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散文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散文

  《飲湖上初晴後雨》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尤其是後二句,被認為是對西湖的恰當評語。第一首一般選本不收錄,其實這首詩也寫得不錯,其首句就把西湖晨曦的絢麗多姿形容得美不勝收。兩首對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寫詩時的思想感情。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散文篇一:

  初夏的早晨,金色的太陽冉冉升起,映照在湖面上,把湖水都染成了桔色。蘇軾坐在遊船上一邊觀賞美麗的西湖一邊飲酒。這時的湖面猶如一面銅鏡。一陣微風吹過,湖面上蕩起層層細波,像魚鱗金光閃閃;像絲綢光滑柔順。多美的西湖啊!湖水的美在予它的靜與幽。它既不象大海一樣驚濤駭浪,變化莫測,也不象江河般川流不息,源遠流長。它象一位飽讀詩書的姑娘,優雅,恬靜,秀美。讓他聯想起戰國時那充滿智慧與膽略的美女-----西施

  他還沉浸在這美景中時,遠處傳來了陣陣歡笑聲把他拉了回來。太陽已高高升起,這時的西湖充滿生機。湖中的荷花在陽光照耀下伴隨著美妙的歌聲翩翩起舞。瞧,那亭亭玉立的花骨朵,.白中透著點粉紅在風中搖曳著,若大的湖面就像一個舞臺。看這邊,一個個碧綠的像大圓盤似的荷葉,它們像是伴舞者,主角就是那些含苞欲放的荷花,有粉白。粉紅。鮮紅,頭頂的露珠像是一頂皇冠,把它們裝扮得更加美麗。

  忽然,太陽像害羞的孩子一樣,鑽到雲層裡,天也變得灰濛濛的。雲也似乎要湊個熱鬧,越積越多,越積越厚。小雨滴也被感染了,紛紛掙脫天空媽媽的懷抱爭先恐後地來到大地上。蘇軾急忙躲進船艙裡。這時的湖面好似一張蹦蹦床,小雨滴在上面跳躍,歡唱。漸漸地湖面被層層雨霧所籠罩,影影綽綽,朦朦朧朧。幾艘小巧而精緻的畫船緩緩駛來。讓人如同進入仙境般。慢慢地,雨停了,但湖面上仍盪漾著一層霧氣,如詩如畫。這時的西湖象一幅細緻精妙的水彩畫。

  陽光下的西湖就象活潑,健康,充滿生機的姑娘;雨中的西湖卻多了幾分柔弱讓人憐愛。蘇軾望著這人間天堂般的景色,提筆寫下: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欲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散文篇二: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遊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緻,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盪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濛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緻。“瀲灩”,波光閃動。“空濛”,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這裡,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容是很多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籠統,因為這兩句並非只適用於西湖。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裡,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有個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具體,不能傳達出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同時又很形象、很傳神,想象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的感受用詩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與達觀自適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麼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緻,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麗,卻只存在於個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採用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約多少筆墨,而它的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於感受,同時也訴之於思考,讓讀者透過自己的想象去發揮詩的內涵。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也難怪後來的詩人為之擱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散文篇三:

  天氣晴朗,豔陽高照,詩人蘇軾和朋友一起興致勃勃那遊婀娜多姿的西湖,此時的西湖,水上波光盪漾,閃爍耀眼,魚兒盡情地嬉戲,遊船裡時時傳來陣陣笑聲,岸邊,垂柳搖弋嫩綠的柔枝,如同仙女在清風笑聲中翩翩起舞,樹上的鳥兒歡快地歌唱著,天空的雲兒輕輕地飄浮著,好像也在遊這天生麗質和迷人的西湖。

  遊著遊著,起風了,霧也來了,西湖好像披上了一件無形的輕紗,周圍的一切景物都顯得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如同仙境,另有一種韻味。接著雨也上來了,雨天的西湖,山中雲霧朦朧,縹縹渺渺,湖面千萬朵雨花爭相開放,又顯出一番奇妙景緻。晴天西湖麗質;雨天西湖迷人。於是詩人蘇軾揮毫寫下了《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