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全詞賞析及註釋翻譯

蘇軾《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全詞賞析及註釋翻譯

  導讀:這是一首閨情詞,表現女子孤獨、抑鬱的情懷為蘇軾婉約詞的代表作。上闋寫靜謐的夏日午後,如花似玉的美人沐浴後趁涼入睡,又被風吹竹聲驚醒。

  賀新郎①

  蘇軾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③,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籟籟。

  [註釋]

  ①賀新郎:蘇軾創調。又名《乳燕飛》、《金縷曲》、《金縷歌》、《風敲竹》等。

  ②槐陰轉午:槐樹陰影轉移,已到午後。

  ③生綃:生絲織成的絹。白團扇:由白絹做成,古代仕女常執之。

  ④手似玉:扇子和女子執扇的手都像玉一樣的潔白。

  ⑤紅巾蹙:形容榴花豐開,像一條緊束起來的有褶紋的紅巾。白居易《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眾》有“山榴花似結紅巾”句。

  ⑥浮花浪蕊:指輕豔浮華的花卉,如桃杏之類。

  ⑦穠:茂盛。看取:看,取是語助詞,用於動詞之後。

  ⑧西風驚綠:秋風驚落石榴花,留下滿樹綠葉。

  ⑨粉淚:女子的眼淚。籟籟:紛紛落下的樣子。

  【譯文】

  雛燕兒穿飛在華麗的房屋。悄然無人,梧桐繹陰兒轉向正午,晚間涼爽,美人剛剛湯沐。手裡搖弄著白絹團扇,團扇與素手似白玉凝酥。漸漸睏倦餘倚,獨自睡得香熟。窗外是誰推響彩繡的門戶?白白地叫人驚散瑤臺仙夢,原來是夜風敲響了翠竹。半開的石榴花像紅巾疊簇。等浮浪的花朵零落盡,它就來陪伴美人的孤獨。取一枝濃豔石榴花細細看,千里花瓣下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被那西風驟起,吹得只剩下一樹空綠,若等美人相對比,殘花之前對酒不忍相看,只有殘花與粉淚,零落兩簌簌。

  【譯文二】

  小燕子飛落在雕樑畫棟的華屋,靜悄悄無人桐影轉過了正午,傍晚清涼時美人剛出浴。手拿出絲織的白團扇,纖手和扇子都白如美玉。漸覺睏乏,斜倚枕安然入睡,此時不知是誰在簾外推門?空教人驚醒了瑤臺好夢,側耳聽卻原來是,陣陣風在敲竹。

  石榴花半開像紅巾皺疊,待桃杏等浮花浪蕊落盡後,它才會綻開與孤獨的美人為伍。細看這一枝穠豔的石榴,花瓣千層恰似美人芳心緊束。又恐怕被西風吹落只剩葉綠。來日如等到美人來到,在花前飲酒也不忍去碰觸。那時節淚珠兒和花瓣,都會一同灑落,聲簌簌。

  【評點】

  這首雙調詞采取了抒寫閨怨的主題,上片從形體、心態等方面描寫美人,下片筆鋒一轉,讚美榴花,透過榴花之美襯托美人之美。詞人不僅讚美了美人、榴花清雅高潔的品格,抒寫了美人、榴花遲暮自憐的情感,而且還將自己的品格和情感也融入其中,透過美人因失時而失意的情懷、纏綿悽惻的兒女之情,表達了自己慷慨鬱憤之情。

  上片透過一系列初夏時的典型景物,引出並描寫了一位高雅孤寂的美人。“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二句,寫了初夏時節,正午過後,庭院裡靜悄悄的,只有小燕子嘰嘰喳喳地飛落在華屋屋簷下的聲音,從而襯托出了環境之幽靜。“晚涼新浴”,傍晚天氣漸漸涼快下來,一位剛剛出浴的美人緩緩出場。美人風姿綽約,只見她“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在古代,詩人們經常用白團扇來象徵紅顏薄命、佳人失時。詞人在此處寫美人“手弄生綃白團扇”,除了襯托美人潔白柔嫩的肌膚,更是襯托她高潔的品格,為她命運不濟、紅顏薄命嘆惋。“弄”字用得極為傳神,與上文“悄無人”的幽靜氣氛相照應,精準地反映出了美人此時的寂寞和失落。“扇手一時似玉”進一步暗示了美人命運的不濟。

