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擬古》其七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陶淵明《擬古》其七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有時需要做一些閱讀題,這時最離不開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可以給我們提供解題指導和解題思路。那麼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陶淵明《擬古》其七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擬古(其七)

  陶淵明

  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歌竟長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雲間月,灼灼月中華。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註釋】

  ①扇:用作動詞,吹動。扇微和:春風吹拂,天氣微暖。

  ②佳人:美人。美清夜:愛清夜。達曙:到天明。酣:酒足氣振的樣子。這兩句是說美人喜歡這清靜的夜晚,通宵喝酒唱歌。

  ③歌竟:歌唱完了。此:指下文四句歌辭。持此:仗著這支歌曲。感人多:十分動人。這兩句是說美人唱完歌便長聲嘆息,這首歌極其動人。

  ④皎皎:光明的樣子。灼灼:花盛的樣子。華:同“花”。

  ⑤一時好:一時之美好。指“雲間月”圓而又缺,“葉中花”開而復凋。這句和下句是說月和花美在一時,不能長久。

  【參考譯文】

  日暮長天無纖雲,春風微送氣溫和。佳人喜愛清澄夜,到曉酒酣歡唱歌。歌罷悽然長嘆息,此情此景感傷多。皎潔明月在雲間,綠葉之中鮮豔花。雖有一時風景好,好景不長當奈何!

  【賞析】

  這首詩擬的是古代那些表現“美人遲暮”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古詩”中有,不過,對照起來,擬的更像曹植的《雜詩》“南國有佳人”之類。

  詩寫的是佳人在春天的一個“日暮”和“清夜”的感觸。日暮的景色很美,天空萬里無雲,顯得何等澄澈;春風把微微的暖意一陣一陣地送來,叫人感到多麼舒適。

  面對如此景色,自然使人為之心曠神怡,而春風又似乎對人特別有情,殷勤地傳佈著“微和”,顯得人情物態極為融洽。“日暮天無雲”,即目生情,出語清新自然,“春風扇微和”,“扇”的擬人,“微”字的體貼,都富於情意。這是“日暮”。“清夜”的景色又將如何呢?天色、暖意當亦如之,而後面又補寫了“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顯出更是花好月明,景色就更加迷人了。“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佳人喜愛這清夜,徹夜酣飲,唱歌直到天明。“佳人”,美人,富於青春活力的女子,面對如此的良辰美景,自然激發了她的生活熱情,激發了她對美好人生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她的“酣且歌”,是對春景的.陶醉,也是對人生的陶醉。上面的寫景抒情,寫日暮景包含清夜景,而“美清夜”又暗含日暮,清夜景又見於後幅,用筆錯落互見,不同於靖節慣常的平敘,賞者當有會於心。

  後幅是樂極悲來。“歌竟長嘆息,持此感人多。”“竟”者歌終也,“持此”猶得此、對此之意。大凡人們面對美好的事物,常常是愛之又惟恐失之,如此春夜,真叫人喜不自勝,但轉念一想,它又能存在幾時?佳人還會想到:自己的芳華又能保持多久?芳顏清歌又能否得到世人的賞識?這就是“持此感人多”的種種複雜意緒,“此”即良辰美景之謂也。下面四句或謂即佳人歌唱之辭,而理解為歌竟時的自言自語(即嘆息之詞)似更貼切。狀“月”前用“皎皎”,又以雲來烘托;狀“華(花)”用“灼灼”形容,又襯以綠葉。這是多麼美好,真是花月交輝啊。春夜越美,春夜在她的印象中越好,就越能反跌出她的惶恐、她的失意、她的焦慮。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話語似不甚峻切,內在的情感份量是不輕的。曹植“南國有佳人”後幅是:“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作者代佳人說出心中的苦悲,這裡是以佳人之口自傳心曲,益顯意深情婉。

  這首詩也是一篇寓言體作品,“佳人”顯現了作者對人生的執著,詩中“美人遲暮”之感,正見出他某種用世之情。組詩《擬古》作于靖節晚歲,這可見作者身處易代之時,也並未忘懷世事,失去生活的熱力。鍾嶸在《詩品》中舉此詩以為別調,評雲:“世嘆其質直。至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雲’,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耶?”認為此詩不是一般的“田家語”,也就是說它似乎別有寄託;認為此詩並非“質直”,而是辭采華美,這在靖節詩中確不多見。寫“佳人”云云,全部陶詩一百二十多首,也只有這一篇。至於方東樹說此詩“情景交融,盛唐人所自出”(《昭昧詹言》),正可作“風華清靡”一語的註腳。

  閱讀練習題一:

  (1)詩的開頭兩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答:開頭兩句寫出了春天黃昏的美景:天空晴朗、春風和煦、暖意襲人。為後面佳人的出場和感嘆烘托了氛圍,做了鋪墊。(4分)

  (2)最後四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析。(4分)

  答:作者透過佳人之口,表達了對美景易逝、盛年難再的感慨。前兩句借“雲間月”“月中華”兩種自然景物,形象地表明世間美好事物不會永駐;後兩句直抒胸臆,用“豈無”“當如何”等詞語,表現詩人對歲月不待、人生易老的無限感慨。(4分)

  3.第二句中的“扇”字,是常見的字眼,卻顯得新鮮有味。試結合詩句賞析。

  【參考答案】“扇”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既準確地寫出了春風和熙的特點,又形象生動地將無生命的春風寫得情意綿綿,構畫出一幅春意融融、沁人心脾的浴風圖。

  4.“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冷語刺骨。結合全詩,簡要分析句中的“刺骨”之痛。

  【參考答案】“雲間月”和“月中華”只是暫時的美好,不久的將來會怎麼樣呢?詩人借對花月的嗟嘆,抒發了華年易逝、好景不長的感慨。這種人生無常的無可奈何的喟嘆讓人有刺骨之痛。(意思對即可)

  閱讀練習題二:

  1.第二句中的“扇”字是常見的字眼,為什麼卻顯得新鮮有味?(6分)

  2.請你簡析“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慨。(5分)

  參考答案

  1. 扇,shān,動詞,搖動扇子加速空氣流動,(1分)春風搖動扇子把微微的暖意一陣一陣送來;(1分)“扇”字運用擬人手法,(1分)既準確地寫出了春風和煦的特點,(1分)又形象生動地將無生命的春風寫得情意綿綿,(1分)傳達出心曠神怡之感,(1分)讀來格外親切,顯得新鮮有味。

  2.“雲間月”和“月中華”只是暫時的美好,不久的將來會怎麼樣呢?(2分)詩人借對花月的嗟嘆,抒發好景不長、華年易逝、人生無常的感慨。(3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