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王昌齡的《閨怨》

鑑賞王昌齡的《閨怨》

  王昌齡善於用七絕細膩而含蓄地描寫宮閨女子的心理狀態及其微妙變化。這首《閨怨》和《長信秋詞》等宮怨詩,都是素負盛譽之作。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註釋】

  閨怨:少婦的幽怨。閨,女子臥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婦。古人“閨怨”之作,一般是寫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婦的離別相思之情。以此題材寫的詩稱“閨怨詩”。

  不知愁: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與凝妝上樓,忽見春光,頓覺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貫而有力。

  凝妝:盛妝,嚴妝。

  翠樓:翠樓即青樓,古代顯貴之家樓房多飾青色,這裡因平仄要求用“翠”,且與女主人公的身份、與時令季節相應。

  陌頭:路邊。

  柳:諧留音,古俗折柳送別。

  悔教:後悔讓

  覓封侯:覓,尋求。從軍建功封爵。

  【白話譯文】

  閨中少婦未曾有過相思離別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妝飾,登上高樓。忽然看到路邊的楊柳春色,惆悵之情湧上心頭。她後悔當初不該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

  【創作背景】

  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當時人們“覓封侯”的一條重要途徑。“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成為當時許多人的生活理想。

  “閨怨”也是一種傳統題材。梁代何遜有《閨怨》詩二首,抒發閨人“枕前雙淚滴”和“獨對後園花’’的孤獨感傷,唐代貞觀(627—649)初,以賦著稱的謝偃,《全唐詩》收其詩四首,其中一首題作《樂府新歌應教》,其詩云:“青樓綺閣已含春,凝妝豔粉復如神。細細輕裙全漏影,離離薄扇詎障塵。樽中酒色恆宜滿,曲裡歌聲不厭新。紫燕欲飛先繞棟。黃鶯始咔即嬌人。撩亂垂絲昏柳陌,參差濃葉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園明月輪。”不難看出,王昌齡的這首《閨怨》受到了謝詩的影響。

  【賞析】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首句裡的“不知愁”,《全唐詩》作“不曾愁”。歷代唐詩選本中,王昌齡的'七言絕句名篇入選最多,明王士禎《藝苑卮言》卷四里說“七言絕句,王江寧(王昌齡曾經做過江寧縣丞)與太白爭勝毫釐,俱是神品”。可見王昌齡的七言絕句受後人推崇的程度很不一般。關於這首閨怨詩首句的 “不知愁”亦或是“不曾愁”,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與凝妝上樓,忽見春光,頓覺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貫而有力。兩個版本也頗具爭議,大多數評論家還是贊成應該作“不知愁”來解更為合理。爭議的焦點集中於如果作“不知愁”來解,大多數評論家認為,其偏向於心靈的一種感知和體認,反映的是一件事或一段經歷或某種經驗在內心深處留下的印痕,也就是說,光有愁事,不一定會有愁思。如果作“不曾愁”來解,意思就是這個少婦家境優越,生活的無憂無慮,從來不曾有過愁事。側重的是生命中的一種客觀經歷,指一個人在人生里程中尚未有過愁事,縱有愁事,也未達到足以使人感到憂愁的程度。對於這兩種解釋我都有一絲疑惑。下面我想談一談我個人讀完此詩後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體會。

  我也覺得首句應該作“不知愁”來解更好,但是我對於這個“不知愁”的理解卻大為不同,我覺得按照常理這個“不知愁”應該解做不知道有多少愁,意思就是這個閨中少婦自丈夫走後內心裡十分的憂愁,以至於愁思過多連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了。恰似唐李後主寫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覺得這樣的解釋才更符合人之常情。丈夫從軍遠征,而且還是在遙遠的邊塞,生活條件艱苦,離別經年,而作為妻子的少婦一個人形單影隻,獨守空房,怎麼可能會不知愁思呢?而且在唐代社會,有評論家說這位女主人公正當青春年少,還沒有經歷多少生活波折,家境比較優裕(從下句 “凝妝上翠樓”可以看出),所以不知憂愁,或不曾憂愁。也有評論家著眼於那個時代的風氣來解。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當時人們“覓封侯”的一條重要途徑。“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成為當時許多人的生活理想。在這種時代風尚影響下,“覓封侯”者和他的“閨中少婦”對這條生活道路是充滿了幻想的。從末句“悔教”二字看,這位少婦當初甚至還可能對她的夫婿“覓封侯”的行動起過一點推波助瀾的作用。對於這兩種說法,異議在於縱然這個女主人公青春年少,沒有經歷過生活的波折;縱然想讓丈夫立功邊塞,覓取封侯。但丈夫從軍遠征,甚至還會有生命的危險。一別多年,自己獨守空房還要擔心遠征的丈夫,也不可能沒有愁思。

  第二句的“春日凝妝上翠樓”,大多評論家認為少婦春日而凝妝登樓,不是為了排遣愁悶,而是為了觀賞春色以自娛。丈夫在外從軍打仗,這個少婦還可能有心情觀賞春色自娛自樂嗎?恰恰相反,我覺得這句應該解作少婦愁思凝重,百無聊賴,無計排遣心中的苦悶,於是想精心的打扮一下,登上高樓排遣一下內心厚重的愁思。

  三四兩句“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少婦登上高樓本來是想排遣一下心中的苦悶,不料卻忽然看見路口的楊柳抽出了新綠。看見這美好的春色,更加後悔讓夫婿遠行。“忽見”兩字寫出了少婦可能多日未曾出門,也未曾登樓。這一登樓才忽然發現外面已春色瀰漫了。透過這句少婦孤燈隻影相伴的寂寞更可以想見。說到“忽見”,楊柳色顯然只是觸發少婦情感變化的一個媒介,一個外因。如果沒有她平時感情的積蓄,她的希冀與無奈,她的哀怨與幽愁,楊柳是不會如此強烈地觸動她“悔”的情感的。故曰少婦的情感變化看似突然,實則並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楊柳色也可以聯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聯想起千里懸隔的夫婿和當年折柳贈別,她會想到平日裡的夫妻恩愛,想到與丈夫惜別時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華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這大好春光卻無人與她共賞……或許她還會聯想到,丈夫戍守的邊關,不知是黃沙漫漫,還是和家鄉一樣楊柳青青呢?在這一瞬間的聯想之後,少婦心中那沉積已久的幽怨、離愁和遺憾便一下子強烈起來。這一切,都促使她從內心深處冒出非常強烈的念頭--悔教夫婿覓封侯。看到陌頭的柳色青蔥,盎然春意,才意識到自己精神生活的空虛,覺得再打扮也沒有意思,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地沒有一點快樂了。“悔”為詩眼。不言而喻,在這個少婦看來,“楊柳色”比“覓封侯”更值得留戀,更有追求的價值。這裡不僅包含著作者對功名富貴的輕視以及對美好時光和青春年華的珍惜,其審美內容也是新穎的,甚至可以說是進步的。

  但是這樣解釋完之後,我才發現,雖然更符合常理了,但是這樣的解釋下來,此詩少了波瀾轉回,也就太直接了。詩貴曲而忌直,一覽無餘不是好詩。如此一來也就少了很多美感。如果按照前人的解釋,倒是曲折,從少婦不識愁滋味,到忽見楊柳色,再到後悔,感情上波瀾起伏。但是心裡總還耿耿與懷,覺得這樣的解釋不符合常理。也許我犯了欣賞詩歌之大忌,就是太較真。我想也許欣賞寫景抒情的詩應該模糊一些,體會其中美感,但是欣賞此類有些敘事型別的,未必較真一些也不對吧。以上為對此詩的一點淺薄之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