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王昌齡賞析

《從軍行》王昌齡賞析

  王昌齡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從軍行》王昌齡,一起來看一下吧。

  從軍行

  作者: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註釋

  1.從軍行:樂府舊題,內容多寫戰事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這裡指甘肅省的祁連山。

  4.穿:磨破。

  5.金甲:戰衣,金屬製的鎧甲。

  6.樓蘭:漢代西域國名,這裡泛指當時騷擾西北邊疆的敵人。

  7.孤城:當是青海地區的一座城。一說孤城即玉門關。

  8.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譯文

  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賞析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上空,長雲瀰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延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裡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

  為什麼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門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事的態勢有關。唐朝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範圍。

  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繫,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裡。

  第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徵,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

  “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儘管寫出了戰事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

  因此末句並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事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並不迴避戰事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全詩表明了將士們駐守邊關的宏偉壯志。

  故事背景:

  話說唐朝出了個“七絕聖手”王昌齡,說起來還有一段故事。他於開元十五年中了進士,補秘書省校書郎,調汜水尉,後因故遭貶嶺南。開元二十八年為江寧縣丞,人稱“王江寧”,天寶七年又貶為龍標尉,人稱“王龍標”。他的詩含蓄深婉、渾厚明快,人稱“詩家夫子王江寧”。王昌齡看到當時社會如此黑暗,到處是貪官,那受苦的農民總是吃不飽、穿不暖,看在眼裡,痛在心裡,覺得自己很沒用,只能寫詩發發牢騷。

  他在邊塞從軍的時候,騎馬巡邊,滿目蒼涼,心中煩悶,就信馬由韁,走了不知多久,離開唐軍駐地已經十分遙遠,他正要回轉馬頭,忽然看見在一片廣漠的邊塞之上,一座邊城的西邊,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樓上,一個唐軍戍卒孤獨地走上了望臺。從青海湖吹來的秋風在黃昏時分顯得更加凜冽寒冷。王昌齡猜想,此時此刻,戍卒的思鄉念親之情也正是最為濃烈之時。這是一幅悲涼而又傷感的畫面。王昌齡素知此地已無唐軍,《軍事報》上說前段時間有一隊唐軍在此地全軍覆沒,唐軍就放棄了此地,現在卻有唐兵守著,不禁心中大奇,走近去看個究竟。卻見戍卒走上高臺,坐下了。此時寒風瑟瑟,本就讓人愁思不已,那戍卒更用羌笛吹起了主題為“傷離別”的樂府古曲《關山月》。只聽得笛聲嗚嗚咽咽,如泣如訴,如親人在呼喚,似徵人在嘆息。五昌齡想到,這笛聲就如同一縷情思,飄向萬里之遙的故鄉,徵人的妻子也同樣在思念久戍邊庭的親人。但是戰事遠未停止,徵人回鄉遙遙無期,只能是無可奈何的等待。王昌齡思緒紛亂,走上前去,卻見此兵甲冑破了一個小洞,便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此兵見到問自己,忙一手掩住甲上的破洞,單手行禮,答道:“我叫閭丘曉。”

  原來閭丘曉是個武林高手,所屬唐軍曾與數倍於己的敵軍遭遇,經過激戰之後,全殲敵軍,但全隊唐軍也只剩下他一個了,他殺光敵軍後自己也體力不支,昏倒在地,醒來後想起自己的任務,就堅守著崗位。王昌齡問道:“你怎麼能在亂軍中保住性命?”“我有一門神功,我靠它消滅了敵人。”“教教我吧!我把你帶回我軍駐地!”於是王昌齡與閭丘曉回到了大的駐地,然後秘密從閭丘曉那裡學了一門名為“七絕掌”的神功。為了表示感謝,王昌齡就替閭丘曉寫了七首《從軍行》,每一首詩都內含一式七絕掌法。其中的《青海長雲暗雪山》還高度讚揚了極度困苦的閭丘曉無怨無悔、在國家邊境進行正義戰事的豪情壯志。此詩傳到朝廷,閭丘曉很快就升官調到別處做了刺史。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在王昌齡半夜騎馬回家的途中,突然從路邊跳出一個人來,嚷道:“王某某,你還認得我嗎?”王昌齡定睛一看,是師父閭丘曉。王昌齡有君子風範,抱拳說道:“原來是師父,不知在此攔路所為何事?”“朝廷聽說你總是發牢騷,叫我來警告你一下。”王昌齡冷冷一笑,說:“好啊,你就試試看!”閭丘曉運功發掌,但王昌齡更快,先一步將閭丘曉的人頭掃落。王昌齡心想:我現在這個樣子不免總是被人暗殺,不如借用一下師父的臉皮好了!於是動手將閭丘曉的臉皮剝下,製成面具,放到自己臉上,將閭丘曉的屍體埋了,到閭家去冒充閭丘曉,對外宣稱已經殺死了王昌齡。

