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唐詩三百首》賞析

小學《唐詩三百首》賞析

  俗話說,“熟讀唐詩詞三百首,不會作詩詞也會吟”,《唐詩詞三百首》的影響力可見一斑,是普通大眾接觸中國古典詩詞詞最好的入門書籍。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小學《唐詩詞三百首》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望月有感

  唐代:白居易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樑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詩詞詞《望月有感》詩詞詞譯文及註釋:

  詩詞詞譯文

  自從河南地區經歷戰亂,關內一帶漕運受阻致使饑荒四起,我們兄弟也因此流離失散,各自在一處。因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觸,便隨性寫成詩詞一首來記錄感想,寄給在浮樑的大哥、在於潛的七哥,在烏江的十五哥和在符離、下邽的弟弟妹妹們看。

  家業在災年中蕩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東。

  戰亂過後田園荒蕪寥落,骨肉逃散在異鄉道路中。

  弔影傷情好像離群孤雁,漂泊無蹤如斷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該傷心落淚,一夜思鄉心情五地相同。

  註釋

  ⑴河南:唐時河南道,轄今河南省大部和山東、江蘇、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區。

  ⑵關內:關內道,轄今陝西大部及甘肅、寧夏、內蒙的部分地區。

  ⑶阻飢:遭受饑荒等困難。

  ⑷浮樑大兄:白居易的長兄白幼文,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間任饒州浮樑(今屬江西景德鎮)主簿。

  ⑸於潛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長子,時為於潛(今浙江臨安縣)縣尉。

  ⑹烏江十五兄:白居易的從兄白逸,時任烏江(今安徽和縣)主簿。

  ⑺符離:在今安徽宿縣內。白居易的父親在彭城(今江蘇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離。

  ⑻下邽:縣名,治所在今陝西省渭南縣。白氏祖居曾在此。

  ⑼時難年荒:指遭受戰亂和災荒。荒,一作“飢”。

  ⑽世業:祖傳的產業。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業田”,人死後,子孫可以繼承“世業田”。

  ⑾羈旅:漂泊流浪。

  ⑿寥落:荒蕪零落。

  ⒀干戈:古代兩種兵器,此代指戰爭。

  ⒁弔影:一個人孤身獨處,形影相伴,沒有伴侶。

  ⒂千里雁:比喻兄弟們相隔千里,皆如孤雁離群。

  ⒃辭根:草木離開根部,比喻兄弟們各自背井離鄉。

  ⒄九秋蓬:深秋時節隨風飄轉的蓬草,古人用來比喻遊子在異鄉漂泊。九秋,秋天。

  ⒅鄉心:思親戀鄉之心。

  ⒆五處:即詩詞題所言五處。

  詩詞詞賞析《望月有感》

  這是一首感情濃郁的抒情詩詞。全詩詞意在寫經亂之後,懷念諸位兄弟姊妹。

  此詩詞讀來如聽詩詞人傾訴自己身受的離亂之苦。在這戰亂饑饉災難深重的年代裡,祖傳的家業蕩然一空,兄弟姊妹拋家失業,羈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後的故鄉田園,一片寥落悽清。破敝的園舍雖在,可是流離失散的同胞骨肉,卻各自奔波在異鄉的道路之中。詩詞的前兩聯就是從“時難年荒”這一時代的災難起筆,以親身經歷概括出戰亂頻年、家園荒殘、手足離散這一具有典型意義的苦難的現實生活。接著詩詞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離散各在一方,猶如那分飛千里的孤雁,只能弔影自憐;辭別故鄉流離四方,又多麼像深秋中斷根的蓬草,隨著蕭瑟的西風,飛空而去,飄轉無定。“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兩句,一向為人們所傳誦。詩詞人不僅以千里孤雁、九秋斷蓬作了形象貼切的比擬,而且以弔影分飛與辭根離散這樣傳神的描述,賦予它們孤苦悽惶的情態,深刻揭示了飽經戰亂的零落之苦。孤單的詩詞人悽惶中夜深難寐,舉首遙望孤懸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聯想到飄散在各地的兄長弟妹們。他想:如果此時大家都在舉目遙望這輪勾引無限鄉思的明月,也會和自己一樣潸潸淚垂吧!恐怕這一夜之中,流散五處深切思念家園的心,也都會是相同的。詩詞人在這裡以綿邈真摯的詩詞思,構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鄉愁的圖景,從而收結全詩詞,創造出渾樸真淳、引人共鳴的藝術境界。

