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鐵馬辛棄疾

金戈鐵馬辛棄疾

  辛棄疾曾寫下許多慷慨豪邁的英雄壯詞,被認為是宋代豪放派詞人的領袖,也是中國歷史上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下面和小編一起賞析一下金戈鐵馬中的辛棄疾!

  少年英雄

  公元1140年的5月,辛棄疾出生在山東濟南府的歷城縣,就是今天濟南市歷城區,一個叫四風閘的地方。不幸的是,他正好趕上了一個動盪的年代,恰恰在這一年,宋金之間再次爆發了戰爭,這一次戰爭的結果是大家都熟知的,南宋就像一個忍氣吞聲慣了的“小媳婦”,雖然這次在戰場上是明明佔得了一些上風的,可是對“婆婆”金國原來的威風還是心有餘悸,於是趕快見好就收。在高宗和秦檜的主持下議和、稱臣、割地、賠款,額外還送上了一份大禮,那就是抗戰派將領岳飛父子的性命。於是都城臨安,就是杭州,終於又討來了臨時的安寧,西湖又開始歌舞昇平。不是有這麼一首詩嗎,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汴州就是開封,北宋的首都,古稱東京。這首詩就是感慨,臨安的人已經忘記了亡國之仇,紛紛醉倒在富貴溫柔鄉中了。

  但是在北方,包括山東在內的廣大金人佔領區,漢族人民並沒有順服於金人的統治,面對民族壓迫,抗金起義時有發生,辛棄疾就成長在這樣一片土地上。而在他後來關於北方成長時期的記憶裡,有一個老頭的形象是經常出現的,這個老頭就是他的祖父辛贊。辛棄疾的父親死的早,他是由祖父撫養成人的,辛贊是金朝的一個地方官,而且官還做得不小—知開封府,大約相當於我們今天一個大城市的市長。可是他呢,身在曹營心在漢,念念不忘恢復中原,時刻等待著一個起義抗金的機會。每次吃過飯後,他都要帶領辛棄疾這些兒孫輩登高望遠,指點江山一番,給他們上上軍事課。辛棄疾呢,對祖父所講的這些兵法韜略非常感興趣,他也因此讀了《孫子兵法》等一些兵書。所以這種場合一出現,往往就是他表現的機會來了,這讓辛贊非常欣慰,經常摸著他的頭表揚:不錯不錯,咱們辛家又有虎子了。

  辛贊其實只是一個文官,他為什麼稱這個辛氏、這個辛家是將門呢?原來辛氏的祖先是住在甘肅臨洮,是屬於古代秦國的地盤,這個地方的人是出了名的勇敢,幾乎人人都有一身好武藝。在漢代,辛家的祖先中,還有人因為打仗有功被封了將軍。辛氏雖然在宋代遷到了濟南,但是對他們前代族人的功業仍然是相當自豪的,所以辛贊從骨子裡是認定,濟南辛氏是將門。而辛棄疾也非常愉快地說自己是【“家本秦人真將種”—《新居上梁文》】,是真正的將軍之後。

  那你說,在這樣的家庭影響下,少年辛棄疾會喜歡幹些什麼事情呢?我們來看他的詞【“少年橫槊,氣憑陵、酒聖詩豪餘事”—《念奴嬌》】,“槊”就是長矛,一種古代常用的兵器,橫槊呢,那就是橫持長矛,就是指從軍或者是習武。從這幾句詞來看,辛棄疾年輕的時候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練習武藝,至於其他一些年輕人愛乾的事情,比方做酒聖、當詩豪,那對他而言只是業餘愛好了。

  政壇新星

  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的6月11日,在濛濛的細雨中,一輛非常豪華的皇家專用車從皇宮中緩緩地行駛出來。在這輛車上坐著的是已經當了三十六年皇帝的宋高宗趙構,他要去的地方是德壽宮。

  德壽宮是個什麼地方呢?他是高宗專門修來準備自己退位以後住的地方。這就是說,他將以太上皇的身份在那裡度過他的餘生。也就意味著宋高宗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接替他的是太子趙眘,歷史上稱為“宋孝宗”。

  那麼,宋孝宗的上臺會讓宋、金之間的形勢發生什麼變化呢?又會對南下之後的.辛棄疾產生什麼影響?

  宋孝宗並不是宋高宗的親兒子,他是趙匡胤的後人,而高宗呢,是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的後代。宋孝宗不但是在血緣上和宋高宗不同,而且在對待金國的態度上,他也和被金兵嚇破了膽的宋高宗大不一樣。他還在做皇子的時候,他就對極力主張投降政策的秦檜的所作所為他是相當不滿意的。那麼,他當了皇帝之後呢,正好又碰上金國的內亂,宋孝宗就很想在“收復失地,報仇雪恥”方面有所作為。於是,他一面貶斥秦檜黨人,一面呢又下詔為岳飛父子平反,同時對於主張抗金的大臣和將領們委以重任,這樣就在朝廷中造成了一個由抗戰派來主導的局面,積極地進行北伐的準備。

  南下以後的辛棄疾,他這個時候已經離開了軍隊,正在做江陰籤判。這個江陰籤判大約相當於現在一個地級市政府中的秘書長這樣的位置吧。雖然離開了軍隊,但是在這個主戰情緒非常高漲的氣氛中他當然是不甘心寂寞的。於是呢,他就找個機會去見了當時的江淮宣撫使張浚,江淮宣撫使就相當於江淮軍區的司令員。他就向張浚獻上了一條攻打金國的計策。

