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為何有一條唐詩之路

浙東為何有一條唐詩之路

  浙江盛產山水詩的秘密:山不高不低,水不緩不急

  上面這張圖片呈現了山水詩裡的經典元素:孤舟、蓑衣、漁翁、薄暮、淺灘、沙洲,以及青山秀水。這種適合產生山水詩的自然環境,在浙江俯拾皆是,尤以上面地圖中的區域最為集中:曹娥江流域、楠溪江流域。這裡的山大多是低山(海拔500—1000米)和中山(海拔1000—3500米),不高不低。河流也是,沿途多河灘、沙洲,不緩不急。倘若全是高山峽谷,人難以親臨,如果太過平坦,心中難起波瀾。浙江山水的尺度剛剛好,山水纏繞,百轉千回,正應對著詩歌的起承轉合,如果行船遊覽,自然詩興大發。我們擷取唐代的浙東這一片段,根據一些學者統計的詩歌數量及其相應地點,繪製出上面這張“唐詩之路”範圍示意圖,當我們將它與同一區域的水系網疊加時,發現二者幾乎完全重疊。這是山水佳則詩歌多、舟楫發達則詩歌興盛的明證。

  我注意到,三峽、桂林、浙東這3個地方有一個共通之處:河流密集、水網密佈。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是沿著長江順流而下的李白;“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是沿長江逆流而上的杜甫……在吟誦這些詩篇時,有誰注意到“船”這種交通工具?其實船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說,假如沒有船,中國能否產生山水詩都是一個問號。

  中國的山水詩誕生在浙江東南部的楠溪江畔,確切地說,是誕生在楠溪江上。那是距今1500多年前的東晉時代,乘船在楠溪江上流連徜徉的永嘉太守謝靈運被這裡的山山水水所觸動,隨口吟出了一首首描述山水的詩。由此,中國的山水詩開始濫觴。

  到了唐代,浙江東部這塊溪流縱橫、河湖遍佈的土地,忽然成了全中國的旅遊勝地,其中剡溪最為聞名。剡溪雖然不是一條大河,但是透過浙東密佈的水網,使它與當時浙江的一條條河流溝通起來,甚至越過錢塘江,與長江水系連線起來。用今天的話說,這個地方雖小,但交通發達。

  一個個詩人來了,有如過江之鯽,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以為“船”這種出行工具和“乘船旅遊”這種遊覽方式,是理解這個問題的關鍵。

  江南水鄉是古代詩人靈感的源泉

  稠密的網格狀水系將圖中的湖州城切割成一個個“水上芳洲”,使湖州城猶如小徑交叉的秘密花園。這是杭嘉湖一帶最為典型的水鄉格局,其水網之稠密,居全國之首,舟楫是人們來往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設想一下,當人們划著船隻,隨著時而開闊時而狹窄的水面遊走在這些“水上芳洲”之間時,怎能不萌生詩意?繪圖/於繼東

  北京大學的吳國盛教授致力於技術哲學研究。對技術與人的關係,他論述很多,許多觀點顛覆俗見,直指要害,其中對持“技術和工具中性論”觀點的人的批判尤為有力。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技術和工具是中性的,僅僅為人所用,是幫助人們達到目的的手段。吳國盛卻認為,技術和工具參與了人性的建構。人本來無所謂本質,人是什麼,取決於他如何去“是”。發明、使用技術和工具的過程,就是人去“是”人的過程。因此,人是透過技術和工具進行自我建構的。使用什麼樣的技術和工具,就成為什麼樣的人。世界也無所謂本質,世界是什麼,取決於人是什麼。既然人的本質是透過技術和工具建構起來的,那麼世界也是人透過技術和工具建構的。人有什麼技術和工具,就會構建出什麼樣的世界。

  加拿大媒體思想家馬歇爾·麥克盧漢有句名言:媒介即資訊,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即有什麼樣的媒介,就有什麼樣的世界。他所說的“媒介”比較寬泛,舉凡人類所用的工具和技術,都是“媒介”。他把“媒介”定義為人的延伸,但是人們過去認為,媒介只是傳播內容的工具,是形式,不是內容。

  浙東為什麼吸引了這麼多唐代詩人?有人說是因為這裡風景殊勝,有人說因為這裡文化積澱深厚,我卻不以為然。即使用唐人的眼光來看,浙東的風景算不得全國最美,文化積澱也算不得最深。我認為主要原因是:這裡水網繁密,最適合行船。換句話說,這裡是最適合乘船觀賞的地方。並不是因為這裡的風景或文化積澱吸引眾多詩人前來遊覽、描繪、吟詠,於是產生眾多詩歌,誕生了一條唐詩之路,而是因為這裡是水網地帶,水上交通發達,喜歡遊走的詩人比較容易到達這裡。這裡的世界,這裡的美,這裡的風景,是由“船”這種工具或者技術構建的。

  詩人們乘船來了。有的詩人並非為了風景來這裡,他們有的是探親訪友,有的是移居還鄉,還有的是官場宦遊……這些人天天乘船,於是乎,對這裡的'景觀觀察細緻,體驗深刻,情醞之於胸,發之於聲,書之於詩,而詩傳之於世,這裡的風景就這樣被建構起來了。舟楫這種技術和工具,加上它們通行的水系,決定了我們能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或者說,決定了我們能和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照面。

  何處才是孕育詩歌的沃土?

  在眾多因為受自然山水啟發而進行創作的案例中,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與富春江的故事,流傳度最廣。但《富春山居圖》與其說是對黃公望的嘉獎,不如說是對浙江山水的嘉獎,因為畫中靈感全源自現實裡的山水。不只繪畫,受這山水啟發而衍生的詩歌更是不計其數。蘇東坡曾在行經富春江沿岸的七里瀨時,寫下著名的《七里瀨》,全詩以“一葉舟輕,雙槳鴻驚”起頭,以“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收尾,這暗示了行船與詩歌密不可分的關係,也道明瞭浙江山水俱佳,是孕育詩歌的沃土這一事實。也許因為這個原因,生長在蘇州的明代大畫

  家沈周,因為不能身處黃公望所在的浙江山水裡(只好在自家後院經營園林),但心嚮往之,才臨摹出這幅《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世界上植物眾多,但我們最熟悉這樣一些植物:蓼、萍、蒲……為什麼?因為這些植物生長在水邊。自然界中有無數花卉,但為什麼荷花、菡萏或者紅蕖成了古詩中的明星?因為這是水中之花。中國沒有“風光詩”和“風景畫”,只有“山水詩”和“山水畫”,仔細品味,它們背後都有船的影子。

  勞作的形式有多種,為什麼漁翁和垂釣獲得了風景的含義?要理解這些,都要引入“船”這種交通工具,它為我們建構了一個世界。

  甚至一本詞典的誕生,也因為船的緣故。我有一本明代文學家張岱寫的《夜航船》,初看書名,以為是一本小說或文集,其實這是那個時代的百科全書或是《辭海》。張岱為什麼把書名取名為《夜航船》? 他在序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昔日,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拳足而寢。後來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這等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這等說來,且待小僧伸伸腳。”張岱說:“天下學問,惟夜航船最難對付。”於是,他編寫了一本介紹中國文化常識的書,取名《夜航船》,目的是使人們在類似夜航船這樣的場合碰到有人高談闊論時,也能“且待小僧伸伸腳”。

  三峽、桂林、浙東之所以是古代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因為古代是一個舟楫時代,那時能和人們照面的,只能是由河流和舟楫牽引出來的景觀。在由河流和舟楫牽引出來的、挖掘和構建的世界中,這3個地方無疑是最出色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