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菊花之爭

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菊花之爭

  深秋初冬,寒氣襲人,百花凋零。可就在這瑟瑟寒風中,菊花卻正怒放著,給寂寥的大地陡增了無限勃勃生機。古代很多文人都對菊花情有獨鍾,特別是王安石與歐陽修、蘇軾,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菊花之爭,歡迎大家閱讀與瞭解。

  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菊花之爭

  大俠出手詰難,安石自有一番辯解

  據《西清詩話》記載,有一天王安石心血來潮,寫了一首菊花詩,名為《殘菊》,其中有兩句為:“黃昏風雨瞑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

  不想,歐陽修看後卻提出了異議,他笑著對王安石說:“深秋季節,百花落盡,唯有菊花在枝頭繁盛怒放,你怎麼能說是殘菊遍地呢?”

  說完這些,歐陽修意猶未盡,便又在詩後跟了兩句:“秋英不比春花落,為報詩人仔細看。”他想提醒王安石,要多注意觀察生活,別犯讓別人笑話的低階錯誤。

  對於歐陽修的提醒,王安石卻講出了自己的道理,他辯解道:“我這樣寫是有理由的,《楚辭》裡不是有句‘餐秋菊之落英’嗎?難道歐陽先生沒有學過嗎?”他據理力爭,以典故來證明自己這樣寫是有道理的。

  至於《警世通言》中講述的蘇軾給王安石的菊花詩挑刺兒的事,則比《西清詩話》中的記述更為生動。

  話說這天蘇軾去拜訪王安石,正趕上王安石在睡午覺,蘇軾便在書房裡等候。

  正在蘇軾頗感無聊時,他突然瞥見書桌上放著一首未寫完的《詠菊》詩。詩句雲:“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軾看後,不禁覺得可笑,他心想:“菊花開在深秋,最能耐久,至死並不落瓣,怎麼能說‘吹落黃花滿地金’呢?”

  想著自己仰慕的高人也會犯如此低階錯誤,蘇軾便一時技癢,提筆續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後來,蘇軾被外放到黃州做團練副使。就在黃州的秋天,他發現,秋風過後,確實是滿地鋪滿金菊花片。蘇軾這才恍然大悟,同樣是菊花,竟也有落瓣與不落瓣的區分。

  於是,蘇軾在感嘆自己當初對王安石的輕薄同時,也決定當面向王老前輩承認錯誤。

  詩話對決小說,兩則軼事孰真孰假

  看完這兩則軼事,你是不是會覺得箇中相似度太高,怎麼大文豪王安石這麼愛寫人們不熟悉的菊花落英?怎麼另外兩個大文豪都愛輕率地質疑王安石呢?

  況且王安石所做的兩首詩中,無論是“殘菊飄零滿地金”,還是“吹落黃花滿地金”,也太相似了,以王安石的水平,不應該寫出如此雷同的句子。

  這不免令人生疑,兩則軼事,是否有一個是假的呢?若果真如此,這兩則故事中,到底又是哪個更可能為後人杜撰呢?

  要想解疑,我們還是從記載這兩則軼事的兩本書說起。

  歐陽修詰難王安石菊花詩這則軼事,記錄於《西清詩話》。這本書的作者名叫蔡絛,他的父親就是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奸臣——蔡京。

  客觀來說,蔡絛雖然在政壇上一如其父,竊權弄柄,人品惡劣。但其在中國文學史上還是有一定貢獻的,那就是編撰了《西清詩話》。

  據考證,《西清詩話》成書於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九月以前,此時距王安石去世的1086年也就不到40年的光景。以蔡絛對王安石詩文的崇拜,把這件軼事記錄下來,還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相比於《西清詩話》,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則成書於天啟四年,即公元1624年,距王安石生活的年代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書中記錄的蘇軾挑刺王安石的可信度,自然不如《西清詩話》。

  再者,從馮夢龍的創作過程來看,《警世通言》是馮夢龍將前代、今世的傳說野史經過蒐集整理,然後進行再加工和再創作而成的,其真實性也會打上一些折扣。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警世通言》中的蘇軾挑刺王安石菊花詩的故事,很可能來自於《西清詩話》中的歐陽修詰難王安石。只是,馮夢龍也許因根據自己的創作需要,將歐陽修變換成了蘇軾。

  伊本傲潔清雅,文人都愛拿她說話

  其實,我們不必過於糾結兩則軼事誰真誰假,畢竟《西清詩話》也只是輯錄了詩人的言行,其可信度到底有多高,也是存疑的。倒是兩則軼事中有關菊花的文化現象,值得我們去關注。那就是,無論是蔡絛、還是馮夢龍,為什麼都愛把菊花作為大文豪之間交往的媒介呢?

  要想說明白這個問題,這還得從中國人對菊花的情感說起。

  由於菊花開在深秋初冬,此時正值“百花殺”的蕭瑟之時,因此自古以來,人們便把菊花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傲霜的象徵,賦予其人們理想士大夫的人格與氣節。

  王安石辯解中所說的“餐秋菊之落英”一句,引的就是屈原《離騷》中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由此可見,早在屈原那個時代,人們就用菊花來比喻自己的修身潔行了。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無論是宋時的蔡絛,還是明時的馮夢龍,都有感於王安石、歐陽修、蘇軾三個大文豪如菊花般高潔的人品,才以菊為媒,把他們聯絡到一起。

  而切磋菊花詩這一軼事之所以讓後世學者念念不忘,就是因為王安石雖與歐陽修、蘇軾是政敵,但他們彼此卻能在文學上惺惺相惜,互為知音,沒有把政敵變為人生的私敵。

  在王安石主持變法前,歐陽修與王安石交往甚密。但當王安石開始變法後,歐陽修雖對王安石的新法有所抵制,但兩人卻一直保持著亦師亦友的關係。

  正是基於這樣的磊落人品,才有了歐陽修詰難王安石菊花詩這一軼事的發生基礎。

  對於蘇軾來說,由於和王安石政見不同,他在政治上是屢受王安石打壓的。但拋卻政治,兩人卻又是知音摯友。其中,蘇軾專程拜訪王安石的事,更是被後人傳為美談。

  元豐七年,即公元1084年,王安石罷官在江寧隱居,蘇軾專程前去拜訪。兩人不僅同遊鐘山,而且還詩酒唱和,談禪說佛,並相約都在此居住做鄰居。兩人相處三十多天後,才依依不捨地分別,王安石送走蘇軾後,對人長嘆道:“不知道還要幾百年,才有這樣的人物!”

  縱觀歷史,王安石與歐陽修、蘇軾之間,雖為政敵,卻都能以平靜豁達的心態、正直坦蕩的心胸視敵手為知音,這一品行,實在讓人敬佩。如此言行,被後人用高潔的菊花來比擬,也就不足為怪了。

  【拓展內容】

  王安石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諡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鹽阜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闢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著名散文《遊褒禪山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