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講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講記

  《心經》一共有六種翻譯,有一種翻譯,是釋迦佛說給舎利弗聽,引證觀世音菩薩有深的般若功夫。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般若波羅蜜多,一起來看看吧!

  目次

  懸談

  甲一、解經題(分二)

  乙一、經題

  乙二、人題

  甲二、釋經文(分二)

  乙一、顯了般若(分二)

  丙一、略標綱要(分四)

  丁一、能觀人

  丁二、所行行

  丁三、觀行境

  丁四、明觀益

  丙二、廣陳實義(分五)

  丁一、拂外疑

  丁二、顯法體(分二)

  戊一、總顯

  戊二、別顯

  丁三、明所離(分四)

  戊一、法相開合門

  戊二、緣起逆順門

  戊三、染淨因果門

  戊四、境智慧所門

  丁四、辨所得(分二)

  戊一、結前起後

  戊二、正明所得(分二)

  己一、明菩薩得涅盤斷果

  己二、明諸佛得菩提智果

  丁五、結嘆勝能

  乙二秘密般若(分二)

  丙一、結前起後

  丙二、正說咒語

  附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科判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二○一一年修訂版)

  —道源長老民國七十一年講於桃園正覺蓮社—

  施旺坤敬記

  懸談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佛教梵文經典,由印度傳到中國,陸續翻譯成中文,經典浩瀚。經過歷代祖師研究結果,佛法有淺有深,有小乘、有大乘,按五教家的判釋,全部佛法分為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五種。除小教屬於小乘教外,其餘始、終、頓、圓四種教都屬於大乘教。這五種教的分法,就像臺灣的學制,六年小學相當於小乘教,三年初中相當於始教,三年高中相當於終教,頓教像是大學速成學程,圓教相當於大學。始教裡面有兩個宗派:一個是相宗,就是法相宗,講唯識法相。另一個宗派是空宗,就是般若宗,講般若空理,這兩個宗派都屬於大乘初門,因此學終教、頓教、圓教,一定要先明白般若空理。

  小乘教傳到中國來,成立兩個宗派,一個是成實宗,一個是俱舍宗,但是不久就失傳了,因為中國佛弟子喜歡學大乘教。法相宗、般若宗屬於大乘初門,佛弟子不願意學,要直接學更高的頓教、圓教。初中都沒有讀,怎麼能讀高中、大學呢?這是中國佛教衰落的原因。

  今天為什麼要向諸位講《心經》呢?因為《心經》屬於般若經,它是大乘最初的法門。我們學大乘法,先學般若經典,按部就班,由淺入深研究,不要越級、躐等,否則好高騖遠,反而不能得到真實利益。我們這次講《心經》,有三個因緣:

  一、要學大乘法先研究《心經》

  《大般若經》長達六百卷,能全經研究受持當然最好。不過現代工業社會,大家生活忙碌,全經光看一遍都不容易,遑論全部研究。尤其到了末法時代,眾生根機淺薄,看到大部經都害怕,而《心經》最短,只有二百六十字,並且是《大般若經》的經心,所以容易研究,這次講《心經》就是這個原因。

  二、先了解佛理再修行

  釋迦佛教我們學佛法的次第:信、解、修、證。一、先發信心,二、瞭解佛理,三、腳踏實地修行,四、方能證得。現在無論出家、在家弟子,都會念《心經》,但大多不瞭解裡面的道理,佛弟子不瞭解佛理就要修行,是盲修瞎練。等於眼睛沒張開,就要走路,非得墮坑落塹。所以能把《心經》的道理了解後,再念就不一樣。

  三、念《心經》的感應最大

  末法時代,我們博地凡夫災難太多,不易修行,要求感應,莫過於《心經》的感應最大。玄奘法師赴西域取經,途中遇到種種災難,都是念《心經》渡過難關,由於《心經》非常重要,所以過去祖師把《心經》列為早晚課。

  為什麼念《心經》感應這麼大?因為《心經》前面講的是顯教的道理,後面咒語是佛的秘密真言,顯密圓融無礙,所以念起來感應特別大。

  接著講經的題目,其次講翻譯經的人題。

  全經分兩大科:甲一、解經題甲二、釋經文

  甲一、解經題(分二)乙一、經題乙二、人題

  乙一、經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八字是經題,「經」字是通題,通於一切經,《地藏經》叫經,《阿彌陀經》也叫經。「般若波羅蜜多心」七字是別題,因為這一部經不是《地藏經》,不是《阿彌陀經》,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通別合起來經題有八個字。

