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集卷之一詩四言《勸農》

陶淵明集卷之一詩四言《勸農》

  引導語:《勸農》是一首由東晉時期的陶淵明編著的詩歌,勸勉人們重視和從事農業勞動,被收入《陶淵明集》,下面是這首詩的原文知識資訊,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勸農》陶淵明

  [說明]

  這是一首勸勉人們重視和從事農業勞動的詩歌。詩歌共分六章:第一章寫上古先民的樸素生活;第二章寫古代聖君賢臣皆白躬耕,十分重視農業勞動;第三章寫古代農業生產的繁榮景象和勞作者勤苦而自逸的生活,第四章寫即使賢達之人也勤作於農田之中,眾人更不可遊手好閒;第五章旨在勸勤勉而戒懶惰;第六章說孔子、董仲舒專心學業,不事農耕的行為高不可攀,藉以批評那些既不勞作又不進德修業的人。整首詩突出地表現了詩人的本農思想,這一點是值得讚揚的;但詩中以“哲人”為民之主宰的認識,則是陳舊落後的。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1)。

  做然自足,抱朴含真(2)。

  智巧既萌,資待靡因(3)。

  誰其贍之?實賴哲人員(4)。

  哲人伊何?時惟后稷(5)。

  贍之伊何?實曰播植(6)。

  舜既躬耕,禹亦稼穡(7)。

  遠若周典,八政始食(8)。

  熙熙令德,猗猗原陸(9)。

  卉木繁榮,和風清穆(10)。

  紛紛士女,趨時競逐(11)。

  桑婦宵興,農夫野宿(12)。

  氣節易過,和澤難久(13)。

  冀缺攜儷,沮溺結耦(14)。

  相彼賢達,猶勤壟畝(15)。

  蚓茲眾庶,曳裾拱手(16)!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17)。

  宴安自逸,歲暮奚冀(18)?

  擔石不儲,飢寒交至(19)。

  顧爾恃列,能不懷愧(20)?

  孔耽道德,樊須是鄙(21)。

  董樂琴書,田園不履(22)。

  若能超然,投跡高軌(23)。

  敢不斂襖,敬贊德美(24)。

  [註釋]

  (1)悠悠:遙遠。厥初生民:當初的人民。厥:其。生民:人民。

  (2)傲然:逍遙自在的樣子。做:同“敖”,遊戲,閒遊。自足:指衣食自給,猶言豐衣足食。抱朴:本於《老子》:“見素抱樸。”襟懷質樸、樸素。含真:秉性自然、不虛偽。

  (3)智巧:與上文“樸”、“真”相對而言,指狡詐與奸巧。資待:賴以為生的生活資料。資:資給,給濟。待:需求。靡因:無來由。即沒有來源。沒有依靠。

  (4)其:語助詞。贍(shàn善):供給,供養:使充裕。哲人:舊時稱才能見識超越尋常的人,即賢智之人。

  (5)伊何:是誰?伊:語助詞。時惟:是惟,即是為。后稷(jì記):相傳為虞舜時的農官,始教民耕種。

  (6)贍之伊何:如何使民富足呢?植:種植。

  (7)舜、禹:遠古時的君主。躬耕:親自耕種。(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稼:播種五穀。牆(sè色):收穫穀物。稼穡:播種和收穫,泛指農業勞動。(論語。憲問):“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8)周典:指《尚書》中的《周書》。八政始食:《周書。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把,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食列第一,故曰“始食”。

  (9)熙熙:和樂的樣子。《老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令德:美德。猗猗(yī衣):美盛的樣子。《詩經。衛風。淇奧):“綠竹猗猗。”這裡指茂盛的禾苗。原陸:指田地。田野。

