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人生

周易與人生

  《周易》六十四卦,以乾為首,而乾卦全篇爻辭都在講“龍”,以龍的生息變化寄喻人生和宇宙哲理。

  提到《周易》,人們總是把它和枯燥難懂的經文聯絡在一起,加上一些片面、誇張的描述,很易讓人產生高深莫測、令人生畏之感,於是讀易、學易成了專家、學者們的專利,普通百姓只好望易興嘆、敬而遠之。孰不知那些“經文”只是《周易》的軀體(形式),由特殊思維組成的思維模式才是它的靈魂、它的真正內涵,由於其軀體被多層衣服包裹(古今各種註解),常人是無法透過正常渠道去感知它的。就象我們會使用儀器接受到所需的聲音和圖象而對傳載訊號的電磁波卻無感知一樣,其實《周易》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調整好心態(接受頻道)就時刻會得到對自己有益的新發現。

  “鹹”與古人的戀愛觀

  “鹹”是講少年與少女相互感應而結為夫婦的卦,也就是說是講男女戀愛的卦,當然闡述的是一切事物的相互感應之理,因為象徵與全息是《周易》的主要思維特點。不直接言“感”,而是將“心”字去掉,此乃“無心而感”,就是說:異性相吸、相互感動本是無心的,男女相親相愛需要“一見鍾情”和“心有靈犀一點通”,刻意(有心)去求是得不到真正愛情的,正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鹹”,女上男下,上為陽為積極主動,下為陰為消極被動。就是說,女性本屬陰是消極被動的要放開一點,而男性本屬陽是積極主動的要剋制一些,這樣感應才會繼續持久。

  “鹹”,若上卦不動,初爻動變為“革”;二爻再變為“夬”;三爻再變為“兌”。若下卦不動,四爻動變為“蹇”;五爻再變為“謙”;六爻再變為“艮”。就是說:少男一味積極主動,必然導致一個“被迫變革”、“武斷行動”、“自己快樂”的過程;少女一味積極主動,必然導致一個“程序艱難”、“謙虛推讓”、“最後終止”的結果。若初爻、四爻同動變為“既濟”;二爻、五爻再同動變為“泰”;三爻、六爻再同動變為“損”。就是說:只有男女同步行動,才能“戀愛成功”、“亨通安泰”,自然最後達到“彼此有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交融狀態。

  “既濟”與智商、情商

  分析諸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我們不難發現:真正決定一個人事業、婚姻等成功與否的關鍵,並不是過去人們強調的“智商”,是什麼?現代心理學家認為是“情商能力”,並將此定義為“一個人感受、理解、控制、運用和表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我不敢說,得出這般結論的人真正讀懂了(或得益於)《周易》的“既濟”之卦,但此結論卻與“既濟”闡述之理不謀而合。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取決於他情商能力的高低,衡量父母或專業教育工作者對兒童教育的成敗,也取決他對情商能力重視與否。

  古人早就有“性、情”之說,“性”為本性、性命,表示人本來具有的東西,現代的“智商(主要是由人的先天性遺傳基因所決定的一種智力發展能力和智力發展水平)”相當於此;“情”為感情、情緒,代表人後天產生的東西,當代提出的“情商”相當於此。按古人劃分陰陽觀點,性或智商為實為剛為陽,情或情商為虛為柔為陰。“既濟”,上卦為坎為水為陰,下卦為火為陽,又上為陽為前為顯、下為陰為後為隱,就是說:只有將象徵陰的“情商”擺在(或成為)首要、顯著的位置你才能取得成功。若主次顛倒,就只有失敗(離火在坎水之下為“未濟”)。又,上方為陽為主導、下方為陰為輔助,就是說:只有將象徵陰的“情商能力的培養”,擺在主導地位,你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否則就會遭受失敗。

  “蒙”與古人的教育觀

  “蒙”卦主要是講啟蒙、教育的,對此諸家沒有多大爭議,然對卦辭的理解卻各抒己見,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為“不是我有求於年幼無知的人,而是他有求於我。初次求教,告訴他;接連再問(同一問題),則近輕侮,恕不回答。這樣有利於他今後的進步。”另一種則為“……初次佔問,告之吉凶;接連佔問(同一件事),則有褻瀆行為,不予復告。這樣有利於占卜。”而筆者認為,二者並不矛盾。求教也罷,佔問也罷,對求者來說都是一個被啟蒙、受教育的過程(不是要求預測師要有心理醫生的水準嗎?)。教育的效果如何,取決於求者的主動與被動,矇昧者有志於被啟蒙的表現,是啟蒙者達到啟蒙目的的先決條件。如今,不管學生願不願接受,一律“滿堂灌”的現象依然在學校存在;不管你是否有事要問,硬要“拉人算命”的情景在大街上處處可見,這不能不說今人實在並未真正理解把握古人啟蒙、教育之真諦。

