三句轉為寫回憶,孟浩然追憶昨晚的瀟瀟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聯想到春花被風吹雨打、落紅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為惜春,孟浩然把愛春和惜春的情感寄託在對落花的嘆息上。愛極而惜,惜春即是愛春──那瀟瀟春雨也引起了孟浩然對花木的擔憂。時間的跳躍、陰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變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給人帶來無窮興味。

  《春曉》的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一點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跡。而言淺意濃,景真情真,就像是從孟浩然心靈深處流出的一股泉水,晶瑩透澈,灌注著孟浩然的生命,跳動著孟浩然的脈搏。讀之,如飲醇醪,不覺自醉。孟浩然情與境會,覓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最自然的詩篇,是天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