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講解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講解

  導語:《飲湖上初晴後雨》是一首膾炙人口題詠西湖的詩歌,為詩人蘇軾所寫,展現西湖美麗的景象。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飲湖上初晴後雨》講解,歡迎閱讀!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代 ·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註釋

  1. 瀲灩:波光閃動的樣子。

  2. 空濛:雲霧迷茫的樣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翻譯

  晴天,在燦爛陽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光粼粼,美極了;

  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若有若無,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奇妙的。

  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都是那麼的適宜,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飲湖上初晴後雨》講解:

  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怎樣的?

  剛好從一場小病中康復,在湖上共飲美酒、共賞美景

  這首詩寫於蘇軾在杭州為官期間。蘇軾擔任杭州通判是在宋神宗熙寧四年到熙寧七年,也就是公元1071年到1074年。這段時間,可以說是蘇軾一生中最愉悅的回憶之一了。

  熙寧六年,也就是公元1073年的初春,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裡,蘇軾剛好從一場小病中康復,蘇軾的好朋友杭州知州陳襄就盛情邀請蘇軾一同前往城外去踏青散心。恰好有人送來了上好的官酒,蘇軾就提出不如前往西湖吧。兩人就在湖上共飲美酒、共賞美景。剛開始的時候天氣還是非常晴朗的。景色宜人,但沒過多久就突然下起雨來了,若換了別人也許就會掃興而歸,蘇軾卻不同,雨中的西湖同樣讓他讚賞不已,於是便有了《飲湖上初晴後雨》的兩首詩歌。我們在這裡賞讀的就是廣為流傳的第二首。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瀲灩和空濛描繪出了水光和山色的流動變幻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對晴雨兩種不同風光的描寫。“瀲灩”是形容水波盪漾的樣子,而“空濛”則是形容細雨迷濛的樣子,西湖是三面環山的,一水繞城。面對西湖美景,蘇軾沒有展開窮形盡相的描摹,而是選取了水與山這兩個最為平常、但同時又是最為經典的代表。而在寫水與寫山的時候,蘇軾又側重在水光和山色上。光與色是流動的,是不可琢磨的.,是變幻迷離的,他們比實體更不容易描摹。瀲灩和空濛兩個絕妙的形容詞,恰好描繪出了水光和山色的流動變幻,不但給人帶來整體的印象,並且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以人喻物,這是一種比較獨特的比喻方式

  西湖就好比古代著名的美女西施那樣,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都是那麼的美麗。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比喻。善用比喻是蘇軾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這個比喻的精彩我們可以透過這樣幾個層次來加以體會。首先,我們來看比喻本身,它是以人喻物,這是一種比較獨特的比喻方式,古人在打比方的時候,往往是以物來喻人的,而蘇軾這兩句詩卻不同,是以人來比喻物,把西湖比作西施——也就是西子,這確實是比較新奇的一種聯想方式。

  其次,我們再來看這個比喻的效果,由於是用人來比喻物的,所以在藝術效果上也帶來了獨特之處。人們使用比喻這種修辭方式,目的是使所描寫的物件變得更加形象可感。“欲把西湖比西子”,卻恰好相反,它是把實體的事物比喻成一個較為抽象的物件,也就是西施。為何說西施是較為抽象的物件,因為我們雖然知道西施是個美人,然而西施究竟長成什麼樣,沒有人知道。她的美麗是存在於千百年來人們不斷的想象和敘述之中的,其實並非是一個具體形象的人,蘇軾的這個比喻是非常大膽、也是非常聰明的。

  這個比喻的巧妙還不止於此,我們還可以再往深一個層次看,關於西施,我們都知道一個東施效顰的故事。蘇軾的比喻其實就化用了這個典故,既然常態、病態都是美的,那麼無論淡妝還是濃妝自然都是恰到好處的。這一點不正是吻合了西湖晴雨皆宜的特點嗎?透過這幾個層次的解讀,我們現在對這個比喻應該有了更深入的體會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