  “蒙”,上艮下坎,山下甘泉,口渴的人才會品出其滋味,從中受益;若上下顛倒為“屯”、互換為“蹇”,甘泉在峽谷(震為峽谷)、高山,求之艱難也;上卦錯變為“困”,下卦錯變為“賁”,上下皆錯變為“革”,求者一味主動就會走人困境,啟者一味主動就會貪圖虛名,只有雙方互相配合再會使啟蒙、教育在改革中不斷髮展進步。

  從“未濟”談對失敗的反思

  “未濟”卦,離上坎下,離為火為理想為追求為感情,坎為水為困難為惰性為理智,事先不能理智地將足夠的困難和危險(以及對策)考慮周到放在首位,而是憑著一時的感情衝動去好高騖遠地追求理想目標,是註定要失敗的。

  “未濟”的綜卦為“既濟”,你的失敗恰為他人的成功提供了成功的條件與前提,或者乾脆就是敵方(競爭對手)的成功。“未濟”卦的互卦、錯卦都是“既濟”,這一次失敗包含著下一次的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的最後是成功,但成功與失敗之間雖近在咫尺卻似遠在天邊,尤其到最後的那一步許多人放棄了,因此:失敗是對失敗的認可,成功是對成功的執著。

  “未濟”“既濟”為中女中男的組合,意味著人到中年將會在“惑”與“不惑”中將失敗與成功把握。“鹹”“損”意味著少女、少男在彼此損失的前提下談情說愛,“益”“恆”則意味著長男長女在相互受益中天長地久、白頭到老,“否”“泰”則意味著老男老女在“否極泰來”中求得安逸。

  “未濟”為六十四卦末,表明事物變化無窮盡,一個過程終止正是另一過程的開始。成功是暫時的,在失敗中摸索才是永恆的,人類就是在對成功的不斷追求中,逐步完善自身,創造出燦爛的文明世界。

  “同人”與現代交友啟示錄

  “同人”,乾上離下。外卦乾為天,象徵剛健、週而復始,運動不止;內卦離為火,象徵光明、旭日東昇,萬物茁壯。就是說:在同一片藍天下,追求美好事物的共同願望使大家聚集在一起,恰如毛澤東同志所說:“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擁有相同的目標或追求、不停地為之努力行動,這是交朋友的前提。“同人”,火在天空中燃燒,天空因火的燃燒獲得熱量而升溫,天空為火的燃燒提供了空間條件。要給對方提供理想追求的土壤和空間,這是交友的.基礎。

  “火曰炎上”,“火”歷來被喻為人類文明與進步的象徵,從“鑽木取火”到太陽能被廣泛應用,“火”在人類同大自然的鬥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今,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給人類帶來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也使人類愈加感到互相合作與相互交流的需要。“乾”為頭,“離”為電,如今利用“電腦(資訊網路、資訊高速公路)”可以同世界各地的各種人物交朋友,恰巧與“同人”卦的內涵不謀而合

  “離中虛”,說明“離”代表的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追求;“坎中滿”,說明“坎”代表的是一種看得見、摸得到的物質利益,“天火同人”的內卦離變為對卦坎後,則“同人”就變為“訟”,說明真正的朋友關係是建立在一致的精神追求基礎上的,一旦轉化成共同利益的佔用就會產生矛盾發生衝突,朋友關係就會變成競爭的敵我對立關係,這是交友之所忌。

  六十四卦序中,“同人”的往卦(前一卦)是“否”,來卦(後一卦)為“大有”,《序卦傳》雲:“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就是說,在生活中處處碰壁時,最需朋友的幫助,“雪中送炭”是交友的真諦,能夠與更多朋友和諧共事必然大有所獲,成就一番大業。“同人”的外卦乾變為對卦坤後,“同人”就變成“明夷”,就是說:滿懷著自己的理想、追求要不停地去尋找、去行動,如果只在那兒守株待兔般地空想,只會使自己高貴的內心受到傷害,自毀自滅。

  “同人”,上互乾、中互姤、下互家人,“乾行健”,說明交友雙方都是在發展變化著的,要不斷提醒激勵自己正視這種變化,不斷調整或發展自己適應對方的需要,否則就會各自結交新朋友。“家人”是“乾行健”的結果,其含意有二:一是組成一個穩定的大家庭;二是組成一個狹義的小家庭(尤其異性之間的交友)。“姤”為“邂逅”,強調的是“緣份”,交友要遵循順其自然的原則,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同人”的對卦是“師”,二者都有集聚眾人幹番大業之意。所不同的是,“同人”卦中民眾是主動的、領袖是被動的(五陽爻為眾),共同的理想追求使他們聚集在一起,他們主動擁戴其中一位作為他們的領袖;“師”卦中領袖是主動的、民眾是被動的(五陰爻為眾),民眾是被迫集聚在一起,他們要按照領袖的意圖去做他們並非樂意去做的事。因此,要幹一番大事業,就要盡力做到“同人”,而避免“師”之效果,當然特殊情況另當別論。中國共產黨能夠打敗內外敵人,“同志”一詞的廣泛應用,在當時是起了決定性作用的,說它是對“同人”卦的徹悟,一點也不過分。

