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變法的原因和目的

王安石變法的原因和目的

  導語:我們只要一提及變法的原因就要說:當時土地兼併嚴重,冗官、冗兵繁多,國家積貧積弱,王安石變法就是針對這種社會狀況而展開的。可是,當我們仔細瞭解王安石變法的具體內容和實際效果後,驚異地發現,在數十項變法法令中,幾乎沒有一條是抑制兼併、裁撤冗兵冗員的。以下是由應屆畢業生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王安石變法的原因和目的,歡迎閱讀!

  1、王安石變法的目的是“抑制兼併,裁撤冗員”嗎?

  這個說法實際是後來的史學家們強安到王安石變法頭上去的,不是當時變法的真實目的。我們閱讀任何一種建國以後並迄今為止的相關文獻,只要一提及變法的原因就要說:當時土地兼併嚴重,冗官、冗兵繁多,國家積貧積弱,王安石變法就是針對這種社會狀況而展開的。可是,當我們仔細瞭解王安石變法的具體內容和實際效果後,驚異地發現,在數十項變法法令中,幾乎沒有一條是抑制兼併、裁撤冗兵冗員的,從變法的後果上來看,冗員並沒有減少,土地兼併有增無減,雖然軍隊冗兵減少了近四十萬,但在對外關係上仍懦弱不堪。就是說,現代史學家們描述的王安石變法的原因與其實際做法驢唇不對馬嘴。

  這是怎麼一回事?經過反覆的研究以及向有關專家請教,我們發現,王安石變法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抑制兼併、裁撤冗員,使國家強大,既然沒有這方面的目的,自然也就沒有相應的變法措施和結果。

  2、王安石變法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王安石變法的真正目的是為國家“求富”,即增加國家財政收入。關於這一點,兩位宋史專家王曾瑜和楊子忠先生,都已講得很明白了(請參考閱讀本期《王安石變法紀事》和《宋史專家王曾瑜論王安石變法》兩文),此處不多贅言。

  3、變法的真實目的為何被遮蔽?

  有兩種原因造成了對王安石變法真實目的的遮蔽。一是在當時的.政治爭論中,變法派為減輕反變法派對他們“斂財、害民”的攻擊,而刻意編造出抑制兼併之類的理由;二是後來的某些研究者,出於肯定這場變法性質的需要,將當時變法派編造出的理由當做事實加以放大。

  正是由於這種遮蔽,使得今人在瞭解王安石變法的性質時極易陷入混亂不清的狀態,人們無法理解,為何這場變革既沒有與其所標榜的目標相適應的政策方案,又沒有實現使國家強大崛起的戰略目的!

  但如果回到王安石變法的真實目的——求富上,一切疑問就會悄然冰釋,變法派本來就沒有抑制兼併、使國家強大的目的,他們的目的只是斂財、求富,而且也實現了這個目的。至於他們本來就沒有的目的沒有實現,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事實證明:這場變法取得了變法派自己預想要達到的一切,同時,也沒有超出預想目的一步。

  4、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變法目的?

  這是由當時的歷史條件造成的,看一下神宗皇帝面臨的實際問題:

  先看冗員,即官員隊伍龐大,這是由於其前任皇帝自己無能,只好靠擴大官員隊伍、並增加官員工資導致的。官員隊伍一旦擴大到這個規模,想裁減就很困難了,一切改革都要靠官僚隊伍來推動,如今你要削減官員數量,降低他們的工資,他們能答應嗎?這一點,神宗皇帝是心知肚明的,況且前朝已有失敗的例子放在那裡,范仲淹等人在慶曆年間發起的“慶曆新政”不就是因為動了冗員這塊“乳酪”而無疾而終的嗎?所以,冗員不能裁,冗官不能減。

  冗員不能裁,行政開支和軍費支出不能減,國家財政又沒錢。怎麼辦?只能想增加收入的辦法了。

  事實上,這也是許多王朝中期改革通常選擇的路徑:不動存量、調整增量;不觸動現有的既得利益者,透過增加新的財政收入增長點,靠新增加的錢,解決社會政治問題。這種路徑的好處是阻力小、易操作,不好處是往往適得其反,老問題沒解決,又帶來成堆的新問題,結果反而使得王朝進一步衰朽。

  是不是所有王朝中期的變革只有這一條路徑可走?是不是所有的變法都是這種結局?當然不是,之所以選擇這樣的變法路徑,是宋神宗的個人能力所決定的,換一個人,未必是這種做法。

  5、為什麼選擇王安石為變法主將?

  為解決國家缺錢的問題,宋神宗廣泛地與各路大臣談話,談下來,形成的觀點有兩派:一是認為國家缺錢原因是花的太多,少花點就不缺了。這一派以韓琦、富弼、司馬光等元老重臣為代表,他們建議皇帝:抑制個人慾望,少修建宮室樓臺,適當裁減冗員、冗兵,千萬不要與外國打仗,國家開支就減少了,錢也就夠花的了。那西夏國、遼國要是打過來怎麼辦呢?這派人的回答是:只要你內修德政、外睦鄰邦,人家是不會打過來的,對這種不顧強鄰日益挑釁、不負責任的建議,神宗皇帝當然不滿意,也沒法兒按這些人的說法辦事。

  另一派的意見就是以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他們提出的辦法就是想方設法地增加財政收入,不僅可以養住現在的官員與軍隊,還可以支援朝廷對敵國採取主動的軍事措施。這種態度與神宗皇帝的需要一拍即合,所以,神宗皇帝才採取非常手段,越級提拔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大業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