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赤壁賦》閱讀練習及答案

蘇軾《赤壁賦》閱讀練習及答案

  赤壁賦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②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③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④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⑤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選自《蘇軾文集》)

  10.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與現代漢語詞義基本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白露橫江 B.徘徊於斗牛之間

  C.凌萬頃之茫然 D.挾飛仙以遨遊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賦,原指鋪陳描寫的手法(《詩經》六義),以文體雛形出現的是屈原的辭賦,唐

  以後出現的文賦,是散文化文體,用韻自由,句式參差,清新流暢,如杜牧的《阿

  房宮賦》及蘇軾的《赤壁賦》。

  B.壬戌,中國傳統紀年方式,按天干和地支組合而成,前面的“壬”是天干,後面的“戌”是地支。天干一共十個,地支十二個。

  C.既望:既,過了;望,農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D.美人:代指有美貌的人。古詩文多用以指自己所懷念嚮往的人。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第①段,寫夜遊赤壁的情景。作者“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略其間的清風、明月、白露,水波之美。

  B.“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徘徊”二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柔和的月光似對遊人有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的感情。

  C.第②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愉悅的簫聲。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

  以抒發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

  D.第⑤段,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後,轉悲為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

  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開頭,極寫遊賞之樂,而至於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2)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10.【答案】D(3分)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中詞語古今異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A項“白露”古義為白茫茫的水氣,今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B項“鬥牛”古義是星宿名,今義是一種遊戲方式;C項“茫然”古義是曠遠的樣子,今義是完全不知道的樣子。D項“遨遊”古今義都是指逍遙自在的嬉戲遊玩。

  11.【答案】D (3分)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D項“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

  12.【答案】C (3分)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言文的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分析綜合。C項“客人愉悅的簫聲”錯,應是“客人悲涼的簫聲”。

  【答案】(1)何況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魚打柴,以漁蝦為伴,與麋鹿為友。

  (2)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穀粒。哀嘆我生命的短暫,而羨慕長江的流水無窮無盡。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翻譯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翻譯時要結合上下句讀懂大意,抓住古漢語特殊語言現象及重點實詞和虛詞等。每小題各5分。第(1)題翻譯出“漁樵”(名作動,打魚砍柴)、“漁樵於江渚之上”(狀語後置)、“侶、友”(名作意動用法)各1分,大意2分。第(2)題翻譯出“寄蜉蝣”、“哀”、“ 須臾”各1分,大意2分。

  《赤壁賦》參考譯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遊於赤壁之下。清風緩緩吹來,江面水波平靜。於是舉杯邀客人同飲,吟詠《詩經·陳風·月出》一詩的“窈窕”一章。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在鬥宿和牛宿之間徘徊。白茫茫的霧氣籠罩著江面,波光與星空連成一片。我們聽任葦葉般的小船在茫茫萬頃的江面上自由飄動。多麼遼闊呀,像是凌空乘風飛去,不知將停留在何處;多麼飄逸呀,好像變成了神仙,飛離塵世,登上仙境。

  於是,喝著酒,快樂極了,敲著船舷唱起來。歌詞說:“桂木的棹啊,蘭木的槳,拍打著清澈的江水啊,船兒迎來流動的波光。多麼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她在那遙遠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簫的,按著歌聲吹簫應和。簫聲嗚嗚嗚,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餘音悠揚,像一根輕柔的細絲線延綿不斷。能使潛藏在深淵中的.蛟龍起舞,孤舟上的寡婦啜泣。

  我不禁感傷起來,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著,問客人說:“為什麼會這樣?”客人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川繚繞,鬱郁蒼蒼,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當他奪取荊州,攻下江陵,順著長江東下的時候,戰船連線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灑酒祭奠,橫端著長矛朗誦詩篇,本來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裡呢?何況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魚打柴,以漁蝦為伴,與麋鹿為友,駕著一葉孤舟,在這裡舉杯互相勸酒。只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穀粒。哀嘆我生命的短暫,而羨慕長江的流水無窮無盡。希望同仙人一起遨遊,與明月一起長存。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經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簫聲的餘音寄託給這悲涼的秋風。”

  我說:“你們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嗎?(江水)總是不停地流逝,但它們並沒有流走;月亮總是那樣有圓有缺,但它終究也沒有增減。要是從它們變的一面來看,那麼,天地間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發生了變化;要是從它們不變的一面來看,萬物同我們一樣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羨慕它們呢!再說,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為我所有,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這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了才成其為聲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為顏色,佔有它們,無人禁止,使用它們,無窮無盡,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而我能夠同你們共享。”

  客人聽了之後,高興地笑了,洗淨杯子,重新斟酒。菜餚果品已吃完了,杯盤雜亂地放著。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在船中,不知不覺東方已經亮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