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桃花源記》課文分析

陶淵明《桃花源記》課文分析

  儘管《桃花源記》的理想不可能實現,但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和嚮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一、文章的主旨

  本文是以記敘為主的文章,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後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打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二、結構層次

  《桃花源記》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首句至“欲窮其林”,寫武陵漁人捕魚時偶然進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驚人的妙筆,描繪了桃源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紛飛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作品一開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緊緊抓住了讀者,使你非跟著漁人這個導遊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從“林盡水源”至“不足為外人道也”,寫漁人所見的桃源風光及農民古樸淳真、熱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滿秦始皇暴政這一歷史事實來抒發對劉裕弒君篡位暴行的不滿,並由此產生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以大膽的幻想、飽滿的浪漫主義情緒歌頌了理想樂土。這是“記”中的主體和核心。作者是透過形象的描寫,神話式的虛構故事和美的激情來打動讀者心靈的。第三部分,從“既出”至末句,寫漁人離開桃源後,數人聞訊再訪而不可得其路徑的種種情景。以此作結,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這結尾,也可能是暗示讀者:這美好的境界在現實中是並不存在的。

  三、詳略安排

  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達寓意,就成了材料取捨的關鍵。總的說來,桃花源裡面寫的詳,桃花源外面寫的略;生活圖景寫的較詳,一般過程較略;漁人進桃花源時寫的詳,出來時寫的略;桃花源中人“自雲”寫的詳,漁人的答話寫的略。正因為該詳就詳,該略就略,詳略得當,所以全文僅用320字,就創造了一個有頭有尾、有環境、有情節、有人物和有對話的動人故事,完美表達了寓意。

  四、虛實結合的寫法

  作品既具有濃烈的浪漫虛幻色彩,又有強烈的真實感人力量。這一方面是因為主題具有現實意義;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終注意把虛構與現實結合起來。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是虛構的,情節是離奇的。桃花源是“避秦時亂”的人們開闢的,一直延續到晉代,與世隔絕五六百年,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淵明生活的時代依然存在,東晉統治集團對人民的殘酷壓榨,對下層知識分子的無情排斥,劉裕篡奪皇位的陰謀手段,都是活生生的現實。

  所以,人們能透過這離奇的構思,強烈地感到主題的真實。同時,作者始終注意在虛構故事時結合著逼真的寫實。如文章一開始就明確向讀者交待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其人物的身份、職業:“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這就使桃源境內發生的一切事情變得好像都是真的。最後寫南陽劉子驥嚮往這個樂土,欣然尋訪,沒有成功。劉子驥,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是晉朝太元時的名士,與陶淵明是同時代的人,作者把他寫進作品中去,就進一步渲染了作品的真真假假的氣氛。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照應,意在使人確信:虛幻怪異的桃花源是實有其地的勝境,從而加強了作品誘人的藝術力量。

  五、語言藝術特色

  作者善於用通俗平易、樸素自然的語言在其田園詩中描寫他所喜愛的農村生活。在《桃花源記》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的第一段寫桃花源外面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僅僅用22個字就描畫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圖。頭兩句從正面寫桃林之茂密,第三句從反面寫桃樹之多而且純,後兩句從側面襯托出桃林地面之美,以及桃花盛開後花瓣紛紛落下的景象。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桃林之美,其中有的詞語如“芳草鮮美”,簡直給讀者一種有色有香的感覺,而所用的語言卻是接近口語化的。陶淵明用這些樸素的散文語言描繪了桃源外圍及內部的自然美和人們的生活美,因此吸引了後世不少的畫家去畫桃源圖。清人衛炳鋆說:“桃源山水,畫中景也。……而古今之列人畫譜者,唐、宋以來,惟摩詰《桃花源里人家》,意趣盎然,神致生動。……韓文公《題桃源圖》詩,舒元輿有《錄桃源畫記》,吟詠之餘,宛若置身洞天福地,然其造意設色,大約因明記想象為之。”;《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陶淵明卷下編》,中華書局1962年版)作者在敘述中的語言不僅到樸素自然,而且非常精練,沒有多餘的.廢話。全文用320個字就講了一個有頭有尾,有人物,有話,有情節的故事。整篇作品因主要寫桃源社會,所以著重詳寫桃源內的人與事,寫桃源外的事就從略。

  作者往往用精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收到以少勝多的效果。如寫到桃源人初見漁人的情景,只寫“見漁人,乃大驚”,後面三個字不僅寫出了桃源人見到漁人的神色,而且也體現了他們與外界隔絕之久。又如寫漁人與桃源人談話的情景,作者以“此人—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一句話作了交代。這個複句所包含的內容也很多。漁人自己在世上所知道的詳細情況,不是作者所要著力描寫成的所以在上半句一筆帶過。而後半句,雖只三個字,但從桃源人共同的“嘆惋”中,可以想象到漁人所說的世上的情形,與桃源內的生活相比之下,世上是多麼混亂不堪!而桃源內的生活又是多麼安定

  《桃花源記》中許多詞語由於言簡意賅,一直被後世沿用下來,至今還有其生命力。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不足為外人道也”,“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等等,這些詞語都幾乎成了人們熟悉的成語。其中“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用來表現桃源人與世外隔絕之久,而又說明桃源內沒有朝代變化的情形,非常貼切,又非常生動具體。宋代唐庚在《唐子西文靈》中說:“唐人有詩云:‘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及觀淵明詩云: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便覺唐人費力如此。如《桃花源記》言:‘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造語之簡妙。蓋晉人工造語,而淵明其尤也。”從上所說,可見宋代人也已看出了陶淵明駕馭語言上的深厚功夫。不言而喻,陶淵明在寫作《桃花源記》藝術上的獨創之處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鑑。

  拓展閱讀:桃花源記重點語句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解析:用一組句式整齊的句子描繪了桃花源人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寫出了桃花源仙境的美麗和諧,表達了作者對其的讚美與嚮往。這是漁人進入桃花源後所見到的桃源風光,是本段的第一層次。作者把桃源寫得如此幽靜美好,是為了反襯外界的黑暗和汙濁。

  2.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解析:“異之”、“復前行”、“欲窮”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也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圖景做了鋪墊。文章用一個“異”字來引出下文的桃源仙境;又以一個“窮”字,緊連下段首句的“盡”字。

  3.見漁人,乃大驚。

  解析:“大驚”顯示桃花源與世隔絕的久遠,與下文“自雲……間隔”暗合,從側面反映了社會生活的黑暗。

  4.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漁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解析:這兩句都表現了村中人的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特點,也從側面反映了桃花源人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和平恬靜,豐衣足食,表現了作者對其的嚮往。

  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解析:“嘆惋”,一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如此黑暗而嘆息,二為桃源外的人一直過著痛苦的生活而嘆惋。

  6.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解析:桃花源從此與世隔絕了,這就渲染了“世外桃源”的神秘。

  7.不足為他人道也。

  解析:說明桃源人不願外界打擾他們和平安寧的生活,同時為下文埋下伏筆。

  8.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解析:用借代的寫法寫出了老人和小孩的歡樂,表現了桃花源人民的幸福安定,表達了作者對其的熱愛與嚮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