  辛棄疾把這條計策稱為“分兵殺虜”,就是兵分幾路攻打金國。辛棄疾指出,金國軍隊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調動起來非常困難,十分緩慢。宋朝如果要進行北伐的話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從這個關陝、西京、淮北和海上這四路佯攻,這樣就逼迫金國要調動它駐防在淮河防線的金兵去應付。那麼守淮的金兵一旦分散到其它各個地方的話,這個防線就必然會出現漏洞,這個時候宋國就用秘密埋伏下的部隊,幾萬精兵看準金兵防守薄弱的地方發動奇襲,然後直往山東打去。這個金國軍隊由於調動困難,它肯定首尾就來不及呼應,等它調來軍隊進行補防的時候,宋兵已經收復了山東,和當地的抗金義軍互相呼應站穩腳跟了。有了這個牢固的根據地,金軍的勢力就被分成了兩截。宋軍如果要進軍中原,甚至去威脅金國的首都燕京,也就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了。

  拓展

  淺論辛棄疾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詞人,一生以英雄自許。其稼軒詞充分體現了他的英雄抱負,襟懷磊落,慷慨淋漓,但都體現了難以抑制的愛國激情,辛棄疾的這類詞往往蘊涵著英雄壯志南酬的悲憤。

  他隱居江西長達二十年之餘,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創作了許多關於農村生活和田園風光的農村詞,為賦閒生活中的稼軒詞開創了別居一格的風格。但要他把愛國雄心收斂起來,和悠然自得的生活融在一起,也非易事。長期的隱居生活,使他在思想感情上接近自然、清新、樸素的風格,如《鷓鴣天、遊鵝湖、醉書酒家壁》:“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帘酒易賒。閒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縞娩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田園風光詞。

  “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兩句,把農村寫得恬靜而又有生機勃勃。有種清新自然的氣息,白色的薺菜花開滿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逢春雨,群鴉在新翻的土地上找食。正如杜甫《春夜喜雨》的詩中一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很簡單的幾筆,卻像畫裡一樣,把鄉村的田園風光擺在了讀者的面前。前一句還寫自然之景,後一句則寫了人、勤勞的農民已經春耕完畢。春雨一過,春耕不是即將開始了嗎?然而,接下來的兩句,作者心情卻急轉直下。“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帘酒易賒”,萬種的愁緒染白了頭髮,這樣生機勃勃、永珍更新的春天怎能耐何了作者的惆悵。只好到村邊的小酒店去飲酒消愁了。“多情”二字寫的很好,但卻是一種帶有枯味的憂傷,讓讀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當時無可奈何的情緒。詞人的愁緒何在呢?從這首詞的小序我們不難看出:“、遊鵝湖、醉書酒家壁。這兩句透露了協機。這時期,作者剛剛被罷免官職,不得不退隱田園。當時他僅僅四十幾歲,以一箇中年人的精力,怎能耐得了清閒雅緻的生活?作者閒遊,面對春意融融的春天,聯想到自己的遭遇,並不能平息,不為重用的苦悶,難以化解英雄虛度時光,無計報國的憂憤。縱然面對青山綠水,鳥語花香,苦悶心情也不能完全消失,而這時卻偏偏早生華髮!作者寫得很精妙、傳神,“以樂景寫苦悶,以苦悶寫樂,倍增其哀樂”。此時,作者的心境,遭遇頗令人同情。“閒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縞娩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寫了又是一番農村的景緻:村民悠閒自在,生活過得很有趣意,牛欄的旁邊空地上種滿了桑麻。春耕剛結束,新蠶即將出生……不知誰家的年輕媳婦,穿著白衣青裙,趁著閒暇趕著去走孃家。這裡的幾句寫景則是近處落筆。

  一個“閒”字,一個“細”字、一個“有”字、一個“趁”字,寫出了農村生活的閒適也古樸。然而作者越是寫得閒適、古樸,讓讀者更加聯想到“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帘酒易賒”所包含的焦慮和煩悶的情緒。看起來作者並沒有寫自己,而是著力描繪一個“無我之境”,實際上我“盡在其中”。作者苦悶複雜的失意之情,被這閒適之景映襯得更加突出了.

  說到這裡,我們會對作者當時的心情感到疑惑,作者既然喜歡農村,喜歡農村的田園風光,為什麼還要借酒消愁呢?按理說,作者的這種喜愛也是發自內心的,但更重要的還同京城的統治者相對比吧!作者在另外一首詞中說出了他喜愛農村的原因,他寫道:“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京城裡的官場中有的是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奸臣當道,作者看透了,對統治者失去了信心。所以,他認為農村純潔、清新。作者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道,“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此時的作者充滿了老當益壯的抗金激情。這夢寐不忘的萬里江山,愛國情懷,才是作者真正關心的大事業。而如今,他卻被排擠到農村,過起“閒意態”的生活來,怎能不愁苦呢,所以他不是不喜愛農村,但農村的生活太恬靜、安逸,遠離朝野,遠離抗金前線。他不是不喜愛春天,但春天卻不能給他帶來勃勃生機,帶來新的希望。寫到這裡,我們可以這樣說,這首詞寫了作者的苦悶,透過這苦悶,表現了作者的希望,這就是景中所抒之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此語可謂頗有見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