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中考真題

小石潭記中考真題

  導語:小石潭記歷來是中考的重點篇章,多做中考真題對同學們是很有好處的。

  一、【陝西2013年中考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14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掊足,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蘚環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戰百尺,清深多俢魚。又北曲行紆餘,睨若無窮,然卒入乾渴,其側皆詭石怪傑,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

  (節選自柳宗元《石渠記》)

  【乙】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譚,水光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輟,參差披拂。

  (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註釋】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樹蔭。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1)民橋其上( ) (2)逾石而往有石泓( )

  (2)北墮小譚( ) (4)卷石底以出(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有泉幽幽然 B.其側皆詭石怪木

  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許寡人

  C.然卒入於渴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其長可十許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風搖其巔,韻動崖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段文字所描寫的水,各有什麼特點?請簡要概括。(4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3年·江蘇省蘇州市】(12分)

  閱讀《小石潭記》中的兩段文字,完成1~4題。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1.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 )(2分)

  A.潭中魚可百許頭 B. 全石以為底

  遂許先帝以驅馳 自以為不如

  C.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 皆若空遊無所依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貌若甚戚者

  2.下面哪一個句子中的加點詞不屬於詞類活用現象?( )(2分)

  A.日光下徹 B.腰白玉之環

  C.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D.尉果笞廣

  3.閱讀第一段,說說“伐竹取道”對錶現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點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節選的語段中,哪些地方能讓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點?請結合有關語句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中考連結(63分)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21分)

  從小丘西行:( )/心樂之:( )/伐竹取道:( )/水尤清冽:( );( )/潭中魚可百許頭:( )/日光下澈:通“徹”,( )/影布石上:( )/佁然不動:( )/俶爾遠逝:( )/往來翕忽:( )/斗折蛇行:鬥( );蛇,( )/其岸勢犬牙差互:( )/四面竹樹環合:( )/悄(qiǎo)愴(chuàng)幽邃:( )/以其境過清:( );( )/不可久居:( )/乃記之而去:( );( )

  2、翻譯下列句子。(14分)

  ①青樹翠蔓,蒙銘搖綴,參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要分析選文第二段景物描寫的特點。(3分)

  答:第二段寫景採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寫作手法。

  4、作者透過寫小石潭人跡罕至,悽清幽靜的環境,意在表現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閱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透過哪些方面的描寫得出小石潭“其境過清”的結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為了發展旅遊事業,當地擬開發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通讀全文後,選用原文中的相關文字填空。(5分)

  ① “伐竹取道”與上文的“_____________”呼應,又為下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埋下伏筆。

  ② 既表現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文中突出表現了“小石潭”的什麼特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在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麼特點來寫的?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選文第一段“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作者在畫面中給我們展示的是什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記》中考試題集錦參考答案

  一、【陝西2013年中考題】參考答案:

  1、(1)搭橋,架橋;(2)越過,經過;(3)落入;(4)彎曲,翻卷。2、C。3、(1)它的長度大約十來步。 (2)山風吹動樹梢,悅耳的聲音響動山谷。(2分)4、甲文:清澈幽深,鳴聲多變。乙文:譚水清冽,水聲悅耳。

  二、【2013年·江蘇省蘇州市】參考答案

  1.D;2.C;3.①表明作者被悅耳水聲吸引,產生一探究竟的願望,突出其內心之“樂”;②表明小石潭無路可通、人跡罕至,側面寫出其環境幽僻的特點。

  4.寫小石潭“全石以為底”,說明水清澈見底;寫魚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遊無所依”等讓人感覺不到水的存在,說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三、中考連結

  1、從小丘西行:向西。/心樂之:感到快樂。/伐竹取道:砍伐。/水尤清冽:格外,非常;寒冷。/潭中魚可百許頭:表示估計數目。/日光下澈:通“徹”,穿過,透過。/影布石上:倒映。/佁然不動:愣住的樣子。/俶爾遠逝:忽然。/往來翕忽:輕快敏捷。/斗折蛇行:鬥,像北斗星一樣;蛇,像蛇爬行一樣。/其岸勢犬牙差互:互相交錯。/四面竹樹環合:環繞合抱。/悄(qiǎo)愴(chuàng)幽邃:寂靜得讓人感到憂傷。/以其境過清:因為;悽清。/不可久居:停留。/乃記之而去:於是;離開。

