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變法失敗是有原因的

王安石變法失敗是有原因的

  北宋神宗年間,開國百年來的積弊終於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於是一場北宋統治集團內部圖強求變的改革開始了,這就是著名王安石變法。然而很不幸,這場變法不但沒有富國強兵,反而把北宋王朝沉重的病體折騰得燈枯油盡。盤點變法的失敗原因,估計能總結出一本書。但縱觀王安石變法,王安石用人失察、多用小人絕對是不爭的事實,王安石變法很大程度上毀於小人之手。

  回過頭來看歷史,王安石固然是一個道德君子,然其所重用的改革干將,如呂惠卿、鄧綰、蔡京之流,雖各具才幹,但多是無恥小人,正是這些奸佞小人令改革淪為黨爭,最終毀了王安石變法。王安石罷相後,北宋王朝的改革完全走了板,變成了小人們撈取個人私利的工具,直接斷送了北宋王朝。回望這段歷史,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小人擎不起改革的大旗。

  王安石變法的背景與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北宋中期以後,國家危機重重。一是土地兼併日益嚴重,階級矛盾異常尖銳。二是西夏等外敵虎視眈眈,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三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加劇,特別是三冗問題(冗官、冗兵、冗費)導致政府出現嚴重財政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到了不改革就要完蛋的地步。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受命於危難之時,強制推行變法,涉及政治、經濟、軍事、選人用人、文化等各個方面,力圖透過改革,富國強兵,拯救危局。應該說,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改革也確實在一定程度達到了“富國強兵”的效果,如國家財政狀況改善、王韶收復河湟故地等。

  但隨著改革的深入,出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竟遭到社會各階層的普遍反對。最後,這場變法不但沒有收到應有的結果,反而成為官僚集團搜刮地皮、擾民害民的工具,引發了更大的社會矛盾。

  當時,王安石變法從理財入手,提出了“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的口號,但實際上,在新法推行過程中,大部分改革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均輸法、市易法等等,恰恰加重了對百姓的剝削,產生了種種弊端。這些弊端不僅給反對派以攻擊新法的口實,同時也使新法失去了民眾的支援。

  以青苗法為例,規定凡州縣各等民戶,在每年夏秋兩收前,可到當地官府借貸現錢或糧谷,以補助耕作。這本是一件好事,目的是為了抑制兼併,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救濟百姓,但實際執行卻出現偏差:地方官員強行讓百姓向官府借貸,而且隨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為了邀功,額外還有名目繁多的勒索,百姓苦不堪言。這樣,青苗法就變質為官府輾轉放,收取利息的苛政。其他改革措施,也普遍存在類似情況,造成百姓負擔反而加劇,生活狀況日益下降。

  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一位看門小吏鄭俠冒死進獻《流民圖》給神宗。看著圖上百姓哀鴻遍野、餓殍滿道的慘狀,神宗為之長吁短嘆。次日,神宗便宣佈暫停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八項新法。

  王安石變法的用人路線與用人失察,改革為何得到如此結果?我們要從王安石變法的用人來尋找答案。

  王安石變法之初,即遭到司馬光、文彥博、蘇軾等人的反對,而且這些竟都是正人君子。其實司馬光等人反對的並不是變法本身,而是王安石急功近利的改革方式。司馬光等人認為改革必須循序漸進,穩妥進行。比如青苗法,他認為該法必然會給地方官吏提供腐朽空間,使他們藉機盤剝百姓。後來的事實證明,司馬光的反對是有道理的。

  王安石為人執拗,他索性推行黨同伐異的用人路線,只要是口頭擁護新法,並堅決推行新法的官員,不管其人品、節操如何,即給予重用。而這些人恰恰多為投機分子,並非真心改革,只是借變法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

  對此,司馬光早有察覺,特地寫信告誡王安石:“彼諂諛之人,欲依附介甫,因緣改法,以為進身之資,一旦罷局,譬如魚之失水,此所以挽引介甫,使不得由直道行者也。介甫奈何徇此曹之所欲,而不思國家之大計哉。”司馬光的信中還預言:“一旦失勢,必有賣介甫以自售者矣。”(《與王介甫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