  王昌齡人物生平

  嵩山學道

  唐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王昌齡出生在山西太原。

  唐玄宗開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歲,是年前後,曾居嵩山學道。

  開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歲,約在是年前後,客河東幷州、潞州。

  邊塞留名

  開元十二年甲子(724年),二十七歲約在是年前後,赴河隴,出玉門。其著名之邊塞詩,大約作於此時。

  開元十四年丙寅(726年),二十九歲。隱居於京兆府藍田縣石門谷。是年有《同從弟銷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之作。“山陰崔少府”即崔國輔。

  進士及弟

  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官汜水尉校書郎),後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

  開元十九年辛末(731年),三十四歲。在長安,以博學宏詞登科,再遷河南汜水縣尉。

  開元二十一年癸酉(733年),三十六歲,當年四月,在長安參加宴會,有《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詩。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選博學宏詞科,超絕群倫,於是改任汜水縣尉,再遷為江寧丞。

  左遷交友

  開元二十六年戊寅(738年),四十一歲,因事獲罪,謫赴嶺南。

  開元二十七年己卯(739年),四十二歲,遇赦北還。秋,在巴陵(今湖南嶽陽)遇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

  開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齡北歸,遊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癒了,兩人見面後非常高興,孟浩然由於吃了些許海鮮而癰疽復發,竟因此而死,在這時期,王昌齡又結識了大詩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還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冬,王昌齡離京赴江寧丞任,此時已與名詩人岑參相識,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王昌齡也有詩留別。途經洛陽時,又與綦毋潛、李頎等詩人郊遊,也都有留詩。

  天寶三載甲申(744年),四十七歲,在江寧丞任。四月曾因事暫至長安,與辛漸、李白、王維過從。

  天寶七載戊子(748年),五十一歲,至此年,官江寧丞前後共八載。此年昌齡乃自江寧丞貶為龍標尉。昌齡自金陵首途赴龍標,基本上是溯江前往,曾順道遊南陵,有《至南陵答皇甫嶽》。

  【拓展內容】

  《從軍行》教案

  設計理念:

  以學生的“學”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不斷理解、感悟、體驗、積累,教師則從中起指導、引導、誘導、輔導的作用,使學生自主、主動、生動地學習。

  教學目標:

  1、學會本首詩中的生字、新詞。

  2、理解詩意,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的感情。

  教學難點:

  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 情境引入課題,出示課題。

  1、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幾幅畫,大家想看看嗎?大家請看大螢幕, 課件出示圖畫。

  2、看了這幾幅畫,同學們想知道畫中講了什麼嗎?好,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從軍行》(板書課題),這首古詩講的就是有關這幾幅圖的故事。

  二、解詩題,知詩人。

  1、《從軍行》就是從軍歌,是樂府詩題,這類詩大多描寫邊疆軍事生活。《從軍行》是王昌齡邊塞詩的一個總題目,在這個題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詩,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說說你對這首詩的作者王昌齡有多少了解?

