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題西林壁》的教學反思

古詩《題西林壁》的教學反思

  引導語:《題西林壁》這是蘇軾在1084年遊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首詩的教學反思。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題西林壁遊山西村

  本單元的主題是觀察和發現方面的趣事,兩首古詩都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讓學生理解起來似乎總有一些差距,特別是第一首古詩中的前兩句和後兩句,都是講明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會有不同的結果,但在具體運用到作業的填空題時,似乎就有些含糊,連我自己都會判斷不清。第二首詩歌對於孩子們的一生都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去引導孩子們理解在他們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即將遭遇的各色困難時,都能夠想起這句話的含義,並且能夠在迷局之中為自己指明方向。

  古詩,在時代上,離我們很遠。兒童讀古詩,主要是受傳統文化的薰陶。除了要熟讀成誦外,初步感悟其中的韻味也是必須的。因為只有讀出了其中的味道,才能真正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把心放在詩境和詩眼中去讀,是本設計的特點。一是透過介紹時代背景和詩歌的具體產生背景,讓學生進入詩歌的情景中去理解詩歌;二是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抓住一個“遊”字,來引導學生比較閱讀,去玩味詩歌的味道。當然,在具體實施這個教案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程度進行不同層次的比較,不得人為提升,抽象分析。要在詩的韻味中去閱讀,去想象,去發現。

  《古詩兩首》《題西林壁》和《遊山西村》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取和三年級截然不同的教學古詩方法,重點讓學生學習把單音節片語成雙音節詞或者多音節詞,並透過組詞,自主感悟詩句的意思,改變以往老師“串講”,機械理解詩句內容的方式進行教學。雖然這是第一次嘗試,但是理解力強、詞彙量多、感悟力強的學生能夠較快、較準地理解單音節詞的意思,而且透過提問,也越來越多學生感悟到這種方法,古詩教學變得簡便了不少。

  在《題西林壁》和《遊山西村》中,由於本冊書的一個重點內容是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而恰好,這兩首詩的主要內容又隱藏在題目中,於是,透過讓學生解讀詩的題目,瞭解古詩主要內容,統領全詩,學生對古詩也有一個全面的.感知。另外,在具體詩句的意思的感悟上,我採取讓學生自由討論、提出問題,全班討論,教師解答等方式讓學生從交流中獲得知識。不過,學生對於兩首古詩關鍵性的蘊涵豐富哲理的句子還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必須透過老師引導、舉例,再次地朗讀、背誦,思考才能悟得一、二。

  不過,這種教學方式對老師教學藝術比較高,因為學生提出的問題總是與備課設想不同,教學思路要隨時轉變。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感到有些吃力和無所適從,看來還要繼續調整教學方法,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備課充足,能使上課發揮得更加的好。在備課《遊山西村》這首詩時,我就感嘆於詩人用詞的精煉、準確,僅“山重水複無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把作者當時由疑惑到驚喜的轉變表現得淋漓盡致。整首詩蘊涵的東西很多,有對美的詮釋,不僅景美而且人情更美。

  在上課時,我首先讓學生進行質疑,我們班一向走神的療國欣站起來就問:“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什麼意思?我讓學生分解字來解釋,“柳暗”柳是指什麼?學生回答:“柳樹”,“暗”呢?“就是柳樹很多,很蔭深。”“花明”,學生對這個沒有能理解,我引導說春天的鮮花開得怎樣,“鮮花一叢叢,顏色很鮮豔”。誰能把這句話連起來說?梁樂儒拿起書:“這句詩是說陸游騎著驢走在山間,山一座又一座,水一條又一條,陸游懷疑前面沒有路了,忽然他發現柳樹蔭深,鮮花鮮豔,不遠處看到了一個村莊。”我一聽,騎驢,就知道他是從看插圖知道的,我立即傳遞給學生另一種學習詩歌的辦法,看插圖。藉助機會,我順勢讓學生找找,“這句詩中寫了哪些景?”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山、水、柳樹、花。”我指著詩句輕聲地問:“只寫了景物嗎?有寫心情的嗎?”學生受到了挑戰,悄悄地誦讀了詩句,“有,疑字,詩人看到重重山,懷疑沒有路了。”我激動地說:“好,讀得真認真,再看看,還有嗎?”另一個學生說:“老師還有,又字,我體會到了陸游當時看到村莊他很高興。”“能把高興換一個詞嗎?”“驚奇”接近了,又高興又驚奇,可以說“驚喜”,在我的引導下,學生體會到了詩人心情的轉變過程,我告訴學生這種寫法就是“情景交融”。學生聽得特別的認真。平時問題最多的蒙哲平站起來問:“張老師,這句話說詩人去山西村的路上,為什麼放在後面寫?是不是弄錯了。”這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故意說;“是啊,是詩人弄錯了吧?同意嗎?”學生若有所思地進入了思考,有個同學說:“我不同意,詩人沒有寫錯,他是把他在路上遇到的事情回憶說給山西村的村民聽。”說得對啊,其實這是一種倒敘的寫法,這樣更加的突出了最後兩句,我這樣一說學生,就聯絡到上個學期學習的《燕子專列》也是採用了這種寫法。

  這節課在師生的共同對話中推進了學習的深入,最後結束,我佈置了一個作業,讓學生回去進行擴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