  2、①青翠的樹木,碧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晃、連結,參差不齊,隨風飄蕩。

  ②潭中大約有一百來條魚,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麼依託似的。

  ③太陽光直照水底,(魚兒的)影子倒映在石頭上。

  ④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遊人互相逗樂。

  ⑤(溪流)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爬行那樣彎曲,一段看得見,一段文看不見。

  ⑥(使人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

  ⑦因為小石潭的環境太悽清了,不能夠長時間停留。

  3、側面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情景交融、(寓情於景)、襯托等

  4、意在表現作者孤寂悲涼的思想感情。

  5、①位置偏僻  ②竹樹藤多,少有人來遊玩  ③作者對環境的感受

  6、小石潭位於小丘西南面120步,這裡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竹樹環抱,環境十分優美,是觀光旅遊、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裡,寫下了千古傳謫的優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

  7、(1)隔篁竹; 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2)壇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8、① 本文是按遊覽的先後順序來寫景抒情的。 ②文中突出地表現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魚活、溪流曲折、環境悽清的特點。

  9、(1)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

  (2)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來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這裡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徵。

  10、游魚清澈的水

  拓展閱讀:小石潭記的寫作特色

  特色

  1.移步換景

  作者在移動變換中帶領我們領略各種不同的景緻,具有極強的動態的畫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講述了發現小潭的經過,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漸在人們面前展開一幅美妙的圖畫。

  2.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寫景物時,無不滲透著自己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充滿了生機,卻無人賞識。而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過於清冷的環境更容易激起作者“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悽清美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地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不滿。

  3.情感濃重複雜

  本文抒情上偏向於濃墨重彩,情感強烈,或撫今追昔,或傷時感懷,或心憂家國,或思親念舊,以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打動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特點

  一、本文寫景,按遊覽觀察的順序,非常自然:循聲而入發現小石潭,環顧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圍環境,觀察了小石潭裡的游魚,遠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後寫離開小石潭的情景。

  二、抓住景物特徵,精細生動地描繪

  寫小石潭,處處從“石”字落筆,又表明了它的小面奇秀。

  從聽覺、視覺和感受等多角度地描繪。“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此文開筆就有聲有感。未見其潭,先聞其聲,遊興被激發了。“水尤清洌”“青樹翠蔓”“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明滅可見”,景物的色彩、光線的明暗變化真切而清麗。

  寫景,動靜交錯。聲,是動態的,石,是靜態的,“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又是動態的,魚兒忽靜忽動,溪水若靜實動,這畫面給人以很深的感知度。

  寫景,情景交融,寓情於景。讀者領受著這畫卷的美又對作者寄予深深的敬意與同情。這就是藝術的感染力。

  三、文筆簡練,前後照應,結構緊湊

  寫潭,處處透出了潭水的清洌,有很高的透明度,寫環境氣氛又處處透出這裡的寂寥、幽邃。前後照應渾然一體。全文不滿200字卻詩情畫意融為一體,所以說這篇記是柳宗元山水遊記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山水遊記中的精品。

  四、側面描寫,烘托景色。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運用側面描寫,“皆若空遊無所依”寫出小石潭水清澈見底、清洌可鑑的特點。

  寫作手法

  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的記述了作者出遊、遊覽、返回的全過程。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點。全文寂寥清幽,形似寫景,實則寫心。文中還運用了移步換景,正側面描寫相結合,動靜結合的手法,生動傳神,窮為盡妙,意境幽深。

  寫作目的

  作者按遊覽順序組織材料,抓住景物特徵,用生動的語言借景抒發了作者謫居荒原之地的孤寂、悽苦憂傷的感情。

  作者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的的特點,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從“斗折蛇行”看出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徵,形象地描繪出了小溪的輪廓與外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