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生平軼事

王維的生平軼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漢族,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詰,號詰居士,世稱“王右丞”,早年通道,後期因社會打擊徹底禪化。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參禪悟理,學莊通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蘇軾評價其:“味詰之詩,詩中有畫;觀詰之畫,畫中有詩。”

  王維生平軼事

  我們現代人眼中的王維,可能是一個永遠居住在川的王維,是一個寬衣博袖不食人間煙火的王維,是淡然看辛夷花開落的王維,是披一身月光在幽中長嘯的王維。或許還有未出陽關的美酒,或許還有重陽佳節的茱,以及明月驚鳥,以及石上清泉。然而,這些都只能是管窺長虹,碎波映月,真正的王維,完整的王維,絕非這麼簡單。我們再從王維生平軼事的點點滴滴,來進一步看一個真實的王維。

  王維巧嘆“息夫人”

  王維是山水田園詩人,能詩善畫,多才多藝。少年時就和弟弟王離開家鄉,到當時的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等地客居。由於他很有詩名,所以備受王公貴權的器重,經常有機會出入王侯之家。和豪門貴族接觸多了,勢必就會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事,引起一些感慨。據說,王維有一次來到寧王李憲的府上。李憲興高采烈地告訴他,最近自己又娶了一妾,而且花容月貌,姿色無比。王維心想,李憲家裡養著幾十個色藝俱佳的寵妓,成天迷戀於酒色,過著奢華而荒淫的生活。他心中還不滿足,又娶什麼妾,不知誰家之女又被他糟蹋了。

  原來,寧王一天出遊歸來,忽然在街上一家麵餅鋪裡,看見一位絕色的女子,正在幫著丈夫做麵餅。李憲一見垂涎三尺,回來後立即打發人去做媒。人家不是已有丈夫了嗎?但是寧王看中了,誰敢說個不字?不多久,麵餅師傅的妻子就被他霸佔過去了。

  冬去春來,轉眼已過了年。那女子總是雙眉緊鎖,從來沒有一絲笑意。這天,李憲喝了幾杯悶酒,來到她身邊,問她想不想那個做麵餅的丈夫。那女子悲苦萬狀,默不作聲。寧王見她不說話,就派人把她丈夫叫來。雖然見到了自己的丈夫,但寧王在場,“咫尺天涯”,她有話不敢說,想哭哭不出。當時王維也在場,見此情景,心裡暗罵寧王奪人所好,拆散了恩愛夫妻,真是喪盡天良,但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人面獸心的寧王,見他們夫婦相見,猶如路人,相對無語,唯有痛苦流淚,不覺放聲大笑起來。還要叫王維以此為題,賦詩吟詠。王維心想,何不趁機譏嘲他幾句,或許他良心真有發現,放了這良家女子。想到此,他啟動詩才,片刻之間便以息夫人為題,揮筆寫就了五絕一首: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時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語!

  這分明是一首借古喻今之作。息夫人是春秋時期息 侯的夫人,楚文王滅了息國,就霸佔了息夫人。息夫人到楚國後雖然生了兩個兒子,但她一直不開口說話。楚文王問她為什麼不講話?息夫人深深地嘆了口氣,終於開口說道:“我是一個婦人,服侍兩個男人,不能殉節,還有什麼可說的?”這位麵餅師傅的妻子和當初息夫人的遭遇相似,於是王維就大膽地將息夫人的故事借來諷諭寧王奪人妻室之事。不僅巧妙恰當,揭露了寧王的醜惡行徑,同時也表達了對民女的同情。

  憑著王維當時的情況,他只能以筆代情來做武器,嘲諷王公貴族,抒發情志,這種機智敏捷便成了詩人王維的`靈魂。

  賣藥姑娘巧對王維

  王維在居士山隱讀時,一天偶患小病,去一個藥店買藥,見櫃檯裡是一位衣著素雅的美貌少女,於是想趁買藥的機會,試試這少女的才氣。

  王維開口說:“我要買宴罷客何為?”

  少女微微一笑說:“宴罷酒酣客‘當歸’,請問您抓幾錢?”

  王維說:“且慢,我二買黑夜不迷途。”

  少女說:“‘熟地’不怕天黑夜,此藥本店有的是。”

  話音剛落,王維說:“三買豔陽牡丹妹。”

  少女笑著說:“牡丹花妹是‘芍藥’,芍藥紅今天方到。”

  王維聽後心中暗喜,佩服這少女才思敏捷,對答如流。

  便繼續問:“四買出征萬里。”少女說:“萬里戍邊疆是‘遠志’。”

  “五買百年美貂裘。”少女說:“百年貂裘是‘陳皮’”。

  “六買八月花吐蕊。”少女說:“秋花朵朵點‘桂枝’。”

  “七買蝴蝶穿花飛。”少女說:“蝴蝶雙雙歸‘香附’。”

  對少女這一連串的回答,王維連聲稱讚:“妙!妙!實在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