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別康橋》的鑑賞教學

徐志摩《再別康橋》的鑑賞教學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品,關於《再別康橋》的鑑賞教學大家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詩歌鑑賞教學歷來是教師們所頭疼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是因為詩歌本身具有含蓄凝練的特點,不易分析;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得其法,沒有掌握詩歌鑑賞的方法套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這個問題做了一定的研究,得到一些經驗和方法,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四點:知人論世介紹詩歌背景、反覆誦讀打好鑑賞基本功、移情於詩體會作者思想感情、講解藝術手法領會詩歌玄妙。

  一.知人論世介紹詩歌背景

  所謂“知人論世”就是為了正確客觀地理解文學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對作者及時代背景的介紹,能使學生對作品有一個整體感知,並讓人容易進入理解進而鑑賞作品。徐志摩(1987-1931),新月派。中國新詩史上最為瀟灑飄逸的一位詩人,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始終未放棄對愛、自由和美的追求,這種追求集中體現在其詩作中他的詩清新秀麗,想象豐富富於爛漫氣質。《再別康橋》是徐志摩的著名詩作,在其諸多詩篇中也最具代表性。他曾在英國劍橋大學留學,“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波動的”,可見康橋在作者心中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在作者眼中,劍橋無疑就是這種愛、自由和美的化身,他在三遊劍橋之後,懷著無限的愛意和眷戀之情寫下了這篇動人的詩作。透過這樣的介紹,學生會對徐志摩的生平創作風格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二.反覆誦讀打好鑑賞基本功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反覆誦讀,一方面能夠增強對詩歌的認知,解決生字、詞、句,增加知識儲備,為鑑賞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從誦讀聲音的高低、快慢、急促、舒緩變化中,直觀感受作者情感的升沉起伏,初步體會詩歌的節奏是如何隨著作者感情變化而變化。詩歌是一種極為凝練的藝術,寥寥數語就能表達一種很深厚的情感,這就需要理解掌握詩歌的每一個字詞。如詩中的“長篙”“漫溯”和“笙簫”。《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誦讀過程中會有明顯的情感變化。第一節“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每行六七字,相對平整,正好對應作者相對沉靜的感情,沒有多少起伏。緊接著作者心情開始高揚,沉浸在康河的柔波里;最後“悄悄地我走了”作者的心情跌落到了極點,不得不沉默的作別康河。另外,詩的每節都押韻,並逐節換韻,尤其是第一節與第七節“輕輕地”“悄悄地”的反覆運用,使全詩極具迴環往復的的音樂美,讀罷如有餘音繞樑之感。這也反映出了作者對康河纏綿悱惻的惜別之情。

  三.移情於詩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詩言志,詞言情。詩歌總是以表達作者某種感情為目的的,作者在詩歌中所採用的各種藝術手法,歸根到底都是為情感表達服務的。體會、理解、鑑賞詩歌最為重要的'就是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感情。作者在第一節用了三個“輕輕地”表現了無限的溫存,甚至離去也不忍驚動康河的柔波。在二到六節中作者建構了多種色彩斑斕的意象,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在作者眼中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是美的化身,柳樹也是金色的,甚至像佇立夕陽中的新娘,以至於作者“甘心做一條水草”默默的躺在康河的柔波里。“青荇、水草、清泉、彩虹”等等,情真意切,真實感人,無一不飽含了他對康河的深情和愛戀,無一不飽含了他的依依惜別之情。同時這些意象經過作者高超的藝術手法,組合成了一個優美的意境,彷彿康河就是流淌在天堂裡的一條河,讓人心神嚮往。最後一節,作者“悄悄”的如夏蟲一樣沉默的滿懷深情的離去了。教師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情感儲備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情感,引導學生馳騁想象,想象自己置於作者同樣的情境之中,體會作者在那種特定的情境中所生髮出來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變化一同起起伏伏,進而達到情感共鳴。

  四.講解藝術手法領會詩歌玄妙

  詩歌是高度凝練的藝術,它最善於是以極少的語言表達極為豐富的思想意蘊,由此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表達技巧,諸如比喻、擬人、借代、誇張,等等。每一首詩都有它的表達技巧,有時候是一種,有時候是兩種,甚至還有交叉運用的,這使詩歌鑑賞具有了一定的難度。教學過程中,很有必要為學生講解一些常用的藝術手法的特點、運用方法以及意義作用。如《再別康橋》中“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就充分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康河的寧靜和自由。在鑑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教會學生用演繹的方法鑑賞詩歌,即對先詩人的風格和創作特徵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認識,然後再分析具體的作品。

  拓展:

  徐志摩 - 生平經歷

  1900年起入家塾讀書。

  1907年,入硤石開智學堂就讀。

  1909年畢業,入杭州府中學(1913年改名為杭州一中,歷經沿革為今日之杭州高階中學)。

  1915年夏杭州一中畢業後,考入上海滬江大學。10月29日與張君勱之妹張幼儀結婚後轉入上海浸信會學院學習。

  1916年春,從上海浸信會學院退學。同年秋,轉入國立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法科預科。次年,北洋大學法科併入北京大學,入北京大學預科學習。

  1918年6月,拜梁啟超為師。

  1918年8月赴美留學,入克拉克大學歷史系。

  1919年9月入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

  1920年10月,赴英國倫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其間結識英國作家威爾斯,對文學興趣漸濃。

  1922年3月,與張幼儀離婚,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學習。同年10月回國。

  1923年3月,發起成立“新月社”。同時在北京大學英文系任教。

  1924年4月至5月,泰戈爾訪華,陪同在各地訪問;5月至7月,陪同到日本、香港訪問。8月,第一本詩集《志摩的詩》出版。12月,《現代評論》週刊在北京創刊,為主要撰稿人。

  1925年3月,辭去北京大學教職。3至5月,與陸小曼赴歐旅遊。

  1926年,應任光華大學教授,兼東吳大學法學院英文教授;主持《晨報副刊.詩》;10月,與陸小曼結婚。

  1927年春,參與籌辦新月書店。1927年9月,第二本詩集《翡冷翠的一夜》由新月書店出版。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

  1928年2月,兼任上海大夏大學教授。10日,與聞一多、饒孟侃、葉公超等創辦《新月》月刊。

  1928年6月至10月,赴日、美、歐、印等地旅遊。11月,最有名的代表作《再別康橋》問世。

  1929年,辭去東吳大學、大夏大學教職,兼任中華書局編輯。1929年9月,應聘任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文學院英語文學教授。同年,兼中華書局、大東書局編輯

  1930年底,先後辭去上海光華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教職。

  1931年1月,與陳夢家、方瑋德等創辦《詩刊》季刊。

  1931年2月,任北京大學英文系教授。兼任北平女子大學教授。8月,詩集《猛虎集》出版。

  1931年11月13日,從北平赴上海看望陸小曼,18日離開上海到南京,為趕到北京聽林徽因的一個關於建築的講座,19日上午搭乘從南京到北平的“濟南號”郵機,到達濟南附近時飛機觸山失事,遇難身亡,時年34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