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詩詞經典名言名句

王安石詩詞經典名言名句

  引導語: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一些關於王安石詩的名言名句,分享給大家一起閱讀與學習。

  1、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2、隔岸桃花紅未半,枝頭已有蜂兒亂。

  3、不以先進略後生,不以上官卑下吏。

  4、琴樽已寂寞,筆墨尚光輝。

  5、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慍,願斫五絃琴。

  6、歸依法,法法不思議。願我六根常寂靜,心如寶月映琉璃。了法更無疑。

  7、含情慾說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8、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9、夙興夜寐,無一日之懈。

  10、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側出岸沙楓半死,系船應有去年痕。

  11、自古驅民在誠信,一言為重百金輕。

  12、紛紛塞路堪追惜,失卻新年一半春。

  13、禮貴從宜,事難泥古。

  14、當時迦葉無塵染,何事閿鄉有土思。

  15、百年養不足,一日毀有餘。

  16、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17、人才乏於上,則有沉廢伏匿在下,而不為當時所知者矣。

  18、白鶴聲可憐,紅鶴聲可惡。白鶴靜無匹,紅鶴喧無數。百鶴招不來,紅鶴揮不去。長松受穢死,乃以紅鶴故。

  19、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20、可憐新月為誰好,無數晚山相對愁。

  21、相逢亦何有,但有鏡中絲。

  22、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3、能使人知己、愛己者,未有不能知人、愛人者也。

  24、忠者不飾行以僥榮,信者不食言以從利。

  25、黃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

  26、人言不足恤,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27、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28、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9、精良止如留,疏惡去如擯。

  30、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

  31、聖人之道要是管用,聖人早就自己一統天下了。

  32、百年俯依隨薪盡,畫手空傳淨戒身。

  33、天下不可一日而無政教,故學不可一日而亡於天下。

  34、人生失意無南北。

  35、修身潔行,言必由繩墨。

  36、種種春風吹不長,星星明月照還稀。

  37、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38、獨尋寒水度,欲趁夕陽還。

  39、衣不求華,食不厭蔬。

  40、往者已不及,尚可以為來者之戒。

  41、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42、百年幅紙無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

  43、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44、含風鴨綠鱗鱗起,弄日鵝黃嫋嫋垂。

  45、人生樂在相知心。

  46、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

  47、獨有杏花如喚客,倚牆斜日數枝紅。

  48、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

  49、任重者其憂不可以不深,位高其責不可以不厚。

  50、溢美之言,置疑於人。

  51、舌根已淨誰能壞,足跡如空我得尋。

  52、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

  53、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54、水際柴門一半開,小橋分路入蒼苔。揹人照影無窮柳,隔屋吹香並是梅。

  55、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為先。

  56、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57、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8、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

  59、才有長短,取其長則不問其短;情有忠偽,信其忠則不疑其偽。

  60、才之用,國之棟樑也。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諡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鹽阜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闢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著名散文《遊褒禪山記》。

  慶曆二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籤書淮南東路(治所在今江蘇揚州)節度判官公事、鄞縣(今浙江寧波鄞州區)知縣。舒州(今安徽安慶)通判、江南東路(在今江浙一帶)刑獄。治平四年(1067(丁未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逝於江寧(今江蘇南京)鐘山,諡號“文”,故世稱王文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