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蘇軾《石鐘山記》的原文及翻譯

關於蘇軾《石鐘山記》的原文及翻譯

  《石鐘山記》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遊石鐘山後所寫的一篇考察性的遊記。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蘇軾《石鐘山記》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軾《石鐘山記》原文及對照翻譯

  石鐘山記

  蘇 軾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木孚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餘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餘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顴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口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譯文:

  《水經》上說:“彭蠡湖的入口處,有一座石鐘山。”酈道元註解認為,“這裡下臨深潭,微風鼓動著波浪,湖水與山石相擊,而發出洪鐘般的聲響。”這種解說,人們常有懷疑。現在拿鍾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風浪,也不能使它發出響聲,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朝的李渤,才開始查訪這石山的舊跡,尋得兩塊石頭在水潭邊,他敲敲石頭,聽聽聲音,南邊那塊石頭的聲音模糊厚重,北邊那塊石頭的聲音清脆悠遠,停止敲擊聲音仍在散播,餘音嫋嫋,久久才慢慢消失”,他自以為探得原由了。但是這種解說,我更加懷疑。鏗然有聲的石頭到處都有,而單單這裡的石頭用“鍾”來命名,這是什麼原因呢?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日,我從齊安郡乘船到臨汝去,我的長子蘇邁將到饒州德興去做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此有機會看到李渤所說的“石鍾”。寺廟裡的和尚派一個小童拿著斧頭,在亂石中挑一兩塊去敲敲,石頭硿硿作響,我當然譏笑而不信這種解釋的。待到晚上月明的時候,我只與蘇邁坐了小船,來到峭壁下面。看到有塊千尺之高的大石立在身旁,象猛獸奇鬼一般,陰森森地象要撲打人;而山上棲息著的隼鷹,聽見人聲也驚然而起,在雲中磔磔地叫著;又有象老人在山谷中邊咳嗽邊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啊!”我心裡驚懼正想回去,但從水面上突然響起了巨聲,轟隆轟隆地象敲鐘擂鼓之聲而不停止,船伕大為恐慌,我慢慢地去察看,發現山下都是石洞石縫,不知有多深,微波湧進了洞、縫,流轉激盪,因而產生這樣的聲響。船轉回到兩山之間,剛準備進港,發現水流中間有塊巨石攔住,上面可坐百人,裡面空著又有很多洞穴,與風、水互相吞吐,發出物體相撞聲和鐘鼓齊鳴聲,與先前轟隆的聲音相呼應,如同奏樂一般。我就笑著對蘇邁說:“你記得嗎?轟隆的聲音,象周景王的無射鍾所發出的,撞擊聲和鐘鼓聲,又象是魏莊子的歌鐘所發出的。古人不騙我們呀!”

  事情不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就妄斷有無,這可以嗎?酈道元所看到的,大概與我相同,但他說得不詳盡;一般士大夫們終究不願親駕小船夜泊峭壁之下,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漁夫船伕,雖然知道了卻無法寫下來,這就是世上不能把真相傳佈開來的原因呀。而識見淺陋的人,竟用斧頭敲擊石頭的方法來探求,自以為求得了結果。我所以記下了以上的經過,是因為嘆惜酈道元的解釋過於簡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釋太淺陋了。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經湖口,遊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寫了這篇文章。

  賞析

  這篇文章透過記敘作者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說明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全文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引《水經》上的話,交代石鐘山的處所,緊扣題目,點出石鐘山,引起下文。第二層,提出酈道元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點明人們對此說法的懷疑態度,用鐘磬置水中不能發聲的情況對酈說質疑,說明“水石相搏”之說難以取信於人。正因為對酈說“人常疑之”,才引起後人的異議,這就由酈道元的說法匯出唐人李渤的說法。第三層,提出李渤的說法並質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於是就有他“訪其遺蹤”的行動。他親“訪”遺蹤,親“扣”其石,親“聆”其聲,理應無疑。作者表明自己對李渤的懷疑,並以處處有石,石石能扣而發聲,反駁李說,說明釦石發聲之說難以置信。對這兩種說法,看起來是相提並論的,但實際上是有先有後,有主有次的。對兩說的分別懷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說明人們對酈說的疑惑,這裡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沒有明說,這是一種客觀記敘,作者沒有輕率地判斷酈說的是非;用“餘尤疑之”,強調自己對李說的否定,這裡的“餘”字,就明確地表示了作者對李說的態度。對酈說“人常疑之”和對李說“餘尤疑之”,這兩疑引出作者探訪石鐘山的行動,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遊石鐘山,以及結尾的一“嘆”一“笑”,一“簡”一“陋”作鋪墊。

