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為要尋一個明星》的賞析

徐志摩《為要尋一個明星》的賞析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詩歌吧,詩歌具有語言高度凝練、篇幅短小精悍的特點。究竟什麼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徐志摩《為要尋一個明星》的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騎著一匹拐腿的瞎馬,

  向著黑夜裡加鞭;——

  向著黑夜裡加鞭,

  我跨著一匹拐腿的瞎馬!

  我衝入這黑綿綿的昏夜,

  為要尋一顆明星;——

  為要尋一顆明星,

  我衝入這黑茫茫的荒野。

  累壞了,累壞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還不出現;——

  那明星還不出現,

  累壞了,累壞了馬鞍上的身手。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裡倒著一隻牲口,

  黑夜裡躺著一具屍首。——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賞析」

  處在掙扎和戰鬥的歷史境況中的現代中國作家,大多數人不是透過營造獨立的藝術世界來與外部現實中的黑暗、庸俗和守舊的生活世界相對抗,而是把社會內容、資訊的要求高懸於美學要求之上,總是想把廣闊的生存現實和社會經驗意識納進藝術的內容之中。與這種創作現象相對應的,則是形成了一種只重視內容形態而忽視美感的文學批評。例如茅盾,他在論述徐志摩的詩歌的時候,就很不滿意《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一類輕靈飄逸的抒情詩,認為“圓熟的外形,配著淡到幾乎沒有的內容”,不足取。這種創作和批評潮流的直接後果之一,是影響了純粹藝術品的產生。純粹精美的抒情詩不多,純粹的抒情詩人更少。

  但徐志摩算得上是現代比較純粹的抒情詩人,《為要尋一個明星》也是比較純粹的抒情詩之一。什麼是比較純粹的抒情詩?瓦雷裡認為這類詩的追求是“探索詞與詞之間的關係所產生的.效果,或者說得確切一點,探索詞與詞之間的共鳴關係所產生的效果;總之,這是對語言所支配的整個感覺領域的探索。”(《純詩》)就是說,它不是直接地承擔我們這個生存世界的實在內容,而是探索語言所支配的整個感覺領域;既包容、又超越;最終以一個獨立的藝術與美學的秩序呈現在人們面前。

  不是現實世界的摹寫,而是感覺領域的探索;不是粘戀,而是超越;不是理念與說教,而是追求詞與詞關係間產生的情感共鳴和美感;——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比較純粹的抒情詩,它的最終評判,是離開地面而飛騰起來。在這個意義上,徐志摩的《為要尋一個明星》算得上是一首比較純粹的詩。在這首詩裡,拐腿的瞎馬、騎手、明星、荒野、天空、黑暗,這些具體的意象全不指向實在的生活內容。凡非詩的語言總會在被理解後就消失,被所指事物替代;但在這首詩裡,情形恰恰相反,它使我們對言詞本身保持著持久的興趣,在言詞的經驗之內留連。它讓我們相信詩人真正鑽進了語言,把握住詞語功能的生長性,到達了通常文字難以達到的境界,——讓你感到詞語與心靈之間融洽的應和,讓你體會靈魂悲涼而又美麗的掙扎。“為了尋一個明星”,這“明星”是什麼?意象的隱喻是不確定的。但你可以感受到它與尋求者之間的嚴峻關係,黑綿綿的昏夜是對明星的一種嚴絲密縫的遮蔽,而執著的騎手卻尋求它的敞亮,這中間隔著的是黑茫茫的荒野,騎手的胯下卻是匹拐腿的瞎馬。想往和可能之間的緊張關係就這樣構成了。至於這種意象關係中的終極所指,人們去意會好了,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填充”好了:理想,美,信仰或者愛情,甚至現代詩人的自況,等等,均無不可。它可囊括其中任何單個的內容,但任何單個的釋義卻無法囊括,——詩已經從個別經驗裡飛騰、超越出來了。這裡是一種詩的抽象,建構成為一種人性經驗的“空筐”,裝得下豐富的人生表象。