  (10)卉(huì會):草的總稱。穆:淳和,溫和。《詩經。大雅。蒸民》:“吉甫作頌,穆如清風。”清穆:即“穆清”,喻清平之時。

  (11)紛紛士女:眾多男女。趨時:指趕農時。競逐:你追我趕。

  (12)宵興:指天未亮即起身操作。宵:夜。野宿:宿于田野。以上四句寫農人緊張的`勞動情景。

  (13)和:和風。澤:雨水。這兩句說,時令節氣容易過去,和風澤雨不會長久。意思是勸人抓緊農時。

  (14)冀缺:春秋時晉國人。初,安貧躬耕,後為晉卿,理國政。攜儷(lì麗):事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是說冀缺在田裡鋤草,他的妻子給他送飯,夫妻相待如賓。儷:配偶。沮溺結耦(ǒu偶):《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長沮、桀溺,代指春秋時的兩位隱士,他們結伴並耕。

  (15)相(xiàng向):視,觀察。彼:他們,指冀缺、長沮、桀溺等人。賢達:舊指有才德、聲望的人。勤:指勤於耕作。

  (16)蚓(shěn審):何況。茲:此,這些。眾庶:一般百姓。曳(yè夜)裾(jū居)拱手:猶言“袖手”,把兩手放進衣袖裡,曳:拖,拉。據:衣袖。拱手:兩手相合。這句形容人們懶惰、閒散的樣子。

  (17)此二句本《左傳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則不匱(huì愧)。”民生:人生。匱:缺乏,不足。

  (18)奚冀:何所希望,指望什麼。

  (19)擔。石:皆米穀的容量單位。

  (20)傳(chóu仇)列:同伴,指那些勤於耕作的人。

  (21)孔:孔子。耽(dān擔):沉溺,迷戀,喜好過度。樊須是鄙:即鄙視樊須。樊須,即樊遲,孔子的學生。《論語。子路)記載,有一次樊遲向孔子請教稼圃之事,待樊遲出,孔子便譏諷他:“小人哉,樊須也。”鄙視他胸無大志。

  (22)董:董仲舒,漢代學者。田園不履(lǚ呂):《漢書。董仲舒傳)說他專心讀書,“三年不窺園”,有三年沒到園中去。履:踩踏。

  (23)超然:猶超脫,高超脫俗,超出於世事之外。高軌:崇高的道路,指行事與道德。

  (24)斂(liǎn臉)襖(rèn任):猶斂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譯文]

    遙遠上古時,當初之先民;逍遙自在衣食足,襟懷樸素含性真。

  狡詐奸巧一旦生,衣食乏匱成艱辛。

  誰能供給使充裕?

  全靠賢達之哲人。

  哲人知為誰?

  其名曰后稷。

  后稷何以使民富?

  教民耕田種穀米。

  舜帝親自耕壟畝,大禹亦曾事農藝。

  周代典籍早記載,八政排列食第一。

  先民和樂美德崇,田園禾稼鬱蔥蔥。

  花草樹木皆茂盛,於時清平送和風。

  男男女女趁農時,你追我趕忙不停。

  養蠶農婦夜半起,農夫耕作宿田中。

  時令節氣去匆匆,和風澤雨難留停。

  冀缺夫婦同勞作,長沮桀溺結伴耕。

  看看這些賢達者,猶能辛勤在田壟。

  何況我等平常輩,焉能縮手入袖中。

  人生在世須勤奮,勤奮衣食不乏匱。

  貪圖享樂自安逸,歲暮生計難維繫。

  家中若無儲備糧,飢餓寒冷交相至。

  看看身邊辛勤者,內心怎能不羞愧!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視樊須問耕田。

  董氏仲舒樂琴書,三載不曾踐田園。

  若能超脫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賢;怎敢對之不恭敬,當頌禮讚美德全。

  陶淵明《勸農》作品鑑賞

  詩歌共分六章:第一章寫上古先民的樸素生活;第二章寫古代聖君賢臣皆白躬耕,十分重視農業勞動;第三章寫古代農業生產的繁榮景象和勞作者勤苦而自逸的生活,第四章寫即使賢達之人也勤作於農田之中,眾人更不可遊手好閒;第五章旨在勸勤勉而戒懶惰;第六章說孔子、董仲舒專心學業,不事農耕的行為高不可攀,藉以批評那些既不勞作又不進德修業的人。整首詩突出地表現了詩人的本農思想,這一點是值得讚揚的;但詩中以“哲人”為民之主宰的認識,則是陳舊落後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