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安樂居》中的文化意蘊

汪曾祺《安樂居》中的文化意蘊

  汪曾祺《安樂居》主要寫的是什麼?《安樂居》中的文化意蘊是什麼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安樂居是一家小飯館,挨著安樂林。”這句話中存在著兩個空間地點,一個是安樂居,一個是安樂林。空間感知中包括三種感覺,視覺,聽覺,觸覺。很顯然這句話中體現的是視覺,看到的東西。這兩個空間又有著對立的關係,小飯館是封閉起來的空間。可看作是內部的空間,它可以是一個幽閉之所,而安樂林是一片小林子,是敞開的,開放的。可以看作一種外部的空間,象徵自由,它們作為空間都是靜態空間,是一個行動的地點,之後事件就在這空間內發生。這兩個空間是挨著的,是相鄰的。那麼,是誰在看呢,應該是一種視覺行為。敘述人處於回顧中的“看”,一開始就進入回憶,而且在回顧中首先想到的是整體的空間結構,表現出了整體性,安樂林似乎與安樂居合成為一個整體。安樂居是一家小飯館,那麼小飯館為何會挨著一片樹林呢,可見這個小飯館並不挨著市中心,不處在繁華地帶,而可能在郊區,比較偏僻的地方,在這偏僻的地方有小飯館,帶有悠閒之意,小林子本身就帶有遠離城市的喧囂、嘈雜,而在這裡能夠體會到些許寧靜、舒心的感覺,似乎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也過著世外桃源、閒雲野鶴般的生活。

  這種回憶是過去一個視覺行為。但是作為一個行為,卻又置於回憶的現在,將主要的空間地點放在首句提出,那麼之後的回憶中的前後連置的故事或者成分就可以進入,可以直接言說,回憶本來應是時間與空間的結合點,但在首句中並沒有提到時間,時間屬於缺失狀態,空間的提出表明了之後的事件發生的地點,並且與題目有所照應,開頭點題。用安樂居來命名,似乎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作者採用的是講述的方式,在第一句中,採用的是非藝術的講述,而不是顯示,安樂的意思應是舒心,悠閒,舒適的意思,可以形容生活狀態,也可形容人的心情、心境,在這裡連續重複了兩個安樂,加強了這種世外桃源的效果,使讀者受到很強的衝擊效果。安樂居是一家小飯館,這又與消費文化聯絡起來,之後具體寫到了這些消費符碼。這與現在,後現代或物質時代,所有一切都商品化,有很強烈的對比,日常生活的意義已在於其消費性和個體慾望的滿足性,在現代社會,對商品物質方面的需求,已不是人們消費的目的和動機了。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社會價值判斷的標準從實體轉為符號,而人們也開始了符號性的消費,於此相比,反襯出了安樂居的閒適、恬淡的生活,人們沒有追求太多精神上的消費,沒有涉及複雜的社會人生。

  “當中種了兩棵丁香花,一顆白丁香,一棵紫丁香,這就是僅有的觀察植物了。”丁香,花色淡雅、芳香,與楊樹搭配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帶有鄉土感、風俗畫的感覺,有樹有花顏色豐富,也算是個小公園了。這句的寫法與魯迅的《秋夜》第一句很相似,“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魯迅表達出來的較多的是憂鬱的寂寞的感情,而本文作者表達出的更多的是一種悠遊閒適的生活,生活的樂趣融入其中,而且在這裡也用到了顏色的修飾,增強了色彩感。後面寫的是人物行為活動,他們在安樂林中掛鳥,來這裡聊天,這麼小的一個林子成了他們悠閒談天的地方,突出了這裡的意境美,從植物到動物,這段描寫的是自然中的事物,更加顯示出了世外桃源的感覺,這塊地方不需要太大,人們很容易滿足,現在隨著物質商品化,經濟市場化,像這樣一塊寶地已不再存在了,作者在寫的時候,可能也含著淡淡的憂鬱,文章要寫的是安樂居,但在開頭描寫的`是安樂林,在文章開始前插入一段風景描寫,作為背景來闡釋,給全文也奠定了一個悠閒自在的抒情基調。

  敘述者是喜愛安樂林的,而這樣一個小林子,卻有那麼大的名聲。引導著周圍的環境,可見它確實有一定的歷史,有一定的地位。並且在人們心目中也是很重要的。也許這一片簡單的小林子並不僅僅是一個符號,一個環境或一個場所。它更多的是帶有象徵符碼的意義,象徵著人們精神的家園,精神的棲息地。而林子的小與名聲的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它小,但是人們卻是離不開它。

  “安樂居已經沒有了。房子翻蓋過了。現在那兒是一個什麼貿易中心。”敘述者的回憶已經結束,回到了當下,充滿無限的感傷。其實在文字後半部分那三個闖入者的到來就已經預示著商品文化的侵入,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衝突碰撞。“房子翻蓋過了。”這表示著對傳統文化傳統氣息的一種解構,傳統文明面臨著解體。貿易中心代表著商品的物質文化,後現代終於取代了傳統,商品文化佔據了一切,人們悠然閒適的棲身之地沒有了,這也意味著過去那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也結束了,這是何等的淒涼悲痛,敘述者卻透過平淡的筆調將其平靜的描述出來,更加劇了悲涼之感,安樂居已經沒有了,而安樂林卻沒有提到。那麼安樂林會發生變化嗎,這裡是一個缺失,讓人們去想象、猜測,也是留給我們一片淨土,讓我們去思考對精神家園的安置。在第一段提到安樂居出現,在最後一段安樂居消失,首尾呼應。再看題目安樂居,隱含著對消失自身的思考,安樂居或許只是一個嚮往,一個精神家園,使心靈得到安寧、和諧,而如今安樂居不在了,喧囂的一切都充斥著生活,現在生活或許滿足了,物質生活提高了,但心靈再難回到悠然的生活中去,也許這就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吧。安樂居不只是真實的安樂居,同時也是每個人心靈的安樂居,精神的棲息地。

  拓展:

  汪曾祺簡介

  汪曾祺(1920——1997)當代著名作家,江蘇高郵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散文,戲劇方面也有建樹。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博學多識,情趣廣泛,中國傳統文化修養深厚。他愛好書畫,樂談醫道,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

  小說多寫童年、故鄉,寫記憶裡的人和事,在渾樸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現和諧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脫離外界的喧譁和干擾,精心營構自己的藝術世界。自覺吸收傳統文化,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顯示出沈從文的師承。在小說散文化方面,開風氣之先。 小說代表作有《邂逅集》《受戒》《大淖記事》等

  散文平淡質樸,不事雕琢,緣於他心地的淡泊和對人情世物的達觀與超脫,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他把自己的散文定位於寫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適應了中國讀者文化心態和期待視野的調整,作品不注重觀念的灌輸,但發人深思。這在於他對“凡人小事”的審視,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見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散文代表作有《蒲橋集》等。

  早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幹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輯。

  1920年03月05日生於江南水鄉高郵。

  小時候受過正規的傳統教育。

  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

  1940年開始寫小說,受到當時為中文系教授的沈從文的指導。

  1943年畢業後在昆明、上海執教於中學,出版了小說集《邂逅集》。

  1948年到北平,任職歷史博物館,不久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四野南下工作團,行至武漢被留下接管文教單位

  1950年調回北京,在文藝團體、文藝刊物工作。

  1956年發表京劇劇本《范進中舉》。

  1958年被劃成右派,下放張家口的農業研究所。

  1962年調北京市京劇團任編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