  全詩詞以白描的手法,採用平易的家常話語,抒寫人們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實情感。清劉熙載在《藝概》中說:“常語易,奇語難,此詩詞之初關也。奇語易,常語難,此詩詞之重關也。香山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這首詩詞不用典故,不事藻繪,語言淺白平實而又意蘊精深,情韻動人,堪稱“用常得奇”的佳作。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解注

  1、烏衣巷:南京,晉朝王導、謝安兩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烏衣,因此得名。

  2、朱雀橋:今江蘇省江寧縣,橫跨淮河。

  詩詞詞譯文

  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長滿野草野花,

  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西斜。

  晉代時王導謝安兩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築巢卻飛入尋常老百姓之家。

  深度賞析

  這是組詩詞《金陵五題》中的一篇。這首詩詞曾博得白居易的“掉頭苦吟,歎賞良久”,是劉禹錫最得意的懷古名篇之一。

  首句“朱雀橋邊野草花”,朱雀橋橫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烏衣巷的必經之路。橋同河南岸的烏衣巷,不僅地點相鄰,歷史上也有瓜葛。東晉時,烏衣巷是高門土族的聚居區,開國元勳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的謝安都住在這裡。舊日橋上裝飾著兩隻銅雀的重樓,就是謝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橋又同烏衣巷偶對天成。用朱雀橋來勾畫烏衣巷的環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實,又能造成對仗的美感,還可以喚起有關的歷史聯想,是“一石三鳥”的選擇。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橋邊叢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長花開,表明時當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個“野”字,這就給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氣象。再加上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橋畔,這就使讀者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詩詞人在“萬戶千門成野草”(《臺城》)的詩詞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徵衰敗。在這首詩詞中,這樣突出“野草花”,正是表明,昔日車水馬龍的朱雀橋,已經荒涼冷落了。

  第二句“烏衣巷口夕陽斜”,表現出烏衣巷不僅是映襯在敗落淒涼的古橋的背景之下,而且還呈現在斜陽的殘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開花”解的“花”字相對應,全用作動詞,它們都寫出了景物的動態。“夕陽”,這西下的落日,再點上一個“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慘淡情景。本來,鼎盛時代的烏衣巷口,應該是衣冠來往、車馬喧闐的。而現在,詩詞人卻用一抹斜暉,使烏衣巷完全籠罩在寂寥、慘淡的氛圍之中。

  經過環境的烘托、氣氛的渲染之後,按說,似乎該轉入正面描寫烏衣巷的變化,抒發詩詞人的感慨了。但詩詞人沒有采用過於淺露的寫法,諸如,“烏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憶謝家”(孫元宴《詠烏衣巷》)、“無處可尋王謝宅,落花啼鳥秣陵春”(無名氏)之類;而是繼續借助對景物的描繪,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筆觸轉向了烏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飛燕,讓人們沿著燕子飛行的去向去辨認,如今的烏衣巷裡已經居住著普通的百姓人家了。為了使讀者明白無誤地領會詩詞人的意圖,詩詞人特地指出,這些飛入百姓家的燕子,過去卻是棲息在王謝權門高大廳堂的簷檁之上的舊燕。“舊時”兩個字,賦予燕子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尋常”兩個字,又特別強調了今日的居民是多麼不同於往昔。從中,讀者可以清晰地聽到詩詞人對這一變化發出的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

  飛燕形象的設計,好像信手拈來,實際上凝聚著詩詞人的藝術匠心和豐富的想象力。晉傅鹹《燕賦序》說:“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復來者。其將逝,剪爪識之。其後果至焉。”當然生活中,即使是壽命極長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謝堂前”的老燕。但是詩詞人抓住了燕子作為候鳥有棲息舊巢的特點,這就足以喚起讀者的想象,暗示出烏衣巷昔日的繁榮,起到了突出今昔對比的作用。《烏衣巷》在藝術表現上集中描繪烏衣巷的現況;對它的過去,僅僅巧妙地略加暗示。詩詞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因此它雖然景物尋常,語言淺顯,卻有一種蘊藉含蓄之美,使人讀起來餘味無窮。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解注

