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詩詞的美學特徵

溫庭筠詩詞的美學特徵

  引導語:晚唐五代諸家詞中,溫庭筠之詞以標舉名物、濃綺豔麗和耐人尋味著稱,對其他花間詞人影響甚深,今天我們來看看,溫庭筠的詩詞中的美學特徵。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在溫庭筠現存的七十首詞中,《菩薩蠻》十四首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果要在這十四首中選擇一首來品讀,毫無疑問,這一首是最合適不過的,不僅因為《花間詞集》以這一首開篇,更因為其集中體現了溫庭筠的文學藝術水平和諸多美學風采。

  美學特徵

  讀完這首詞,呈現在讀者腦海裡的第一印象就是眾多華美的物事,比如“小山”、“香腮”、“蛾眉”、“繡羅襦”、“金鷓鴣”等,而遍觀溫詞,比如《菩薩蠻》其他作品,“水精簾”、“鴛鴦錦”、“雙鸂鶒”等相似物象並不鮮見。這就彷彿將讀者引入了一個金碧燦爛的所在,讀者可以感受到周圍散發的色彩是如此光豔照人,至於這個居室作何用處,初讀之下,卻感覺詞人沒有透露任何資訊,字裡行間也未融雜半點感情,只是從一個上帝的`視角,非常冷靜地描寫客觀存在,給人營造一種極美的感官體驗,但留下的空白,只能依靠讀者去想象和填充。

  可以看出,溫飛卿填詞擅長標舉名物,羅列麗珍,“逐弦管之音,為側豔之詞”。王國維先生在其《人間詞話》中對溫飛卿的詞評價說:“‘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正是對溫飛卿描摹物件和藝術特徵的高度概括。富麗穠豔的環境刻畫,精巧細膩,含而不露,充滿想象力和畫質感,讀來令人口齒生香,眼光發亮,神采飛揚。

  推究原委,一方面,這是晚唐文學發展的必然結果,國家日趨衰敗,已是夕陽晚景,文人抱才而困,整日耽於享樂,盛唐渾厚氣象不再,辭藻綺麗之風盛行。另外,也與溫飛卿落魄的人生經歷、不羈的狂放個性和豐富的藝術氣質等原因有關。飛卿一生仕途多舛,又長期羈旅南方,流落於煙柳絃歌之所,加之其對感情敏銳的覺察力以及達人的才思,很容易受到頹廢生活潛移默化的影響,自然就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審美風格。

  溫飛卿之詞還有一個藝術特點,就是善於將具象抽象化,或者製造歧義,故意拉開作品與讀者的距離,讓人不明所指,產生一種模糊的美感。如詞中“小山”二字,一個符號,讀者見之立刻與現實生活中的青山聯絡起來,可是小小閨閣之中,如何容得下一座小山呢?北宋詞人王觀有一句詞:“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古代女子畫眉常作小山之狀,以此為證,那麼這裡所指就是女子黛眉的意思嗎?並非如此,因為後面一句“懶起畫娥眉”很明顯就是在說描眉之事,詞中斷然不會出現隔句重複敘述同一事物的道理,這違背了小詞講究精練的原則。

  葉嘉瑩老師在《唐宋詞十七講》裡曾列舉過這個“小山”所指的可能性,有“山眉”、“山枕”和“山屏”等三種說法,並且進行了仔細的論證,認為此指“山屏”比較恰當,可聯絡起後句“鬢雲欲度香腮雪”來看,私以為仍不十分令人信服,因此句和後六句描述的皆是女子的梳妝打扮,如果“小山”所指“山屏”,即此處是對房間的描述,那麼這首詞對房間和女子梳妝的描述就是一對七,可溫飛卿不太可能描寫房間只一句就打住的道理,這顯然有些單薄且不具對稱的美感,要麼是二對六或者四對四,不然就是整首詞都在敘述女子晨妝的全部過程,而從通篇看來,這個可能性恰是最大的,“小山重疊金明滅”其實也是寫女子的妝束,因後一句“鬢雲欲度香腮雪”說的是女子的髮型和雪膚,揣摩“小山”應該是寫頭上的其他部位。再說後面的“新貼”,也有歧義,到底是“熨貼”還是“貼繡”,也令人琢磨不透。

  這種一詞多意、飄渺不定的現象,其實也不用深究其確指,也可以順便理解為多指,此處恰恰體現了詞人語言精練通達,情致婉約韻遙。

  總結

  溫庭筠的詞,色彩穠豔,意象華美,其《菩薩蠻》十四首更是品物高潔,變幻多端,讀者不必糾結作者的具體所指,可從接受美學的角度,挖掘其中存在的質素蘊含的豐富潛能,獲得獨特的審美體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