  先講別題,「般若波羅蜜多」是法,「心」是譬喻。按七種立題,這部經是法喻立題,有法、有譬喻,合起來一個題目。講法,「般若波羅蜜多」,有因有果,「般若」是因,「波羅蜜多」是果,因果一對。

  先講因,「般若」二字,現在唸「班若」,但是在《心經》要念「撥惹」,因為與梵音相合。既然中國也有同音字,為什麼要用「般若」呢?因為唐朝當時首都長安的語言,「般若」念「撥惹」,後來字音轉變,我們仍儲存它的原音。

  「般若」,翻譯成中國話是智慧,但是不翻為智慧。因為社會上說這個人很聰明,指他很有智慧,但是跟佛經上講的智慧不一樣。依著佛經,「真智妙慧」才是般若智慧,翻譯經典有規矩,這叫生善不翻,為令眾生生起善法,所以不翻譯。

  「波羅蜜多」,翻成中國話是「到彼岸」,我們眾生在苦海里流轉生死,修般若智慧,是因;超出苦海,了生脫死,到達彼岸,是果。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合起來解釋,就是「智慧到彼岸」。

  「心」字是譬喻,如人的心臟,一個人有各個器官,但是以心臟為主,心臟停止活動,這個人就無法挽救,所以心臟是人最重要的器官。《心經》是《大般若經》的經心,等於人的心臟。把《心經》研究通達,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宗要都瞭解了。

  再推而廣之,一切佛法都是心法,你想學高深的大乘法,終教、頓教、圓教,要先了解般若空理。《中論》講:「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般若的義理你瞭解,一切大乘法都能成就。

  這是講「般若波羅蜜多」別題,接著講通題「經」字,梵語「修多羅」,中國話叫「契經」,契者合也,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這部經上與諸佛之理相契合,下與眾生的根機相契合,中國人好簡略,所以翻譯為「經」字。

  經題講完,下面講翻譯經的人題。

  乙二、人題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唐」是朝代,這部經典是在唐代翻譯的。「三藏」是經藏、律藏、論藏。把經藏、律藏、論藏都貫通,才能稱為「三藏法師」。比如: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是印度來的高僧。「法師」兩字,「法」是以經、律、論三法作法則,自己來學佛法,叫以法自師。「師」是模範、師範,學會了法,要教化眾生,叫以法師人。以佛法自利,以佛法利他,自利利他,故稱「法師」。

  「玄奘」是法師的別名,他是中國河南省偃師縣人,十一歲出家,十三歲就能升座講經說法,到二十一歲受具足戒以後,遍訪中國境內善知識,在當時,宏揚相宗與性宗的法師,各講一番道理,他研究中國當時所有的經典,還是不能融會貫通。他想:都是釋迦佛說的法,怎麼不能圓融無礙呢?可能印度的經典,沒有完全翻譯到中國來,於是他發願去印度取經。二十八歲出發,到印度學法十七年,四十四歲回到中國。當時皇帝唐太宗召請他翻譯經典,到六十五歲上生兜率天。

  「奉詔譯」,奉皇帝的詔命翻譯。他翻譯出來很多經,最大的一部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就是玄奘法師成立的,對佛教有很大的貢獻。

  玄奘法師到印度去求法,單說六百卷《大般若經》梵文的經本,有多少本?要把經本帶回中國,當時交通極不便利,要經過北方的大沙漠,一部小心就死在沙漠裡。梵文的經本帶回中國以後,要一個字一個字翻譯,有多麼困難?現在印刷出來,我們連一遍都不敢念,不是太慚愧嗎?勸請諸位找時間把《大般若經》看一看。

  以上把經題、人題講完。

  在還沒講解經文之前,先介紹兩部註解,一部是《心經略疏》,一部是《心經添足》,這兩部註解先看《略疏》,再看《添足》,因為《略疏》是賢首國師著的,書上稱「唐翻經沙門法藏述」,表示他曾經參加翻譯經典的法會,親自聽到玄奘法師講《心經》,他聽了之後,就把它記下來,所以是《心經》最標準的一部註解。「法藏」是法名,我們都尊稱他為賢首國師。《心經添足》是明朝弘贊律師著的,他戒律研究得很好,大家都稱他為律師。因為《添足》是根據《略疏》著的,所以先看《略疏》,再看《添足》,比較容易研究。

  有兩部註解可以看,就不必來聽經嗎?錯了,你看了註解再來聽,才能聽得深入。這兩部註解當初道源看了兩遍,看不懂,每講《心經》一次,我就把兩部註解再看一遍。不是看一遍、二遍,不知看了多少遍?註解是文言文,我講經不是把註解背給你們聽,因為只背註解,我背得很熱鬧,你們一句也聽不懂。講經是為初發心的人,註解上很多內容我沒有講,所以你要去看註解,看了註解,知道得更多、更深。

  【釋疑】:《心經》怎麼沒有六種成就的序文?

