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另類智慧名人故事

王安石的另類智慧名人故事

  北宋慶曆七年(1047年),江南地區陰雨綿綿,從三月一直持續到九月,田裡的莊稼顆粒無收,受災面積達127個縣。米價接連上漲,到了十月,米價就由原來的每石400文漲到了1500文,老百姓們苦不堪言。

  江南各州府官員一面向朝廷請求援助,一面強力抑制米價以懲辦奸商。一旦發現有人哄抬米價,輕則沒收家產發配充軍,重則就地斬首。靠著這種雷霆般的手段,江南地區的米價終於穩定下來,維持在每石500文左右。

  但是,在東南沿海,一個當時叫鄞縣的偏遠小縣(現在的寧波),卻有一個很另類的縣令,不但不抑制米價,反而發出公文,以政府的名義硬性規定:鄞縣境內米價每石3000文。

  這位大膽的縣令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王安石。

  一時間,寧波境內民怨沸騰,尤其是一些普通百姓罵得厲害。因為米價太貴,不少人家只好舉家食粥,米商們則歡呼雀躍,發了大財。他們紛紛給王安石送來金銀。對此,王安石來者不拒,一一收下,偶爾有外地的'商人忘了敬獻金銀,王安石就讓師爺前去討要。

  時任杭州知府的呂向高聽說了這事,怒不可遏,只因礙著王家世代為官,實力強大,而王安石本人又是海內名士文人領袖,這才暫時沒有追究。呂向高心想,等寧波鬧得不可收拾,再去發落王安石吧,也免得自己落下妒賢嫉能、不能容人的罵名。

  沒想到,由於陝西一帶連年大旱,朝廷已經賑濟多年,如今國庫空虛,對江南的雨災,一時無力救助。到了第二年三月,江南市面上幾乎已經無米可賣,黑市上的米價則出到5000文一石,還常常有價無市。大量饑民湧現,不少人舉家外遷。每天都有許多人因飢餓而死。昔日風景如畫的江南,一時哀鴻遍野,淒涼一片。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寧波境內卻米糧充足,人民生活安定。原來,全國各地的商人聽說寧波米價高,有利可圖,便紛紛把米販到寧波。寧波的老百姓們雖然一時間將多年的積蓄消耗殆盡,卻幾乎沒有出現饑民,因為對於無力買糧的人家,王安石就發給銀兩救助。

  後來,寧波的米糧越積越多,漸漸供大於求。商人們已經把米運來,不好再運回去,只好就地降價銷售,米價竟然慢慢降到1500文一石。

  同江南其他地方比,寧波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原來,江南不同於陝甘等貧弱地區。這裡歷來富庶,不僅魚米豐饒,而且商業十分發達。普通人家幾十年下來,也小有積蓄。因此,乍遇荒年,人們需要的只是糧食。就算米價高,儉省一點,也能堅持一年半載。

  呂向高這才發現,王安石真有一套,實在是高。他馬上嘉獎王安石,並通令江南各地提高糧價,每石3500文。

  商人們一聽,大受振奮,紛紛竭盡所能,馬馱驢運,水陸並行,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地把米販到江南來。江南民眾家財散盡,卻終於逃過了這一劫。

  經此一事,王安石名聲大振,從此平步青雲,成為北宋一代名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