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李白唐詩

渡荊門送別李白唐詩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言律詩,選入《唐詩三百首》。唐開元十四年(726),詩人懷著“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之情,出蜀東下,此詩即在旅遊途中所作。

  這首詩意在描繪山水,壯闊雄奇的景象使詩人興奮不已,充滿了豪情和朝氣,然而乍離家鄉遠遊,難免產生戀戀之情,“送別”之意猶在。“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同為詠長江的千古名句。

  原文

  渡荊門⑴送別

  渡遠⑵荊門外,來從楚國⑶遊。

  山隨平野⑷盡,江⑸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⑹,雲生結海樓⑺。

  仍⑻憐故鄉水,萬里⑼送行舟。

  註釋

  ⑴荊門: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山形上合下開,狀若門。

  ⑵遠:遠自。

  ⑶楚國: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帶。其地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境域。

  ⑷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⑸江:大河。大荒:廣闊無垠的原野。

  ⑹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下來。

  ⑺海樓:海市蜃樓,亦稱“蜃景”,是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這裡狀寫江上雲霧的變幻多姿。這裡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⑻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⑼萬里:喻行程之遠。

  翻譯

  (我)來到荊門之外,來到了楚國。

  山已經到了盡頭,江水就在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皎潔的明月在空中流轉,如同飛在空中的'明鏡。雲氣勃鬱,在大江面上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一般。

  雖然進入異地,我仍然依戀著故鄉的水水山山,不遠萬里,一直伴著我這位遊子。

  賞析

  唐開元十四年(726),詩人懷著“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之情,出蜀東下,此詩即在旅遊途中所作。荊門,即荊門山,位於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自古有“楚蜀咽喉”之稱。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首聯交代詩人的行程和目的地。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遊。

  中間兩聯寫詩人渡過荊門後所看到的壯麗風光。其中“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此兩句是寫實景。隨著行程的變化,只見地勢逐漸平坦,青山消失,眼前是一片開闊的原野。長江之水奔騰而來,到此也減緩了它的步伐,就像一條純白的練帶,鑲嵌在綠色的原野中,望不到它的邊際。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句寫得新奇巧妙。行船至晚上,月影倒映江中,好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到了白天,江面上雲氣聚集,變幻萬千,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詩人看到江面上雲彩的變化,立刻產生無窮的想象,彷彿看到了仙台樓閣似的,浪漫無盡。

  最後一聯,照應開頭,回到現實,表現對故鄉的深情。詩人看到荊門江面廣闊,想到此水正是由家鄉流來,正是故鄉的水送著行舟到這萬里之外,於是思家之情油然而生,即景生情,情從心來。

  這首詩意境高遠,想象瑰麗,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關於李白出生地,眾說紛紜,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李白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李白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天寶初,入長安,賀知章一見,稱為謫仙人,薦於唐玄宗,待詔翰林。後漫遊江湖間,永王李璘聘為幕僚。璘起兵,事敗,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貴州省)。中途遇赦,至當塗依李陽冰,未幾卒。是唐代著名詩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詞,宋人已有傳說(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證以崔令欽《教坊記》及今所傳敦煌卷子,唐開元年間已有詞調。然今傳篇章是否果出於太白,甚難斷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