  【答】:佛經分成三大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因為序分、流通分,在《大般若經》裡面,所以沒有序分、流通分。

  【釋疑】:這部《心經》,到底是釋迦佛說的,還是觀自在菩薩說的呢?

  【答】:《心經》一共有六種翻譯,有一種翻譯,是釋迦佛說給舎利弗聽,引證觀世音菩薩有深的般若功夫。但是其他的譯本,都是觀自在菩薩,說給舎利弗聽的。不管是釋迦佛,還是觀自在菩薩說的,你依著經文,修深般若觀行就對了。

  【釋疑】:《心經》前面的經文,是顯了般若,後面的真言,屬於秘密般若。我們瞭解顯了般若的義理後,就修般若觀行,何必再要秘密般若呢?

  【答】:顯了般若,顯明瞭達,能啟發智慧,滅除煩惱障。誦持秘密般若,能增長福報,滅除罪業障。我們修行是為求福求慧,求到圓滿成佛,是兩足尊,福報具足,智慧具足。所以我們佛弟子想成佛,應該一方面求福,一方面求慧,由福慧把法身莊嚴起來,莊嚴到究竟圓滿,就成佛。而我們要求福求慧,一定要先滅除三種障,煩惱障、罪業障、果報障。

  一、煩惱障:貪、瞋、痴煩惱,能障礙善法、妨礙聖道。你想修善法,成就聖道,修不成功,因為被煩惱障礙了。

  二、罪業障:造了五逆十惡的惡業,會生障礙。你一面修行,一面造罪業,所修的行不能成就,因為被罪業障礙了。

  三、果報障:除障,是除煩惱障、罪業障,等墮到三惡道,得了果報障,想除為時已晚!地獄道、惡鬼道,我們看不見,畜生道我們看見了,你家裡養了一隻小狗,很聽話、懂人性、很可愛,但是你講, 經給它聽,它聽不懂,開不了智慧,這是果報障。

  三種障礙,是先起惑、造業,再受報。惑是煩惱,先起煩惱,才造惡業;造了惡業,才遭果報。眾生修行最要緊的是先斷煩惱障,再斷罪業障,果報障自然消滅。要斷煩惱障,要先開智慧;要開智慧,必須聽經。現在你聽《心經》,就能開智慧。不開智慧,煩惱起來不知道,就要造惡業。

  你不瞭解佛理,沒有開智慧,煩惱除不掉,你以為天天在修行用功,其實是在養無明。有一個老修行念阿彌陀佛,他拿的是十八顆大念珠,由於念珠大,掐的聲音很大。另一個老修行喜歡念《金剛經》,敲著木魚念,念得很大聲,因為兩人在一個佛殿裡用功修行,所以彼此干擾。一個心裡想:他念《金剛經》的聲音太大,打了我的閒岔;另一個心裡想:他念阿彌陀佛的聲音太大,打了我的閒岔。心裡就發了無明火,這個唸佛的,聲音越念越大;那個念《金剛經》的,也是越念聲音越大。聲音念得越大,無名火起得越高,兩個人就吵起架來。唸經的說:「你念佛小聲一點不行嗎?念那麼大聲吵死人了!」唸佛的告訴他:「你念經那麼大聲,不也是吵我嗎?」越說無名火越大,唸經的忍不住,就用小木魚打唸佛的臉,血流不止!唸佛的拿念珠反擊,也把唸經的頭打破了!這麼一打,兩人頭臉都是血!這兩個老修行怎麼打成這樣呢?因為他們沒有了解佛理就要修行。因此我們要好好研究《心經》,瞭解顯了般若開智慧,就能滅除煩惱障;誦持後面咒語,增加福報,就能滅除罪業障,所以顯了般若與秘密般若,缺一不可。

  顯了般若(心經前面經文)

  能啟發智慧,除掉煩惱障

  秘密般若(心經後面咒語)

  能增加福報,消除罪業障

  講這些話,是要解除諸位的疑惑,堅定信心,下面開始講解經文。

  甲二、釋經文(分二)乙一、顯了般若乙二、秘密般若

  乙一、顯了般若(分二)丙一、略標綱要丙二、廣陳實義

  丙一、略標綱要(分四)丁一、能觀人丁二、所行行

  丁三、觀行境丁四、明觀益

  丁一、能觀人

  觀自在菩薩,「觀自在」,是這位菩薩的別名,這位菩薩不是地藏菩薩、大勢至菩薩,而是觀自在菩薩,也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翻譯為觀世音,《心經》翻譯為觀自在,觀自在菩薩,是自利利他,悲智雙運的德號。眼睛看叫觀(觀),「觀自在」的「觀」應該念「慣」,是心裡觀想,也叫觀照,就是迴光返照用功。「自」是自性。「在」是存在。

