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紅顏知己王朝雲故事

蘇軾紅顏知己王朝雲故事

  引言:一代文豪蘇東坡才氣逼人,豔福不淺,這是眾所周知的。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蘇軾與紅顏知己王朝雲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浪漫初遇

  蘇軾年譜 浪漫的初遇——欲把西湖比西子

  王朝雲因家境清寒,自幼淪落在歌舞班中,為西湖名妓。孔凡禮先生《蘇軾年譜》載:“《燕石齋補》謂朝雲乃名妓,蘇軾愛幸之,納為常侍 。”

  王朝雲天生麗質,聰穎靈慧,能歌善舞,雖混跡煙塵之中,卻獨具一種清新潔雅的氣質。宋神宗熙寧四年,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被貶為杭州通判,一日,他與幾位文友同遊西湖,宴飲時招來王朝雲所在的歌舞班助興,悠揚的絲竹聲中,數名舞女濃妝豔抹,長袖徐舒,輕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雲又以其豔麗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別引人注目。舞罷,眾舞女入座侍酒,王朝雲恰轉到蘇東坡身邊,這時的王朝雲已換了另一種裝束:洗淨濃裝,黛眉輕掃,朱唇微點,一身素淨衣裙,清麗淡雅,楚楚可人,別有一番韻致,彷彿一股空谷幽蘭的清香,沁入蘇東坡因世事變遷而黯淡的心。此時,本是麗陽普照,波光瀲灩的西湖,由於天氣突變,陰雲敝日,山水迷濛,成了另一種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蘇東坡靈感頓至,揮毫寫下了傳頌千古的描寫西湖佳句: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明寫西湖旖旎風光,而實際上寄寓了蘇東坡初遇王朝雲時為之心動的感受。朝雲時年十二歲,雖然年幼,卻聰慧機敏,由於十分仰慕東坡先生的才華,且受到蘇軾夫婦的善待,十分慶幸自己與蘇家的緣份,決意追隨東坡先生終身。朝雲與蘇軾的關係很奇特。她與蘇軾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別是陪伴蘇軾度過了貶謫黃州和貶謫惠州兩段艱難歲月,但一直沒有蘇軾夫人或妻子的名號,只是到了黃州後才由侍女改為侍妾。

  一代文豪蘇東坡才氣逼人,豔福不淺,這是眾所周知的。可是後來北宋的權貴容不下心直口快的蘇大才子,將其一貶再貶,從黃州到惠州,越貶越偏遠。在蘇東坡這段人生的大起大落期間,只有年輕貌美的侍妾王朝雲相依相伴,和他一起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成了他艱難困苦中的最大精神安慰。對此,蘇東坡是深為感激的。想想被貶之時,蘇老先生已是年近花甲,而王朝雲才三十出頭。按照咱們中國的俗語“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臨各自飛”,蘇東坡落難的時候,身邊的侍兒姬妾都紛紛離去,只有王朝雲堅定不移,追隨著蘇東坡長途跋涉,翻山越嶺萬里投荒到了惠州。這是什麼精神,是愛情至上,抑或從一而終?用今天的時髦語言來形容,叫做“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難得,太難得了。

  寓惠期間,天性聰穎的王朝雲,不僅貼心侍奉老不得志的蘇東坡,還跟著先生學文化,學作詩,並潛心學佛,慢慢地竟成了一代文豪的紅顏知己。很多史書都認為,蘇東坡性格豪爽,了無城府,人生跌宕。有一次,蘇東坡指著自己的腹部問身邊的人:“你們有誰知道我這肚子裡裝的是什麼?”一個答:“文章。”另一個答:“見識。”蘇東坡頻頻搖頭。只有王朝雲笑著回答:“您滿肚子都是不合時宜。”“知我者,唯有朝雲也。”蘇東坡毫不吝嗇地誇讚起這個能夠讀懂自己理解自己的紅顏知己。

