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其五王昌齡

《從軍行》其五王昌齡

  從軍行其五描寫奔赴前線的戍邊將士聽到前方戰士首戰告捷的訊息時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軍強大的戰鬥力。下面是關於《從軍行》其五王昌齡的內容,歡迎閱讀!

  從軍行 其五

  作者: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

  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0-756),漢族。字少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約生於武則天聖曆元年(690年),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王昌齡的籍貫,有太原、京兆兩說。《舊唐書》本傳雲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閒居》之作。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遊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於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為京城人。《河嶽英靈集》為唐人殷番所編著的'唐人詩集,載王昌齡為太原人,《唐才子傳》也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

  翻譯

  塞北沙漠中大風狂起,塵土飛揚,天色為之昏暗,前線軍情十分緊急,接到戰報後迅速出擊。先頭戰士已經於昨天夜間在洮河的北岸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事,剛剛聽說與敵人交火,現在就傳來了已獲得大捷的訊息。

  【鑑賞】

  少伯(王昌齡字少伯)為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所作的七絕邊塞詩,氣格高古,雄渾勁健,昂揚著積極向上的奮鬥精神,詩中既有對大漠邊塞風光及殘酷環境的描寫,也有對邊疆戰士捨生忘死保衛家國的歌頌,更有對戰士們思念家鄉親人的內心世界的深入發掘,其《出塞》一詩被推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詩人更是被人們授予“詩家夫子”、“七絕聖手”的美譽。

  《從軍行》為七首七言絕句組詩,此為其中第五首。“從軍行”,乃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舊題。“大漠風塵日色昏”,起句直言大漠風沙彌漫,連天蔽日,光線昏暗。“紅旗半卷出轅門”,“轅門”,“轅”本為車前駕牲口的兩根直木,因古代行軍安營時用車環衛,出入口將兩車的車轅相向豎起,以此為門,故謂之“轅門”。此句用半卷的紅旗從轅門出發,代指x隊出征。“洮河”,即洮水,發源於甘肅省臨潭縣西北的北傾山,屬於黃河上游支流。“吐谷渾(音土欲魂)”,原指晉時鮮卑族慕容氏後裔,此詩中泛指敵人。三四句並不接著寫正在出發的x隊,而是筆鋒一轉,寫在此之前夜戰洮河的x隊,已經將敵方打敗,捷報於此時傳來。本來是一幕充滿著緊張氣氛的行軍增援的圖景,此時前方捷報突至,緊張的氣氛一下子化為勝利的喜悅之情,節奏亦大落大起,明淨爽利。

  對於這首詩的創作意圖,向來有不同意見。一種觀點是言戰功事,有獻凱之意,如明代唐汝詢《唐詩解》謂:“江寧《從軍》諸首,大都戍卒旅情,獨此有獻凱意。亦樂府所不可少。”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亦謂:“戰捷凱歌之詞。末即殲厥巨魁之意。謂大寇既擒,餘不足論矣。橫溢之氣,壯烈之志,合併而出。”其解詩重點皆在“已報生擒吐谷渾”。第二種觀點恰恰相反,認為這首詩表面上是獻凱,實際上是譏刺主將昏庸。清人潘德輿雲:“曩只愛其雄偉,不知其用意深至,殊不易測。蓋譏主將於日昏之時,始出轅門,而前軍已夜戰而擒大敵也,較中唐人‘死是徵人死,功是將軍功’二語,渾成多矣。粗中人閱之,直以為雄快之凱歌而已者,未嘗於‘日昏’、‘夜戰’、‘半卷’、‘生擒’等字,痛下兩眼看也。”(《養一齋詩話》)注意到了全詩遣詞用語的另一層可能性,亦可備一說。

  一詩兩解甚至多解的情況,雖然帶給詩歌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是也增加了其文學魅力,給了讀者更廣闊的思考空間和啟發。如杜少陵《贈花卿》詩云:“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詩面上是極力稱讚花卿府中樂曲的動聽高妙,而明楊慎《升庵詩話》解之曰:“花卿在晉頗僭用天子禮樂,子美作此譏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詩人之旨。”清沈潛德亦曰:“詩貴牽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竊,則想新曲於天上。”是個中意味,自有領會,《從軍行》即此類也。作詩者未必有此深意,然解詩者卻不可不多做推敲,能合於情理者,可擇善而從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