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蜀道難》教案設計

高二語文《蜀道難》教案設計

  引言:李白在《蜀道難》中引入了邊塞詩的歷險主題,透過匯入一種獨特的恐懼情緒,使山水意象首次作為崇高的審美物件在詩歌中出現。《蜀道難》其中的詩意還需要老師教導才能理解,以下是小編整理《蜀道難》教案設計,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

  教學要求:

  1、瞭解本詩基本內容及其寓意;

  2、感悟並品味詩人熱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

  3、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1、詩的寓意

  2、詩的風格

  教學設想:

  1、佈置預習:結合註釋,利用工具書,粗通本詩,並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初步感悟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風格。

  2、教學方法:

誦讀,感悟,討論。

  3、教學時間:2教時

  4、擬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1課時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設想:1、由溫習李白詩歌《夢遊天姥吟留別》等詩匯入。

  2、由背誦李白詩歌競賽匯入。

  二、誦讀全詩,整體感知

  1、釋題:

  “蜀道難”,古樂府舊題。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初年,從詩的內容來看,很可能是詩人在長安時為送別友人入蜀而作。

  2、範讀全詩(或師範讀,或指名範讀)

  要求:讀出感情,讀出思想,讀出氣勢。

  3、自瀆並討論全詩基本內容

  提問一:全詩三節,主要寫了哪些內容?(討論,交流)

  明確:第一節,道蜀道來歷,狀蜀道高峻——感嘆蜀道的高峻難行。

  第二節,寫景物悽清,狀山水險惡——感嘆蜀道的艱險可畏。

  第三節,摩劍閣之險要,想殺人之慘景——嘆戰禍之烈,有申戒之意。

  三、研讀全詩,重點感悟

  1、提問二:奠定全詩抒情基調的詩句是什麼?(討論)

  明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是一個感嘆句,也是貫穿全詩的主旨句。它奠定了全詩的抒情基調,含有豐富的詠歎意味。它在詩中先後出現三次: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戰禍之烈。詩人的思想、情感盡在“三嘆”之中。

  2、提問三:作者寫《蜀道難》,有無深刻的寓意?(討論,交流)

  明確:關於本詩寓意,歷來解釋紛紜,莫衷一是。

  一說:劍南節度使嚴武加害房琯、杜甫,這首詩係為擔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說:為諷刺章仇兼瓊而作。按:章仇兼瓊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寶五載(746)期間任劍南節度使,是個善於媚上取寵的人,沒有反叛中央朝廷的行經。因此說缺乏根據。

  三說:為諷刺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中幸蜀而作。此說也屬臆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