  王昌齡,唐代詩人。中過進士,做過官。擅長寫七言絕句,以邊塞詩著名。詩多描寫邊塞征戰,既表現了將士棄家出塞、奮勇殺敵、許身報國、建功立業的積極進取精神,又寫出了戰鬥生活的艱辛、徵人的悲慘遭遇。有些詩還生動地描繪了雄偉蒼茫的邊塞風光和戰鬥場面。這類詩寫得氣魄雄偉,聲調鏗鏘,語言精確,用心理描寫展現軍人愛國立功和思鄉懷土的內心世界。他的詩氣魄宏大,特別能鼓舞鬥志。

  三、整體通讀,理解詩意。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我們讀古詩,不僅要讀得正確、流利,而且要注意停頓,讀出節奏美。(課件出示標有停頓的詩句)

  3、找出詩中的兩個生字,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學習兩個生字。

  ①記住每個生字的偏旁部首、筆畫筆順。

  ②理解字義,並組詞。

  4、合作交流,理解重點字詞(青海、雪山、玉門關、穿、金甲、樓蘭)。結合課後註釋理解或請教老師、同學。

  四、品讀古詩,體會詩情。

  1、理解體會第一句。課件出示第一句描繪圖景,觀察圖上景物,這一句描寫了幾個景物:(青海長雲雪山,師板書)師說詩意,生讀詩句。首句寫邊疆地理位置和環境(板書:環境惡劣)。一個“暗”字,給人以沉重壓抑之感。品讀此句,讀出沉重壓抑之感。

  2、理解體會第二句。課件出示第二句描繪圖景,觀察圖上景物,(孤城 遙望)師說詩要意,生讀詩句。這句寫形勢的險惡,他們征戍在邊疆前沿,回望祖國只見玉門關一座孤城(板書:思念家鄉)。讀出孤寂、憂傷的語氣。

  3、看圖讀前兩句,你有何感受?(青海、長雲、雪山、孤城烘托邊塞戰場環境的蒼涼荒蕪)帶上感情讀一讀。(戍邊將士艱苦、孤寂的生活,懷念家鄉。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裡。)

  4、過渡語:儘管環境這樣惡劣,鄉情這樣深切,守邊將士又是怎樣做的呢?

  5、出示第三句圖景,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黃沙”、“百戰”、“穿金甲”說明了什麼?“黃沙”形象點出邊塞戰場的特徵,“百戰”極言戰事之頻繁, “穿金甲”是說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時間之長,戰鬥之艱苦。短短七個字,高度概括了邊地之荒涼、條件之惡劣、時間之漫長、戰爭之頻繁艱難。短短七個字,我們可以看出環境的險惡,戰爭的頻繁,以及將士們不畏艱險、英勇戰鬥的英雄形象。品讀第三句,讀出低深、憂抑的語氣。

  6、金甲儘管磨穿,將士們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消磨,而是在連年戰爭和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將士們豪壯的誓言。齊讀末句,讀出激昂、堅定的語氣。

  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是——

  為了讓我們的子孫不再遭受戰爭傷痛,我們發誓——

  為了祖國的威嚴,我們發誓——

  五、體會意境,品悟詩情

  1、出示全景圖,讓學生看圖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2、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一起回到唐朝的西北邊陲,再一次將所想到的、見到的、聽到的,留在心中。

  音樂起,老師誦讀古詩。記住了嗎?

  3、背誦古詩。齊背,指名背誦。

  4、同學們,讓我們牢記戍邊的將士,學習他們奮勇殺敵、許身報國、建功立業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吧。讓我們隨著《精忠報國》的音樂,再次大聲地朗讀這首古詩吧!

  拓展閱讀。

  收集王昌齡《從軍行》的幾它幾首小詩,然後讀一讀,背一背。

  《從軍行》王昌齡賞析 篇1

  教學目標

  瞭解邊塞詩歌的特點 。

  品味詩人筆下的思鄉之情與誓死殺敵的精神

  鑑賞同類詩歌,進一步瞭解詩人邊塞詩的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

  理解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的藝術技巧。

  品味詩人筆下的思鄉之情與誓死殺敵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解題

  《從軍行》是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舊題。內容敘述軍旅戰爭之事。本詩體現了出征將士報國禦敵,以身許國的壯志。

  二、總體感知

  邊塞詩歌的代表人物和風格 盛極一時的邊塞詩是構成盛唐之音的一個基本內容,它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是前無古人的。在盛唐邊塞詩人中,高適、岑參向來並稱齊名。

