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行王昌齡唐詩及註釋

放歌行王昌齡唐詩及註釋

  【作品介紹】

  《放歌行》的作者是王昌齡,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40卷第9首。

  【原文】

  放歌行

  作者:唐·王昌齡

  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

  清樂動千門,皇風被九州。

  慶雲從東來,泱漭抱日流。

  昇平貴論道,文墨將何求。

  有詔徵草澤,微誠將獻謀。

  冠冕如星羅,拜揖曹與周。

  望塵非吾事,入賦且遲留。

  幸蒙國士識,因脫負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營數鬥祿,奉養每豐羞。

  若得金膏遂,飛雲亦可儔。

  【註釋】

  1、放歌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瑟調曲》。

  2、渡:全詩校:“一作望。”洛陽津:指唐東都洛陽城中洛水上的`渡口。

  3、十二樓:這裡喻指長安宮闕。

  4、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5、月朔:農曆每月初一。這裡指正月初一。《後漢書·禮儀志》:“每歲首正月,為大朝受賀。……百官賀正月”。唐承漢儀,正月朔有大朝會。

  6、清樂:即清商樂。唐貞觀中用十部樂,清樂亦在其中。參見《樂府詩集》卷四四。

  7、皇風:謂天子之德澤教化。被:加,及。

  8、來:全詩校:“一作出。”

  9、泱漭:廣大無邊的樣子。

  10、昇平:太平。《漢書·梅福傳》:“民有三年之儲曰昇平。”論道;謂謀慮治國之政令(參見《周禮·考工記·總目》注)。

  11、文墨:指官府文書判狀的寫作。《漢書·刑法志》:“專任刑罰,躬操文墨。”《北史·王世充傳》:“(世充)善敷奏,明習法律,而舞弄文墨,高下在心。”

  12、徵:徵召,徵聘。草澤:指草野之士、隱士。

  13、將獻謀:全詩校:“一作獻謀猷。”

  14、冠冕:代指官員。星羅:群星羅布。

  15、曹與周:本指漢代7}相曹參與大將軍周勃,這裡喻指當朝的文武重臣。

  16、望塵:指趨炎附勢迎候權貴。用潘岳“餡事賈謐,每候其出,輒望塵而拜”事(參見《晉書·潘岳傳》)。

  17、入賦:即獻賦。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因獻《子虛賦》、《上林賦》而被武帝賞識重用。遲留:遲疑。

  18、國士:指一國之中才能出眾的人物。

  19、負薪裘:劉向《新序·節士》載:“晏子之晉,見披裘負芻息於途者,以為君子也”,遂解左驂以贖之,載而與歸,以為上客。

  20、梁甫:指樂府古題《梁甫吟》。

  21、營:謀求。

  22、奉養:侍奉,贍養。每:《樂府詩集》作“母”。豐羞:指食物豐足精美。

  23、若:全詩校:“一作願。”金膏:仙藥(見《穆天子傳》卷一)。

  24、儔:伴侶。全詩校:“一作求。”句謂成仙登天,與飛雲為伴。

  【作者介紹】

  王昌齡(698—約757)唐代詩人。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公元727年(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中博學宏詞,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約在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秋,獲罪被謫嶺南。三年後北歸。公元748年(天寶七年)謫遷潭陽郡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在當時曾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擅長七絕,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存詩一百七十餘首,多為當時邊塞軍旅生活題材,描繪邊塞風光,激勵士氣,氣勢雄渾,格調高昂,手法細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