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觀潮楊萬里

浙江觀潮楊萬里

  《浙江觀潮》是楊萬里的`一首寫景詩,是沿用了他一直以來的寫景風格。

  小軸浙江觀潮

  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吳儂只言黠,到老也看潮。

  楊萬里詩選

  寄題袁機仲侍郎殿撰建溪北山四景

  冰 壺 閣

  竹國風世界,梅兄雪友朋。地清無可比,且道玉壺冰。

  抗 雲 亭

  腳底一朵雲,乘之繞空碧。前身王子喬,今代李太白。

  妙 淨 庵

  韓子不肯佛,饒操苦出家。何如妙淨老,紫橐碧蓮花。

  玉 虹 橋

  銀河月外來,玉虹天上落。騎虹弄銀河,人間無個樂。

  將睡四首

  老夫豈不眠,只是眠未得。若到睡思來,華胥是誰國。

  一更打二點,夜夜此時睡。今夜當此時,不睡緣底事。

  已被詩為崇,更添茶作魔。端能去二者,一武到無何。

  睡去非不願,熱來無奈何。蒙渠致西爽,為汝守南柯。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老子燒香罷,蜂兒作隊來。徘徊繞襟袖,將謂是花開。

  臘去寒猶在,春來花未開。東風忽然到,放盡一園梅。

  徑李渾穠白,山桃半淡紅。杏花紅又白,非淡亦非穠。

  只有觀書樂,其如病眼何。但令吾意適,不必卷頭多。

  驟暖如初復,通身退裌衣。只言寒已去,卻等五更歸。

  人怨花遲發,天教暖早催。不知要催落,卻道是催開。

  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詠

  格  齋

  讀書輪何知,問羊馬何與。二理仍兩心,終無研究處。

  南  谷

  我生本南溪,我長寓南谷。是子底無良,奪我谷中菊。

  松  庵

  與花不同色,與竹元同德。風月偏相尋,攜手清涼國。

  腴  亭

  蜀張與蜀花,鄉人相解後。人存花更腴,人去花亦瘦。

  竹  亭

  春亦只如是,冬亦只如是。別有一清風,請君參此味。

  莊敬日強齋

  居人晏猶眠,行子夕未宿。此心從何生,卻道力不足。

  寄題萬元享舍人園享七景

  綿 隱 堂

  試問隱綿上,何如隱東山。出處兩無閡,世間出世間。

  蒲 魚 港

  蒲牙長几何,已足庇玉尺。只恐如主人,潛逃逃不得。

  溪  雲

  閣前三面山,閣下一溪水。雲出戏作霖,卻歸宿簷裡。

  閒 世 界

  要尋閒世界,不在世界外。明月與清風,何朝不相對。

  也  賢

  架亭元用木,一夕化為竹。醉眼碧成朱,若個是蒼玉。

  倚  苕

  何處苕溪好,請君來倚樓。西山也驩喜,奔走入簾鉤。

  意  山

  不識弁山面,相逢笠澤詩。秪應晚雲散,玉立對門時。

  二月十四日曉起看海棠八首

  過雨天猶溼,新晴月尚寒。懸知曉妝好,破霧急來看。

  初日光殊薄,晴梢露正濃。真珠妝未穩,更著柳邊風。

  晚得看花訣,丁寧趁絕農。乘他醉眠起,別是一精神。

  四面花光合,一身香霧紅。忽從霞綺上,跳下錦城中。

  花密無重數,看來眼轉迷。化為花世界,忘卻日東西。

  外種百來樹,中安一小亭。放眸紅未了,紅了是天青。

  老子侵星起,蜂兒先我忙。淵才無鼻孔,信口道無香。

  除卻牡丹了,海棠當亞元。豔超紅白外,香在有無間。

  題文發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

  小軸洞庭波漲

  湖水吞天去,湖風送浪還。銀山何處是,青底是君山。

  小軸海門殘照

  萬里長江白,半規斜日黃。焦山渾欲到,宛在水中央。

  小軸靈隱冷泉

  小潘詩家子,解作無聲詩。八境俱妙絕,冷泉天下奇。

  小軸廬山霽色

  彭滭收積雨,廬山放嫩晴。多情是瀑布,只作雨中聲。

  小軸太湖秋脕

  水氣清空外,人家秋色中。細看千萬落,戶戶水精宮。

  小軸武昌春色

  花外廋樓月,鶯邊吳宮柳。我欲問廢興,春風獨無口。

  小軸西湖復日

  四月曾湖上,荷錢劣可穿。歸來開短紙,十里已紅蓮。

  小軸浙江觀潮

  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吳儂只言黠,到老也看潮。

  題趙昌父山居八詠

  兩 峰 堂

  蹈得草鞋穿,行得汗腳損。卻換一枝藤,拄到雙玉筍。

  青 氈 堂

  客來借氈看,笑指一書策。不管賣不行,且圖偷不得。

  苔 竹 軒

  青士長得瘦,翠兄工買貧。向來素愛者,已賺一詩人。

  霞  牖

  夕借月為燭,晨將霞作簾。猶言貧到骨,不悟取傷廉。

  晏  齋

  五陵槿梢花,千駟草頭露。富貴人始傳,屢空今不數。

  已 矣 軒

  蠻觸無休日,菟裘有別天。撫松非已矣,釆菊未悠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