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八月十五夜月二首》簡析

唐詩《八月十五夜月二首》簡析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

  【其一】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白兔,直欲數秋毫。

  【其二】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譯文

  【其一】

  窗外是滿月,明鏡裡也是滿月,思鄉的情緒如同刀在心頭亂割!

  輾轉流離,家鄉越來越遠;桂花攀折,天空如此遠闊!

  歸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樣潔白,林中棲息的小鳥正梳理著羽毛。

  看著那月宮中的兔兒,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閒地數著新生白毛。

  【其二】

  圓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峽,猶自被白帝城銜掛著。

  江上霧氣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車輪一樣傾斜的`圓月依然把半座樓照得通明。

  兵營裡士兵的刁斗敲響了催曉的聲音,月宮的也自然傾斜。

  圓月如同張滿的弓,蒼白的魂魄不僅僅照耀漢家營盤。

  簡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組詩共兩首,採用了虛實結合,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表現了作者思念親人,懷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詩前兩聯睹月興感,用象徵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旅愁思;詩後兩聯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數秋毫"兩句下字奇險,立意浪漫,於老杜詩中別是一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