  接下來,詞人手法一轉,不再用烘托、象徵、暗示等手法從側面描寫美人的心態了,而是直接寫美人由於寂寞而漸入夢境,可好夢不長,又被風吹翠竹的聲音驚醒。“漸困倚、孤眠清熟”進一步寫出了庭院環境的清幽,同時也反映出美人內心的空寂。而美人漸入夢境後,夢見有人在簾外推門,不禁萬分激動。而“枉教人”、“又卻是”筆鋒一轉,夢境結束,美人不得不面對寂寞的現實,聽著外面風吹翠竹的聲音空自惆悵。唐代李益在其《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中有“開門復動竹,疑是玉人來”的句子,詞人在此處化用了李益的詩句,透過描繪一種清幽的意境,著重寫主人公從滿懷希望的美夢迴到現實中後的失望和惆悵。從遣詞造句的角度看,上片“華屋”、“晚涼”、“弄”等詞都是匠心獨具,反映出了美人的空虛、寂寞、失落、惆悵等複雜情緒。

  下片著重寫豔麗的榴花,從而繼續襯托美人的高潔。白居易在《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眾》中有“山榴花似結紅巾”之句,詞人此處化用該句,把榴花的美麗外貌寫得形象、具體,同時還突出了西子含顰的神韻,讓人回味無窮。“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寫出了美人的心聲,而此心聲是美人觀花時產生的,是她與榴花的共鳴,她與榴花都具有獨立於群芳之外,不與群芳爭豔的高尚品格。

  “穠豔一枝細看取”著意描寫榴花的美麗,“芳心千重似束”則透過榴花的外形特徵,表現美人愁緒難以排遣的心情,再次象徵美人芳心之堅貞不渝。“又恐被”一句,明為寫花,實則暗示美人觀花產生的遲暮之感。結尾四句,進一步寫出美人的動作,榴花是花落簌簌,而美人則是淚落簌簌,更顯悽婉。

  下片的主要寫作手法是將花、人合一,借物詠情,從而產生一種哀婉悽楚的意境,耐人尋味。

  統觀全詞,詞人先直接寫美人,後又透過榴花間接寫美人,但無論如何,都始終圍繞美人失時、孤芳自賞這一核心,從而寄託了自己懷才不遇之憾。

  [賞析]

  這是一首閨情詞,表現女子孤獨、抑鬱的情懷為蘇軾婉約詞的代表作。上闋寫靜謐的夏日午後,如花似玉的`美人沐浴後趁涼入睡,又被風吹竹聲驚醒。下闋寫伊人觀賞石榴花,惜花憐人,情絲繾綣,對花落淚,相思斷腸。描寫細緻,形象生動。由於上闋情緒如霧中夢境充滿嫵媚的美感,下闋的石榴花形象很自然地與伊人形象交融,妙趣盎然,這樣閨中人惜花傷春,對花落淚的主旨便得到藝術的表現,言盡意遠韻味無窮。

  本詞不達意詠人兼詠物,下片描寫在清幽環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潔絕塵,又十分孤獨寂寞。“簾外認來推繡戶”幾句,如夢似幻,動而愈靜,極其婉曲地表現了女主人公的孤寂。過片轉達而詠榴花,這不與“浮花浪蕊 ”為伍的榴花,也即是女主人公的象徵。最後四句描寫美人和榴花的遲暮之嘆。這首詞意象清雋,託意高遠,隱約地抒寫了兒者懷才不遇的抑鬱情懷。蘇軾筆下的佳人,大多丰姿綽約,雍容閒雅。無論《洞仙歌》裡“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的花蕊夫人,還是這首詞中的也浴美女,都能給人一種潔淨如玉、一塵不染的美感。,關於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前人異說紛紜。據楊《古今記號語》說,蘇軾任杭州通判時,有府僚在西湖設宴,官妓秀蘭因浴後倦臥遲到,受到斥責,適石榴花開,秀蘭折花謝罪,府僚益怒,以為下恭,蘇軾遂作此詞化解。上片主要寫佳人,但沒有正面描寫她的姿容,而是先寫佳人的扇和執扇的手。下片別開異境,前五句寫石榴,後五句佳人與石榴合寫,亦花亦人,巧妙新穎,知諧自然。本詞之意蘊,冠絕古今,取景清幽,託意高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