  第二段記敘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過。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元豐七年······得觀所謂石鍾者”),點明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因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臨汝並送長子蘇邁赴任饒州德興之便,順道考察石鐘山,正好藉此釋疑。這一層緊承上文。第二層(“寺僧使小童持斧······餘固笑而不信也”),寫訪問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發聲,表明他們相信李渤的說法,也說明李渤的說法影響很大。這一段回應李說,“擇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別照應第一段的“扣而聆之”,“餘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滿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動。第三層(“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餘欺也”),寫月夜考察遊石鐘山的經過。先交代探訪石鐘山的時間是“莫夜月明”時分,同遊者是長子蘇邁,方式是“乘小舟”,地點是“絕壁下”。然後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雲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谷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淒厲的石鐘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轉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發現“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瞭發出“噌吰”之聲的原因。但事情並未到此為止,下面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現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這裡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轉”的意思。“舟回至兩山間”,不是船返回到兩山中間,而是船掉頭轉行至兩山之間。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緻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入焉”和“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和“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水石相激”;“噌吰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分別照應“聲如洪鐘”。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簡”,為末段嘆酈說之“簡”作好鋪墊。最後寫作者對蘇邁的談話。“因笑謂邁曰”的“笑”不同於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笑,這裡是釋疑後輕鬆愉快的笑,表現了作者探明真相後的得意、興奮。作者在談話中將兩種聲音與“周景王之無射”和“魏莊子之歌鐘”相聯絡,肯定自己的考察結果,點出以鍾名山命名的緣由。又以“古之人不餘欺也”肯定酈道元的說法,言語之間生動地顯現了作者的確信和欣喜。在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見耳聞,證實並補充了酈道元的說法,進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說法,為末段的議論提供了事實依據。

  第三段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句話,語氣強烈,以反問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點明瞭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後所得出的結論、所總結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層分析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從兩方面說。一方面是說正確說法不能流傳的原因,有三點:一是“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是說酈道元的說法是正確的,可惜“言之不詳”,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們的承認;二是士大夫不做實地考察,“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說不能為文,並非不能說話。酈說失之於不詳,士大夫能為文而“莫能知”,“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為文,這就是石鐘山得名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然後用“而”字轉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是說李渤之類的“陋者”,主觀臆斷,“自以為得其實”,這是得以有李渤的錯誤說法和後人以訛傳訛的原因。第三層分承上面所說的兩個方面,點明寫這篇遊記的目的。“嘆酈元之簡”是肯定酈道元的觀點,而又嘆其太簡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觀點,並譏笑其淺陋。這就表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見解,證實、補充酈道元的觀點,糾正李渤的.觀點。

  這篇文章將議論和敘述相結合,透過夜遊石鐘山的實地考查,對酈道元和李渤關於石鐘山得名的說法進行了分析批評,提出了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臆斷其有無的論斷,表現了作者注重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富有教育意義。在藝術方面,這篇文章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結構獨特。《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後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二、行文曲折。行文富於曲折變化,是此文的一個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酈道元和李渤的說法,本來是枯燥的內容,作者加上兩個辨駁,即頓見精彩。文中寫對舊說之疑共有三次,不僅每次寫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筆也有曲折。對酈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來表達;李渤本來是在糾正酈道元的說法,作者引述時,特別加一句“自以為得之矣”,緊接著陡然一轉——“然是說也,餘尤疑之”,著一“‘尤”字,說它較酈道元的說法更不可信;對寺僧使小童持斧敲擊所謂“石鍾”,僅以“餘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駁,矛頭直指到三百年前得雙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駁李渤全用議論,一針見血,也不同於對酈道元的說法用比喻。而且,此節插在遊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瀾。總之,此文所記之事、所討論的問題雖平常,但通篇幾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轉,極起伏變化之致,使議論內容富有可讀性。

  三、修飾巧妙。文章以生動的比喻(明喻如“聲如洪鐘”“如猛獸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鐘鼓不絕”“如樂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形象的擬人(“森然欲搏人”),貼切的擬聲詞(“鏗然”“焉”“磔磔”“噌”“窾坎鏜”),對所見所聞作了繪聲繪形的描寫,創造出獨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寫也因其巧妙的修飾而形象生動見勝。

  四、語言靈活。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對兩處鳥叫和兩處水聲的描寫完全不同:寫棲鶻是先點鳥名(“山上棲鶻”),再寫驚飛(“聞人聲亦驚起”),最後才寫其叫聲(“磔磔雲霄間”);寫鸛鶴是先寫聲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後交代是鸛鶴在叫(“或曰此鸛鶴也”)。前者用擬聲詞“磔磔”形容其驚叫,後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兩處水聲的描寫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聲是“微波”與山下的“石穴罅”相擊而發出的,後面的水聲是“風水”與中流大石的竅穴相吞吐而發出的,這是聲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鐘鼓不絕”是一種洪大響亮的聲音,後面的“窾坎鏜······如樂作焉”是一種比較低而悠揚的聲音,這是音調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聞聲,後發現山下“石穴罅”,後面是先看見“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然後再寫“有窾坎鏜之聲”,寫的順序也不同。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