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藝術特色分析

蜀道難藝術特色分析

  《蜀道難》全詩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開篇先對蜀道開闢之難進行描繪,透過借用古老而神秘的傳說,使詩的意境更加神秘莫測、充滿了玄妙和神奇的色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蜀道難藝術特色分析,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李白作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對中國詩歌史有著不朽的貢獻。他詩風自然、真誠、飄逸、雄渾,毫無矯揉造作,常常藉助雄偉瑰麗的意境進行描繪,折射出一種時代背景和詩人深沉的內心世界,對後代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力。李白有著愛憎分明的情感、狂放不羈的個性,豐富的想象力,他的詩風不拘一格,透過驚世駭俗的筆墨,抒發內心無法排遣的憂慮和憤懣,表達了詩人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猶豫、矛盾和抑鬱不得志,同時對當時封建的政治統治進行猛烈的抨擊。作為李白的代表力作,《蜀道難》極盡誇張的表現手法,語言風格雄健奔放,透過對秦、隴、蜀地區壯美、奇險風光的描繪,在讀者面前展開一幅恢宏浩大、驚險神奇的畫面,對蜀道環境的險惡和艱難極盡渲染,因此,成為詩人描繪大自然的一部經典詩歌力作。同時,在詩歌的字裡行間都流露出詩人即昂揚進取、又抑鬱不得志的情懷,將希望和失望交織、苦悶和彷徨交錯的複雜情感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來。那種悲思和豪情、那種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和矛盾,透過詩歌的韻律和跌宕起伏,帶給讀者以強烈的衝擊,因此,奏響了一曲豪邁奇情的人生悲歌。

  一 《蜀道難》創作背景

  開元十八年,三十歲的李白因為在地方懷才不遇,於是第一次隻身來到繁華的長安城,他認為自己滿腔才華,可凌駕相如之上,朝廷又在廣納賢才、廣開才路,必然會有自己施展的空間。他滿腔熱忱的在長安拜見了當朝宰相張說,竟然遭到了一番愚弄,張說父子嫉賢妒能,有意將李白幽禁在終南山玉真公主別館。李白苦悶至極,多次奔走於王侯將相之門,卻無人收留他。後來幾乎誤入歧途,幸得友人陸調搭救。李白落魄潦倒之時,那些達官顯貴的子孫們儘管碌碌無為,卻扶搖直上,仕途得意。李白以身許國、懷才抱玉,卻投報無門,最後敗興而歸。《蜀道難》創作背景,恰恰就是李白第一次入長安的經歷。

  二 《蜀道難》架構分析

  《蜀道難》全詩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開篇先對蜀道開闢之難進行描繪,透過借用古老而神秘的傳說,使詩的意境更加神秘莫測、充滿了玄妙和神奇的色彩。接著又對蜀道行走之難進行了渲染。從路的艱險重重、山的高峻險惡、氣氛的悲涼愁苦等若干方面進行描繪,這樣讓詩讀起來更加扣人心絃、驚心動魄。最後,對蜀道環境的險要和形勢的險惡進行勾畫,將詩的主旨意義進一步深化。詩人洶湧澎拜的激情滲透在詩歌的每一個韻律中,透過對蜀

  道入木三分的描繪和刻畫,使詩人的感情收束、延伸和爆發,這樣既鋪墊了詩歌的基調,又能夠反覆吟唱詩的主旋律。從秦入蜀、由古論今、將政治形勢蘊含於自然景觀之中,使詩歌通篇的脈絡結構更加清晰明朗、讓讀者一目瞭然。“蠶叢及魚堯,開國何茫然”,藉助於一個悠遠古老的傳說,渲染了蜀道開闢之久遠。透過一句“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來形象地勾畫出蜀道開闢的艱難程度。接著詩人又透過描繪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形象,淋漓盡致地展現蜀道的險峻無比,即寫古又寫今。一句“問君西遊何時還”表達詩人對友人的悲嘆。詩的第三部分,則是濃墨重彩,藉助對險惡地勢和環境的描寫,來暗指當時黑暗的政治統治和嚴峻的社會形勢。詩人描寫太白峰的高聳入雲,用一句“西當太白有鳥道”,來烘托棧道的恰似天梯,鳥道的奇險無比、高峰的無法逾越,急流的湍急迴旋、青泥嶺的九曲盤旋,最後一直到錦城之樂、劍閣的崢嶸,詩的脈絡和自秦入蜀的軌跡相吻合,對蜀道的艱難進行了淋漓盡致地描繪。以上的藝術評析可以用“景奇意悲”精準概括出來,而這種藝術特色和所達到的藝術效果,與當時文化、社會和政治深層次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