  “乾”與“龍的傳人”

  《周易》六十四卦,以乾為首,而乾卦全篇爻辭都在講“龍”,以龍的生息變化寄喻人生和宇宙哲理。這表明,以《周易》這個大道之源而生髮開來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地地道道龍的文化。

  古代的君王皇帝,穿的是龍袍、坐的是龍椅、睡的是龍床,以真龍天子自居;一些胸懷大志的“君子”也常常把自己喻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的“臥龍”,這決非偶然。

  既然乾卦全篇都是講龍的,那麼其卦辭一定是對龍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對“元亨利貞”,孔子是這樣解釋的:元是眾善的魁首,亨是眾美的集中,利是道義的統一,貞是事業的基幹。就是說,以龍自喻的“君子”應該是這四種美德的統一體。

  在擁有幾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民大眾將一種實際並不存在的動物,作為圖騰去膜拜去敬仰,這個圖騰凝聚著他們對完美的追求與渴望。因此,龍的形象是各種具體優秀形象的最佳組合:鹿之角,是雄壯美麗的象徵;馬之頭,是疾馳不疲的象徵;蛇之身,是善於變化的象徵;魚龜之鱗甲,是自我保護的象徵;鷹之爪,是兇猛飛翔的象徵……。他們總是把認可的事物完美化,開荒著適合“個人崇拜”生長的土壤,一代又一代過去,其土地越來越肥沃,他們的理想卻越來越迷茫。他們永遠不會明白為什麼明明播種的是希望,而收穫的卻是一次再一次的失望。

  龍的形象因環境不同而不斷變化,乾卦自初爻的“潛龍”講起,至六爻的“亢龍”結束,充分闡述了這種變化的必要,同時也顯示了這種變化是必然的規律。任何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昌盛、衰退、消失的必然規律,按照《周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全息觀,乾卦所闡述的這種變化規律適合任何事物,作為對一種圖騰的認識也不例外。因此,總會有一天,龍的形象因人而異,你想象中的龍該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

  乾卦的“用九”,是六爻皆變顯示的象徵涵義,可以理解為經歷了從初爻到上爻六種狀態後的必然結果。如果說卦辭是這一卦的“序言”,則“用九”即是本卦的“結束語”;如果卦辭是序幕,“用九”則必然是其尾聲(大結局)。因此,對其“見群龍無首,吉”的理解,甚為重要。

  現在,有一句很時髦的俗語流傳極廣,“一箇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三條蟲。”為什麼?

  因為,龍是完美的象徵,如今人民將“首領”列在完美因素的首位,誰都想成為體現完美的龍,而某一方面(領域)只能有一個被接受認可,於是就產生了鬥爭,看誰是最後的勝利者。如果人們都不希望自己變成一條蟲,就必須接受“人人都是龍”的觀念,就必須相信“群龍無首”的民主狀態是最佳選擇。因此,筆者以為“群龍聚首,不分彼此”,才是乾卦“用九”的真正內涵。

  《周易》64卦的排列順序,“錯、綜”是其主要方式之一。

  “錯”,即“錯卦”,又稱對卦和旁通卦,指陰陽相對的卦;“綜”,即“綜卦”,又稱反卦和覆卦,指將一卦反覆(顛倒)過來所得到的卦。

  在64卦排列中,每兩卦為一組,其後卦基本都是前卦的綜卦(如屯蒙、需訟、師比等),遇到其綜卦與本卦一樣時,即變為錯卦(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

  在64卦中,互為綜卦的共有28組卦象,加上其餘互為錯卦的8個卦象,共計36個卦象,這也許就是依照《周易》原理,編撰《三十六計》的初衷吧。

  64卦的內涵體系博大精深,這裡我們暫且僅把每一卦狹義理解為,自然界的一種事物或事物的一種狀態,從“錯、綜”概念中不難感知到,古人辯證思維的偉大。

  無獨有偶,世間任何事物都有與其對立的另一事物,只要我們從相反的角度去觀察、對待,就會發現、感知到與它對立的那一面,而這恰恰就是這一事物發展的最終結果。

  “損”的綜卦是“益”,因此在64卦中損卦之後為益卦,“損而不已,必益”(“序卦傳”),就是說損失到不能再損失的時候就會增益,這與“否極泰來”的物極必反之理相同;根據“能量守恆”規律,有人損失必然就有人獲益,此處損失必然從他處獲益,現在損失必然將來獲益,吾輩損失必然子孫獲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