  三、王昌齡背景介紹

  詳見《學海導航》 王昌齡邊塞詩的代表作是《出塞》和《從軍行》。《出塞》共有兩首(均從《全唐詩》)。其一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四、詞語點撥

  1.青海: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寧市西。古名鮮水或仙海,北魏時始名青海。唐朝和吐蕃經常在這一帶發生戰爭。暗雪山:使雪山晦暗無光。雪山: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連山。

  2.玉門關:今甘肅省敦煌縣西。漢時是邊境的一個重要關隘。唐時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勢力範圍。

  3.樓蘭:漢西域國名(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南)。漢武帝時,遣使通大宛,樓蘭阻擋道路,攻擊漢使。昭帝元鳳四年(前七七),大將軍霍光派平樂監傅介子前往樓蘭,用計斬其王。唐時已無樓蘭之稱。這裡借用此典,意指消滅侵擾唐朝邊境的外敵。還:歸,回家。

  五、總體感知

  詩開始兩句,次第展現出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的上空,長雲瀰漫;濃厚的雲層,使湖北面綿延千里的祁連雪山也顯得隱隱約約;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裡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塞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著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裡。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短短七個字,我們可以看出環境的險惡,戰爭的頻繁,以及將士們不畏艱險、英勇戰鬥的英雄形象。“百戰”極言戰事之多;“黃沙”二字,極力突出西北戰場的特徵,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的艱苦激烈和將士們所做出的犧牲。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們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消磨,而是在連年戰爭和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這些將士們豪壯的誓言。 這首詩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轉折有致,對照鮮明,抒寫出了戍邊將士的豪情鬥志。整首詩的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體現出王昌齡絕句的突出優點,也是盛唐邊塞詩中的優秀篇章。全詩前兩句是鋪墊,是烘托,是渲染;後兩句是抒情,是顯志,是歌贊。景中寄情,以實代虛;情中有物,以實化虛。整首詩不僅格調高昂豪邁,蘊含深邃,而且用語也十分洗煉、精道。

  六、重難點分析

  1.詩中“黃沙百戰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請作具體分析。 答:“黃沙”形象點出邊塞戰場的特徵,“百戰”極言戰事之頻繁,“穿金甲”是說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時間之長,戰鬥之艱苦。短短七個字,高度概括了邊地之荒涼、條件之惡劣、時間之漫長、戰爭之頻繁艱難。

  2.一、二句寫景對錶現戍邊將士有什麼作用? 答:透過境界壯闊、環境惡劣的景物描寫,襯托戍邊將士不畏艱難,守衛邊疆的豪情壯志。

  七、比較鑑賞

  比較分析本詩與《從軍行》(其四)(青海長雲暗雪山)在抒情上各有有什麼特色?在環境與心理描寫上又有什麼不同? 提示:抒情(“其一”曲筆抒情,虛寫徵人家鄉的妻子的無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發戍邊將士為國殺敵、視死如歸的豪情壯志 環境與心理描寫(“其一”側重環境的淒涼孤獨,透過寫羌笛的聲音,從聽覺上抒寫思鄉之情,心理描寫採用虛寫方式,以想象寫情;“其四”側重寫邊塞環境條件的艱苦,心理描寫上採用實寫方式,直接寫戍邊將士為國盡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八、課堂小結

  九、佈置作業

  背 誦 全 詩

  《從軍行》王昌齡賞析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在理解古詩詞句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默寫《塞下曲》。

  【重點難點】

  重點: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的感情。

  難點:想像詩句所描繪的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匯入課題,簡介作者

  1、背誦學過的古詩,漫談學習古詩的方法。

  2、揭示課題,板書:《從軍行》《塞下曲》

  3、簡介作者。

  二、初讀古詩,引入意境

  1、教師範讀,激發熱情。

  2、自讀,掃清障礙:

  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字典讀準字音。

  反覆讀,讀正確,讀熟,為理解古詩掃清障礙。

  同桌互讀,互相正音。

  3、指名讀,注意讀出停頓。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1、找出重點字詞,結合課後註釋理解或請教老師、同學。