  三 《蜀道難》的藝術特色

  1 大膽的誇張

  在藝術作品的創作中,誇張的表現手法是最常使用的,是許多普通語言所無法描繪的`意境,可以透過誇張的手法來表現,實現一種“精細不能追其極”的表現意境。誇張往往會給予讀者心理和生理的極大刺激,既能使事物的本來面貌真實地呈現出來,同時又產生了強烈的力量和動人的藝術效果。在《蜀道難》這首詩歌中,李白將這種誇張手法運用得爐火純青,一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將蜀道山川的險峻巍峨刻畫地入木三分,同時透過“連峰去天不盈尺、飛湍瀑流爭喧虺,砰崖轉石萬壑雷”等詩句,將山的險峻、流水的湍急、崖的陡峭烘托得淋漓盡致。同時一句“使人聽此凋朱顏”烘托出人的那種驚恐莫名的形狀,對蜀地歷史的描繪用“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這種誇張手法的運用,將山和水、情和事一一進行描繪和渲染,使山的本質特徵更加豐滿、更加形象,所產生的震撼效果更加強烈,帶給人的感受也更加深刻。

  現實生活中,應該不存在這種“連峰去天不盈尺”的景象的,但藝術作品中卻可以採用,這是藝術家們的權利,既不歪曲事物的形象特徵,同時又達到了一種“誇而有節,飾而不誣”的藝術魅力,將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和客觀事物的真實形象,透過誇張的表現手法,生動、真實、立體、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2 神奇的想象

  表現事物形象的基本手法就是想象,它是藝術構思的靈魂,所謂“規矩虛位,刻鏤無形”,就是將藝術形象從無到有,透過豐富想象力,成功地表現出來。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是杜甫給予李白的最高讚譽。無獨有偶,唐人殷瑤也給予《蜀道難》以極高的評價,一句“推奇又之奇”,高度概括了李白詩歌中豐富的想象力,乃無人能夠企及,用“縱逸”一詞形容根本不為過。詩人在山水之間縱橫馳騁,跳躍性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力、跨越高山、穿過深谷,輾轉於月夜和白晝之間,藉助於這種奇特而奔騰的想象力,貫穿了六龍回日、黃鶴之飛等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在讀者面前呈現出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即深刻地詮釋了作品的主題,同時又使詩歌產生了恢弘壯闊的氣勢。   3 濃烈的感情

  想象和誇張的表現手法,都是在詩人的駕馭和主觀情緒支配下進行的。作家對生活的細微觀察,必須達到一種“觀海則意溢於海”“登山則情滿於山”的意境,這樣藝術作品的創作,才能達到一種鮮明、強烈的感情色彩。縱觀《蜀道難》全詩,字裡行間都滿溢著讚歎和驚異,如詩的開頭,一句“噫——籲喊!危乎——高哉!”這一聲長長的感喟,表達了詩人由衷的驚歎,這種震撼人心的效果非常地強烈,同時透過對每一段具體事物的描繪,抒發了作者的主觀感受。先描繪,後感嘆,在讀者心上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能更加清晰地認識自然事物的風貌。同時那些具體描繪的山川形勢,也是在詩人的主觀情緒支配下。“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讀來鏗鏘有力、氣勢磅礴,這種強烈的衝擊力,直抵我們的心靈。

  詩人正是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深刻體驗,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賦予自然景物以一種濃烈的感情色彩。以達到情和景的高度融合和統一,透過自然景物中鮮明的形象特徵,來釋放詩人的主觀情緒,讓我們讀來興奮不已,既產生了強烈的情感體驗,又達到了豐富的藝術享受,詩人的情緒對我們起到了促進和感染的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