  王朝雲不僅善解人意,而且具有舊式傳統女性堅忍的品格,為了讓蘇東坡在落難的日子裡,能夠相對平和寧靜,她默默承受了失子的悲傷和身體的病痛,把悽苦悄悄留給了自己,送予蘇東坡的卻是全部的愛和燦爛的微笑。她的內心之苦日積月累,以致鬱郁難以紓解,直至三年後逝世。但朝雲事蹟影響深遠,有故事為證。說的是明朝洪武年間的進士孫蕡,遊歷惠州之後,寫了一篇神話般的詩文,聲稱自己在霜月如畫的夜晚,於悄無人聲的棲禪寺(蘇東坡和王朝雲常去的寺廟),獨自散步東廊,只見壁光皎潔如雪,隱約有字,呼喚書童持燈照看,字型流利飛動,有詩十餘首。想再看時,燈為北風所滅,林木作山鬼聲,令人毛髮森竦,不敢久立。當夜,夢一美人年方二十六七,風鬟霧鬢,颯然淒冷。她一曲歌罷,對孫先生說:“你知道我的來意嗎?我是錢塘歌女,眉山蘇東坡的侍妾,今淪落於此,也無甚可悔,只是江波悠悠,歲月延佇,我的一腔幽情婉意,鬱郁無人能知。知道你很有文采,能夠傳我心聲,所以才來借你的生花妙筆,把我胸中的鬱悶寫出來,以安慰我心中的岑寂。千年之後,我都會記住你對我的恩情。”次日,孫問僧人,才知這裡有朝雲墓。孫不負朝雲所託,寫詩百首,其中有兩句就是“妾本錢塘江上住,雙垂別淚越江邊。”可見朝雲姑娘,在陪伴蘇子羈旅過程中,強忍了多少內心的酸苦。

  年輕美麗而又可心可意的王朝雲,並沒有陪伴老邁的蘇東坡走完他的人生之路,反而先於蘇軾離開塵世的喧囂。惠州誌記載,紹聖二年7月5日,朝雲突然得了一種瘟疫,不治身亡。在嚥氣之時,作為虔誠的佛教徒,她握著蘇東坡的手,口唸《金剛經》的謁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意思是說,世上的一切都為命中註定,人生就像夢、幻、泡、影,又像露水、像閃電,轉眼之間就永遠消失了,因此沒必要過於在意。悲痛的蘇東坡,便按照朝雲的心願,把王朝雲安葬在惠州西湖孤山的大聖塔下的松林之中。這是一個僻靜的地方,黃昏時分可以聽到陣陣松濤和禪寺的鐘聲。附近寺院的僧人籌款在朝雲的墓上修建了一座亭子,叫做“六如亭”,用以紀念王朝雲。亭柱上曾有蘇東坡親自撰寫的楹聯:“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蘇東坡還專門寫了一首《悼朝雲》的詩,說自己是“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後緣。”

  六如亭旁邊還有一處碑廊,有清代惠州太守伊秉綬重修六如亭的碑記,也有明亡出家的著名和尚石濤畫的《舟過六如亭》。

  美麗的王朝雲葬在美麗的惠州西湖,產生了如許美麗的故事,理所當然使西湖動情,使西湖生色。因此有人認為,王朝雲是惠州西湖的精魂。

  拓展閱讀:

  王朝雲簡介

  王朝雲(1062年—1096年)字子霞。宋代浙江錢塘人。大文豪蘇軾(蘇東坡)的姬妾,1094年隨蘇東坡謫居惠州,第三年亡故並葬於惠州西湖孤山,蘇東坡親撰墓誌銘,寫下《悼朝雲》詩,寄託了對朝雲的深情和哀思。由於朝雲臨終前是念著佛經《金剛經》的“六如 ”偈而逝,故朝雲下葬後,孤山棲禪寺的和尚就在朝雲墓上建亭“六如”紀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