  2、藉助插圖,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對兩首古詩的理解。

  3、交流對詩歌大意的理解,教師相機指導

  四、認認寫寫,正確識字

  1、交流記住生字的好辦法,準確建立字音與字形的聯絡。

  2、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導書寫。

  五、佈置作業:熟讀古詩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指名讀古詩,理解個別字詞的意思。

  2、分別說說兩首古詩所描寫的內容。

  二、細讀古詩,感悟意境

  (一)學習《從軍行》

  1、出示課文掛圖,教師感情朗讀。

  2、出示問題,引導讀、悟: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從中你有什麼感受?

  (2)詩的後兩句表現了戍邊將士的什麼精神?

  3、指名讀,體會詩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齡,你該怎樣讀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

  4、指導背誦。

  (二)學習《塞下曲》

  1、指名讀,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夜、平明)

  2、自讀思考:

  (1)結合插圖,說說在“夜”裡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2)結合詩句想象:“平明”來到現場,將士們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心裡產生了什麼樣的感想?

  3、彙報交流,師相機把學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4、誦讀古詩,體會邊塞將軍勇敢機智、武藝高強、具有神力的威武形象。

  三、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默寫《塞下曲》。

  2、收集讚美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的.古詩,讀一讀,背一背。

  《從軍行》王昌齡賞析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教導學生識字和寫字,理解古詩的大意。 有感情朗讀並背誦古詩。 瞭解古代資訊傳播的方式。

  ★過程與方法

  透過書下注釋、查詢工具書自學詩的大意; 抓住重點詞語勾勒典型環境和人物形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孤寂、悲苦的情感。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勾勒典型環境和人物形象。

  ★感受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孤寂、悲苦的情感。

  教學流程

  1、溫故知新——入詩文

  出示詩,這首詩學過嗎?老師想找一位喜歡這首詩的孩子讀一讀,《其四》《其五》談談感受引出邊塞詩。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王昌齡的古詩《從軍行》,板書課題。簡介作者王昌齡。

  2、字字落實——解詩意

  讓學生大聲讀詩,學習一個“閨”字。能字字落實的清晰流暢的讀出古詩。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藉助書下注釋和參考書大體瞭解把握詩意,著重體會詩人的情感。注意在老師的引領下反覆讀。

  3、津津有味——悟詩眼

  詩言情,那麼這首詩中彌散著一種情感?“無那金閨萬里愁“進而透過孩子們的回答引出本文的詩眼“愁”。從哪裡看出作者的“愁”?這個問題希望學生透過讀詩抓住重點詞來解訣。

  通過出示“烽火城”的圖片,讓學生直觀的理解古代傳遞資訊的方式。獨坐黃昏詩人暮色思鄉,淡淡哀愁以及悲秋情節。

  羌笛:介紹

  對於關山月這個意象,聽一聽古箏曲,談談別離鄉情。

  出示音訊

  4、歷歷在目——繪詩境

  師:你無奈的是什麼?你萬里愁的是什麼?

  師:作為一名遠在戰場的戰士,此時此刻你想對家鄉的親人說些什麼?------ (板書 懷鄉思親)

  作為一名戰士,你想對這無休止的戰爭說些什麼?------ 同學們,你想對這位戰士說些什麼?------

  小結

  同學們,王昌齡是位偉大的詩人。在他筆下,一位淒涼哀傷的邊疆戰士形象躍然紙上。詩言情,詩更言志。短短28個字,精煉而富有深意。不愧是“七絕聖手”。我們又一次領略了古詩,這種中國古典經典的文化。又一次領略的、了古詩的魅力。

  同學們我們在詩人的引領下看見了一位邊疆戰士眼中的畫面,這些情境可謂是滿眼哀愁,由景入情,體會戰士那種對家鄉的思念。讓我們一起想象著畫面,聽著這首關山月,齊讀古詩。

  配樂朗誦。

  《從軍行》王昌齡賞析 篇4

  教學目標:理解本詩的技巧和特點以及勇於報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賞析詩眼和意象及技巧。

