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愛國思想

文天祥的愛國思想

  文天祥是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作品體現出鮮明的愛國思想,備受人們的推崇。大家瞭解南宋政治家文天祥的愛國思想嗎?

  文天祥的愛國思想

  文天祥,是我國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的詩歌真實的記錄了他元朝軍隊的戰鬥歷程,鮮明地體現了他的愛國思想。因此,我們要分析他的愛國思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研究探討他詩歌裡愛國思想的內容以及實質。

  一、文天祥愛國思想的意義

  在中國的古代,國家的政權是由封建地主階級建立的,封建地主的政權就是國家,而政權的實際掌控者皇帝則被看成了國家的代表,國家、政權以及皇帝三者往往就混在了一起,因此,那時候的愛國思想就和忠君思想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忠於君王也就等於是愛國,這種現象在文天祥的詩歌裡得到了比較明顯的體現。如他在獄中所作的《正氣歌》就有這樣的認識,天地之間有正氣,這種正氣體現在人的身上就是我們常說的浩然之氣,一個人只要具備了這種浩然正氣,在面對危險和困難的時候就能無所畏懼,具有充滿戰勝一切的狂熱心態,在文天祥的身上我們總能看到這種浩然正氣,一個人如果擁有這種氣概,那麼這個人一定具有一顆正直、勇敢、愛國的內心,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也常常能夠感受到他的這種精神與氣概。而這種“浩然正氣”,一般我們認為指的是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氣節,文天祥則認為這種正氣就是忠於君王、忠於政權的精神支柱,可見,在反抗元朝侵略的過程中,他心中的愛國和忠君是不可分割的,甚至在他看來,忠君還是第一位的,他有著為君王付出一切、捨生取義的精神,正如他在《忠孝提綱序》中所講的那樣“君子之於天下,固不必食君之祿而後忠”,意思就是作為一個君子,不必說要受到君王的恩惠才為君王盡忠,要無條件的忠於君王。究其原因,這也是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所致,在當代的社會,我們仍然可以從一些名句和文化中證實君王在古代人民心中的地位,例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是講君王擁有著一切,你能所擁有的都是君王給你的。還有我們現在很多農村祭祀的時候,堂屋裡牆上都會有五個大字“天地君親師”,從這個排位來看,君王僅次於天地,還在父母親之上,由此可見,文天祥的忠君思想也是那個時候人們愛國思想的集中體現。

  二、文天祥愛國思想的來源

  在對文天祥詩歌進行探討分析的過程中,我們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究竟是什麼支撐著他矢志不渝、奮不顧身的抗元?有人會說是民族的大義,但事實未必如此。他在《過淮河宿闞石有感》中這樣說道:“我為綱常謀,有身不得顧”。這裡的綱常就是我們所說的三綱五常了,他極力維護的也就是這個。在三綱五常中,“君為臣綱”是排第一位的,作為三綱之首,在其心中所佔的位置就可見一斑。因此,在南宋敗亡之際,君主受辱,作為臣子的文天祥怎能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當然,文天祥在對君主的忠心上,也不存在對某一位君主特別的死忠、愚忠,他要維護的還是封建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對於誰當這個君主,又有了涉及民族主義的思想鬥爭。同一民族的鬥爭,屬於內部事務矛盾,他的忠君思想就會有了另外的表現方式,可能就會為他認為的是“正統” 、“天命”的某一個君主或某一姓君主而與其他所謂的“反叛”者鬥爭,在這一點上,文天祥也帶有濃厚的統治階層特點。他在考進士的時候寫的《御試策》中就激勵的抨擊農民起義,在起兵勤王時依靠的還是官僚的地主武裝,對於廣大農民自發組織的武裝力量,不僅沒有團結利用,反而還殘酷的進行鎮壓,使得親者痛仇者快,嚴重的影響了本民族團結對敵的鬥爭,這也是文天祥忠君愛國的侷限性。所以,文天祥抗爭元朝侵略的根本原因不是民族的大義,即使在民族危難的關頭,他在心裡放第一位的還是統治階層的利益和特權,也就是君王的權威和榮辱。

  三、結語

  用歷史發展和辯證的角度來看,我們所知的偉大人物,都守著時代和階級的制約,文天祥也不例外。因此,我們也不能因為他的愛國思想上帶有濃厚的封建階級色彩而去全盤否定他對歷史的推動和對後世產生的積極影響。雖然他在抗元的鬥爭中失敗了,但從他帶給當時人民的精神鼓舞,帶給我們後世人民的精神氣節,傳承中華民族的英勇不屈方面來看,他無疑是獲得成功的。特別是他被元朝俘虜以後,四年的牢獄生活中,元朝統治者想盡了一切辦法,但不管是肉體和心靈的折磨,還是高官厚祿的誘惑,不管是君臣之義,還是妻女之情,都沒有動搖他那一顆愛國的的心,贏得了廣大人民的愛戴甚至是敵人的尊重。他用自己反抗侵略的切身實踐,為後世的我們樹立了一個忠君愛國、民族英雄的光輝榜樣,他留下來的詩歌,也是我們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

  拓展閱讀:文天祥生平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期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19歲時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中選吉州貢士。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后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

  二十歲考取進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德祐元年(1275年)聞元兵東下,在贛州組織義軍,入衛臨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軍議和,被扣留。後於鎮江脫險,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堅持抗元。1278年被俘,後來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在監獄關了三年。元軍屢次勸他投降,都被他堅決拒絕了。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義,時年四十七。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終失敗。1276年奉詔入福州,任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往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籌餉以繼續抗元戰爭。秋,元軍攻入福建,端宗被擁逃海上,在廣東一帶乘船漂泊。1279年被俘,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