  然而這究竟是一種詩的抽象,詩的凝聚和詩的創造,不似哲學把經驗提煉為一句警語,而是將感覺和經驗轉化為意象的創造和結構的營建。象詩中的意象非常具體、生動、澄明一樣,詩人組織了一個線條明晰(單純潔淨)的情節來作為詩的悲劇結構:向著黑夜→衝入荒野→無望在荒野→倒斃在荒野。結尾寫得最為出色,它象一幅震撼心靈的油畫: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裡倒著一隻牲口,

  黑夜裡躺著一具屍首。——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猶如基督受難圖一般,以無聲的安詳表達殉難的壯美。那“天上透出的水晶似的光明”,是對明星尋求者靜穆莊嚴的祭奠,也是徐志摩作為浪漫主義詩人的標誌。可貴的是畫面如此靜穆,水晶似的光明只有天邊的一抹,因而更顯得神聖而又高貴!

  情節與純粹的抒情詩通常是矛盾的。情節和事件象走路,要有起點、過程和終點,而情感的抒發卻象是跳舞,目的只是表現情感本身的價值和美,它的姿態、色調、質感和律動。但這首詩處理得很好。看得出來,這裡的“情節”不僅是根據經驗和情感虛擬的,為情感的展開與運動服務的,而且是內斂式的,象人體的骨骼,完全被血肉所充盈。不僅如此,在演奏這種情感時,詩人採用了一種復沓變奏的曲譜式抒情手段;每段的演奏方式大致相同,從一個意象出發、展開,又逆向迴歸這個起點。但每一個迴歸都同時是一種加強和新的展開。這樣,就使每一個詞都在“關係場”中得到了可能的功能性敞開,並讓我們的經驗和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創作背景

  寫於1924年11月23日,最先發表於1924年12月1日《晨報六週年紀念增刊》。

  徐志摩是出身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接受過英美的西方教育,他對無產階級革命,有過讚頌,也有恐懼(如對“十月革命”),這種矛盾複雜的性格,從他的階級出身來看,倒是十分真實的。但徐志摩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他視野的開闊,培養了一個世界性的文化性格。他對於世界瞭解有迫切感,有很強的求知慾望,他為了愛國,追求過理想與光明,不過他又迷惘,甚至悲觀,也可能他心目中懸了一個歐美式的政治民主體制的理想,但在中國現實中處處碰壁行不通。

  徐志摩生活在上世紀初期,正是一個守舊、封建的時代,舊社會的黑暗、愚昧、頑固隨處可見。如果說黑暗是社會的寫實,那麼“明星”則是對新時代和新生活的構想。為了尋找這種新的理想,人們不惜付出慘重的代價。詩人寫此詩亦是要給在黑暗中苦苦抗爭的人以希望,鼓勵著他們不斷向前。

  名家點評

  當代作家夏墨《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徐志摩詩傳》:我們不敢妄言這首《為要尋一個明星》中“明星”的寓意就是愛情或者理想。但是那荒野綿延、黑暗侵襲的場景卻像極了這段封建世俗的婚姻。

  當代作家李旦初《中國現代文學》:徐志摩寫過一首以《為要尋一顆明星》為題的新詩。這首詩有點簡單的情節:抒情詩主人公“我”,“騎著一匹拐腿的瞎馬”,在“黑綿綿的昏夜”,在“黑茫茫的荒野”,去尋找天上的一顆“明星”。他歷盡千難萬險,累得人困馬乏,那明星還不出現。最後,明星初現,天上才“透出水晶似的光明”,可人已死了,馬已亡了。詩中的“昏夜”和“荒野”象徵黑暗的社會現實,“拐腿的馬”象徵坎坷的人生道路,“明星”象徵詩人所追求的理想。全詩圍繞尋找明星而展開,起承轉合,一氣呵成。

  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譚德晶《現代詩歌理論與技巧》:詩的前幾節,以一種動態的形式表現了人生的一種似乎徒勞的追求,詩的最後一節,則以最具影象化、意境化的方式呈現了這種悲哀的結局:無垠的荒野,透著水晶似的光明的夜空(同時又聚焦著一匹倒下的馬和屍首),這樣的景象和意境,似乎使全詩的情緒得以在此恢宏的空間中氤氳盪漾昇華,給人以無限回味的餘地。

  作者介紹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詩人。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留學學習經濟,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