  教學難點:以少勝多的構思。

  教學設想:抓住關鍵詞,分析意象,把握詩的主旨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作者簡介

  楊炯:(650-693?),華陰人,排行七。顯慶四年(659)舉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館,上元三年(676)補校書郎,天授元年(690)與宋之問同直習藝館。後為婺州盈川令,世稱楊盈川。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擅長五律,語言精麗嚴整,風格警勁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詩》存詩一卷。

  二.詩的背景

  《舊唐書·高宗紀》載: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慶陽一帶,裴行儉奉命出征。楊炯此詩當作於此時。

  三.註釋

  ①從軍行: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

  ② “烽火”句:化用《漢書?匈奴傳》“烽火通於甘泉、長安數月”語意。西京,指長安。

  ③牙璋:調兵的符信,分兩塊,合處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別掌握在朝廷與和主將手中,調兵時以此為憑。鳳闕:指長安宮闕。《史記?封禪書》:“(建章宮)其東二十餘丈。”

  ④龍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敵方要地。

  ⑤凋:此處意為“使脫色”。旗畫:軍旗上的彩畫。

  ⑥百夫長:指下級軍官。

  四.賞析全詩:

  ㈠全詩寫了哪幾個場面?分別用兩個字概括。

  來犯,出征,圍城,苦戰。(最後抒懷)

  ㈡首聯:

  1.分析“烽火”這一意象。

  古代邊塞要地設有烽火臺。邊境一有軍事警報,就透過烽火臺傳遞訊號,白天燒狼糞,青煙直上;晚上點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煙或烽火,便知軍情緊急。透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

  2.賞析關鍵詞“照”的表達作用。

  一個“照”字運用了誇張的手法,寫出了烽火之猛烈,戰勢之危急,渲染了緊張氣氛。

  3.賞析關鍵詞“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願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一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4.發端警竦

  ㈢頸聯:

  1.第三句“牙璋辭鳳闕”,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調兵的符信,分凹凸兩塊,分別掌握在皇帝和主將手中。“鳳闕”是皇宮的代稱。這裡,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為什麼用典雅、莊重的詞語?

  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莊嚴。

  2.第四句“鐵騎繞龍城”,“鐵騎”與“龍城”相對烘托了怎樣的氛圍?

  “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鬥的戰爭氣氛。

  3.賞析“繞”字。

  一個“繞”字,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勢和冒死赴敵的勇氣。

  4.“牙璋”才“辭鳳闕”,“鐵騎”已“繞龍城”,詞采壯麗,對偶精整,而一氣直貫,將反侵略的軍事行動寫得迅猛凌歷,聲勢逼人。

  ㈣頷聯:

  1.作者是怎樣做到“言少意多”的藝術效果的?

  第三聯描寫了兩軍交鋒的戰鬥場面。漫天大雪,紛紛飄下,軍旗上畫著的青龍白虎之類的圖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風呼嘯,戰鼓雷鳴,各種聲響混雜在一起,迴盪在邊地沙場之上。這裡寫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聽到的風和鼓角的聲音,但我從這裡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來將擋、人仰馬翻、刀光閃爍、箭簇紛飛、戰馬嘶鳴、殺聲震地的壯烈戰鬥聲面。那麼大的一個激戰聲面,只用了十個字,就非常生動地勾畫出來,的確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藝術效果。

  2.體會詩人描寫戰爭的手法?

  繪聲繪色,以戰地風雪烘托戰鬥之激烈。

  ㈤尾聯:

  頷聯反跌尾聯:儘管風雪苦寒,戰鬥激烈,仍然“寧為百夫長”,為保衛祖國效力。首尾呼應,完美地表現了“從軍”的主題。

  五.總結: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裡,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於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一概略去不寫其次,詩採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展前進。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鬥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一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餘地。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一種一氣直下、一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傑很不滿當時纖麗綺靡的詩風,他們曾在詩歌的內容和形式上作過頗有成效的開拓和創新,楊炯此詩的風格就很雄渾剛健,慷慨激昂。

  這首詩情調慷慨激昂,可以說是盛唐邊塞詩的先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