  我們瞭解教理,知道人人都有自性,而你迴光返照,觀照不到自性在什麼地方?「觀自在」,按自利解釋,觀自在菩薩用功用到深般若的時候,忽然大徹大悟,照見了自性。按悲心利他解釋,觀自在菩薩觀察救度一切眾生的苦難,無障無礙,自由自在。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觀世音菩薩救水難、救火難,看見眾生掉到水裡,只要眾生念一聲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即時漂到淺處。眾生掉到火坑裡面,只要念一聲觀世音菩薩的名號,火坑馬上化成清涼池,免於災難。看見眾生被火燒,看見眾生掉到水裡,我們救不了,因為我們凡夫救度眾生不得自在。觀自在菩薩救度眾生能得自在,就是他的悲心,能夠利他。

  大乘佛法,不但能自度,也能度人。大乘的車子,一個悲輪,一個智輪。凡夫有悲心,無智慧,不得自在;二乘人有智慧,沒有悲心,也不能度眾生。必須有智慧、有悲心,既能自利,也能利人,才能自度度人,悲智雙運。觀自在菩薩有智慧,能觀自性存在,並且有悲心,才能救度眾生,所以叫「觀自在」。

  「菩薩」二字,是梵音「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翻為覺,「薩埵」翻為有情,叫覺有情,是上求覺道,下化有情的人,既有智慧,又有悲心,是大乘佛弟子的通稱。

  別名和通名合起來,叫觀自在菩薩,他是大乘佛弟子,既要自利,還要利人,所以他修般若觀行,下面就說他修行用功的方法。

  以上將「丁一、能觀人」講完。

  丁二、所行行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般若」,有二種,一種是淺般若,只證得人空,不得法空,叫人空智慧,也叫我空智慧,是小乘弟子修的般若觀行。二種是深般若,所證得的,不但我空,法也空,是大乘弟子修的般若觀行。「行深」是用功修深般若的觀行。「時」是功夫修到純熟,究竟大徹大悟的時候。

  丁三、觀行境

  照見五蘊皆空,

  「照」是觀照,「見」是證見,一旦豁然貫通,大徹大悟,叫「照見」。「五蘊」,也翻譯成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五個法,「蘊」者積聚之義。眾生由這五個法,積聚成一個身體,再由身體積聚重重無盡的煩惱。陰是蓋覆之義,這五個法等於烏雲,把清澈的天空蓋覆起來,能夠蓋覆我們本來有的自性。我們凡夫,外面一個身體,屬於色法,裡面有一個心,屬於心法。心法再分成:受、想、行、識四個法,把色法和心法合起來,叫五蘊。

  色 色法

  受

  五蘊 想 心法

  行

  識

  凡夫不瞭解自己是由五蘊和合起來,把它當成一個我,起我執,起煩惱造業,受報無窮。二乘人有般若智慧,他曉得沒有實在的我,我是色、受、想、行、識,五個法組合起來的,般若智慧生起,把我執打破,照見我空。所以他證得的般若,叫我空般若,但是他認為這五個法還是不空。大乘菩薩用功,證得我法俱空,我也空、法也空,照見五蘊皆空。

  丁四、明觀益

  度一切苦厄。

  「度」是度脫,「苦」是痛苦,「厄」是災厄。五蘊你如果不能把它照空,就受一切苦厄。等你把五蘊照空,一切法都空了,就度脫了一切苦厄。這是觀世音菩薩修深般若的觀行,所得的利益。《心經》是要我們學他修深般若的觀行,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第一大科顯了般若(前面經文),第二大科秘密般若(後面咒語)。第一大科顯了般若,再分二科,第一科「略標綱要」,簡略標舉綱要,把最切要的道理標舉出來。第二科「廣陳實義」,廣為說明般若的真實義理。

  以上經文是「略標綱要」,先講「觀自在菩薩」,是能修觀想的人,給我們作榜樣,使我們跟觀自在菩薩學。「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是修行,也就是觀照。「深般若」不是小乘的般若,是大乘的深般若。觀自在菩薩修深般若觀行,用到功夫成熟的時候,一旦大徹大悟,就是禪宗的明心見性。這時候「照見五蘊皆空」,觀照證見,得到五蘊皆空的功夫,下面有明文,色、受、想、行、識都空了。「度一切苦厄」,度脫一切苦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