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的愛國詩

王昌齡的愛國詩

  王昌齡的愛國詩有那幾首呢?王昌齡的愛國詩主要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願望。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裡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裡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倘若攻襲龍城的衛青和飛將軍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指奇襲匈奴聖地龍城的名將衛青,而“飛將”則指威名赫赫的飛將軍李廣。“龍城飛將”並不只一人,實指李衛,更是借代眾多漢朝抗匈名將。“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裡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後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著重表現的是對敵人的蔑視;是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氣概。前兩句寫皎潔的明月和雄偉的城關,既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今天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後兩句用漢代的名將衛青李廣比喻唐代出徵守邊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戰鬥精神。這首詩由古到今,有深沉的歷史感,場面遼闊,有宏大的空間感。字裡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王昌齡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出塞》應當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做,《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故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 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願望。同時期杜甫的'《兵車行》可以作為參考。 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最能體現國運盛衰的作品。詩評家常稱讚“盛唐之音”,邊塞詩正是構成 “盛唐之音”內容的一個基本方面。 邊塞詩題材的興起,是與詩人們的生活範圍有所擴充套件緊密關聯的。從邊塞詩中,我們看到詩人的眼界開闊了,詩歌的意境拓展了,詩歌的內容更顯得異彩紛呈。有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勳”(張說)。不少詩人在塞外軍營生活多年,如高適、岑參、李益等,他們的邊塞詩中的內容幾乎涉及到了邊塞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寫出徵士兵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有反映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起釁的怨恨;有陳述久戍邊關對家鄉和親人的懷念;有驚異於塞外絕域那種迥異於中原的風光……我們在閱讀這些詩歌時,要能夠區別每首詩作思想內容上的細微差別。比如岑參的邊塞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徵,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他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後人傳誦的《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事情雖小,情意深厚。同時,我們還要體會到,躍動於邊塞詩中的種種矛盾:慷慨從戎和久戍思鄉的矛盾;衛國激情和艱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將和獻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這首詩透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抗匈名將的懷念,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首句從秦漢時的月色和關塞寫起,點名月色、關塞依舊,但時光流逝,朝代變遷,長期邊防戰爭給人民和將士帶來無限災難與痛苦。在描寫景物中,給予了深厚的感情。後兩句採用以古諷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將來諷刺當今邊將的無能,語意含蓄,情感深沉。詩中充滿關心國家安危的愛國激情。

  評價全詩反映了作者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徵未歸的同情,也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爭,使國家得到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願的愛國之情。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守邊戰士的同情以及對安定、和平生活的嚮往。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徵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2、《從軍行·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賞析

  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第四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門關東西相距數千裡,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於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門關在後,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物件則是“青海長雲暗雪山”,這裡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後一種誤解而生。

  一、二兩句,不妨設想成次第展現的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雲彌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廷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裡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之所以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關,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範圍。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繫,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裡。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徵,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儘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因此末句並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並不迴避戰爭的艱苦,此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此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

  3、《從軍行二首·其一》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

  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簡析

  這首詩描寫了漢武帝時,大將軍衛青在漠北以武鋼車合圍單于,從此漠南無王庭的一戰。

  結合史記的一段記載:“而適值大將軍軍出塞千餘里,見單于兵陳而待,於是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為營,而縱五千騎往當匈奴。匈奴亦縱可萬騎。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漢益縱左右翼繞單于。單于視漢兵多,而士馬尚強,戰而匈奴不利,薄莫,單于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馳去。”(《衛將軍驃騎列傳》 )

  事件:“大將軍出戰” 漠北決戰,大將軍衛青率五萬騎兵於定襄出塞千餘里,深入漠北。

  環境:“白日暗榆關” 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

  戰法:“三面黃金甲” 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為營合圍單于,趁風起時反擊。

  戰果:“單于破膽還” 單于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逃跑而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