  1、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2、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

  3、寒山寺:蘇州楓橋附近的寺院。

  詩詞詞譯文

  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

  江上漁火映紅楓樹,愁緒攪我難眠。

  呵,蘇州城外那聞名海內的寒山寺;

  夜半鐘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深度賞析

  這首七絕以一愁字統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後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

  詩詞的首句,寫了午夜時分三種有密切關連的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時便已沉落下去,整個天宇只剩下一片灰濛濛的光影。樹上的棲烏大約是因為月落前後光線明暗的變化,被驚醒後發出幾聲啼鳴。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靜謐的環境中,人對夜涼的感覺變得格外銳敏。“霜滿天”的描寫,並不符合自然景觀的實際(霜華在地而不在天),卻完全切合詩詞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詞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氣中正瀰漫著滿天霜華。整個一句,月落寫所見,烏啼寫所聞,霜滿天寫所感,層次分明地體現出一個先後承接的時間過程和感覺過程。而這一切,又都和諧地統一於水鄉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圍和羈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從這裡可以看出詩詞人運思的細密。

  此外,也有人認為第一句詩詞描寫的是清晨時的景象:烏臼鳥叫了,月亮下山了,天亮了,到處都是白花花的霜。而後三句採用倒敘方法,寫詩詞人整個夜晚都處於失眠狀態。

  詩詞的第二句接著描繪“楓橋夜泊”的特徵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朧夜色中,江邊的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之所以徑稱“江楓”,也許是因楓橋這個地名引起的一種推想,或者是選用“江楓”這個意象給讀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羈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傷春心”,“青楓浦上不勝愁”,這些前人的詩詞句可以說明“江楓”這個詞語中所沉積的感情內容和它給予人的聯想。透過霧氣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幾處“漁火”,由於周圍昏暗迷濛背景的襯托,顯得特別引人注目,動人遐想。“江楓”與“漁火”,一靜一動,一暗一明,一江邊,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組合頗見用心。寫到這裡,才正面點出泊舟楓橋的旅人。“愁眠”,當指懷著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對愁眠”的“對”字包含了“伴”的意蘊,不過不象“伴”字外露。這裡確有孤孑的旅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輕愁,但同時又隱含著對旅途幽美風物的新鮮感受。

  詩詞的前幅佈景密度很大,十四個字寫了六種景象,後幅卻特別疏朗,兩句詩詞只寫了一件事:臥聞山寺夜鍾。這是因為,詩詞人在楓橋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鮮明深刻、最具詩詞意美的感覺印象,就是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從各方面顯示出楓橋夜泊的特徵,但還不足以盡傳它的神韻。在暗夜中,人的聽覺升居為對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靜夜鐘聲,給予人的印象又特別強烈。這樣,“夜半鐘聲”就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詩詞人臥聽疏鍾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裡似乎不能忽略“姑蘇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楓橋西一里,初建於梁代,唐初詩詞僧寒山曾住於此,因而得名。楓橋的詩詞意美,有了這所古剎,便帶上了歷史文化的色澤,而顯得更加豐富,動人遐想。因此,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也就彷彿迴盪著歷史的回聲,滲透著宗教的情思,而給人以一種古雅莊嚴之感了。詩詞人之所以用一句詩詞來點明鐘聲的出處,看來不為無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一筆,“楓橋夜泊”之神韻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現,這首詩詞便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楓橋秋夜景物畫的水平上,而是創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藝術意境。夜半鐘的風習,雖早在《南史》中即有記載,但把它寫進詩詞裡,成為詩詞詞意境的點眼,卻是張繼的創造。在張繼同時或以後,雖也有不少詩詞人描寫過夜半鍾,卻再也沒有達到過張繼的水平,更不用說藉以創造出完整的藝術意境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