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景物描寫的教學處理

《滕王閣序》景物描寫的教學處理

  《滕王閣序》是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的經典作品,是高中語文必修五古代抒情散文單元的一篇重要課文。

  文章中很多寫景名句歷久彌香,也是教學重點,對這篇課文景物描寫的教學,怎樣設計和處理,直接關係到教學效率的高低。《滕王閣序》的景物描寫幾乎涵蓋了寫景的所有角度和手法,是詩歌鑑賞練習、複習的絕好材料,是鑑賞、審美、誦讀的最佳範本。為此,可以設計如下教學環節。

  一、教學目標

  1.賞析名句,體會本文景色之美,掌握寫景的角度、方法。2.提高鑑賞、審美、答題等能力。3.背誦。

  二、複習回顧

  1.寫景角度:遠近、高低、點面、色彩、動靜、虛實、五覺、正側等。

  2.煉字煉句“四步法”:(1)解釋。(2)手法。(3)效果。(4)內容、感情。

  三、韓愈說:“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

  王勃把這“獨為第一”的美呈現給讀者了嗎?文中的景色美體現在哪裡呢?讀二、三段找出最喜歡的寫景詩句並賞析。

  四、將學生的回答整理、明確

  1.“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1)寒潭之水因積水退盡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巒因暮靄籠罩而呈現紫色。(2)“清”“紫”,色彩濃淡對比,對仗工整。(3)抓住了秋水、秋山、秋色這些代表性的.特徵描寫秋天,著力表現水光山色的色彩變幻。(4)突出了色彩變化之美,如詩如畫。

  2.“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1)重疊的峰巒聳起一片蒼翠,上達重霄;凌空架起的閣道上,塗飾的硃紅色油彩鮮豔欲滴,從閣道往下看,地好像沒有了似的。(2)“聳翠、流丹、青雀、黃龍”。(3)上下結合,色彩繽紛,搖曳生輝。(4)構成一幅色彩明豔、壯麗繽紛的美妙圖景,恍若畫中。

  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1)落霞與孤獨的野鴨一起飛翔,秋天的江水和遼闊的天空渾然一色。(2)空間、點面、色彩、動靜多角度描寫,對仗工整。(3)視角轉換,視野開闊,動靜相襯,水天相接,渾然一色,完美和諧。(4)描繪了一幅天闊水遠、孤鶩高飛、秋霞絢爛、上下渾成、鮮活生動的秋天美景。

  4.“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1)暮色裡歸舟傳來聲聲漁歌,歌聲響徹鄱陽湖畔;寒風中大雁發出陣陣驚鳴,叫聲消失在衡陽水濱。(2)憑藉聽覺聯想,用虛寫手法傳達遠在“彭蠡之濱”“衡陽之浦”的漁歌和雁聲。視聽結合,虛實相間。(3)使讀者對景物有具體感受,又引導讀者開拓視野,思通萬里。(4)描繪了一幅美好、生動的生活畫面。

  五、誦讀寫景名句,再次感受

  1.文中介紹滕王閣三秋時節優美的山水自然風光的句子是:“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2.描寫滕王閣樓臺壯觀、色彩豔麗的句子是:“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3.描寫晚霞與飛鳥並舉、水光與天色相接的千古名句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4.視聽結合,虛實相襯,引發聯想,表現滕王閣音樂般美好的詩句是:“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5.描寫人煙之盛、突出富庶祥和氣氛的詩句是:“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

  六、小結

  清代李春園說,“我輩復登臨,目極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賞,人在水天一色之中”。《滕王閣序》的景物描寫運用多角度、多手法,讓讀者充分感受到滕王閣的景色之美,它兼具色彩變化之美、遠近結合之美、上下渾成之美、動靜相得之美、虛實相襯之美。要想把景寫好,就要注意把握好這幾點。在鑑賞詩歌的景物描寫時,注意考慮這些角度和手法。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學會了如何鑑賞,基本複習、掌握了景物描寫的角度、手法,提高了賞析和答題能力,並會在以後適當應用於寫作。最後,理解基礎上的齊聲誦讀,充分感受滕王閣的景物之美,在輕鬆、愉快、積極的氛圍中完成教學目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