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的真名

楊玉環的真名

  她真叫玉環嗎?

  大名鼎鼎的楊貴妃,芳名是什麼?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舊唐書》與《新唐書》裡沒寫,《資治通鑑》裡也沒有明確記載,《長恨歌傳》只說她是“楊玄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楊貴妃死後大約100年,鄭處誨編的《明皇雜錄》裡才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後人沿用至今。對此,有一種不同的說法,鄭的《津陽門詩注》裡說:“玉奴,太真小字也”。鄭處誨和鄭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進士出身,所以他們的說法都有可信的理由。當然,也可能這兩個名字都屬楊美人,一個是真名,一個是暱稱。

  管楊貴妃叫什麼,那個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歡。說他是老男人,一點不假,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兩人第一次見面時,楊氏才22歲,而他已經56歲了。老是老點,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夠為所欲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麼,而且也不管她嫁沒嫁人,甚至都不考慮她嫁的是自己的兒子,只要他喜歡,便一定要奪過來。

  唐玄宗看上楊玉環時,她已經嫁給壽王李差不多五年了。唐時宮廷“胡風”盛行,老子搶兒子的婦,好像也不算稀罕事,“愛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沒有衛道士哭鬧著向皇上諫勸什麼“人倫之理”。但這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唐玄宗還是做了一些檯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下詔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太后薦福,並賜道號“太真”,讓楊玉環搬出壽王府,住太真宮。這樣做也是為避人耳目,方便他們偷情。好不容易熬過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經地盡了一把“父親之責”,為壽王李娶韋昭訓的女兒為妃,緊接著就迫不及待地將楊氏迎回宮裡,並正式冊封為貴妃。楊玉環不僅長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聰明,善解人意,簡直就是皇上的貼心“小棉襖”,玄宗自然極為喜歡。不久,楊玉環便專寵後宮,使得“六宮粉黛無顏色”,當時宮中稱她為娘子,一切待遇(儀體規制)也都是皇后級別。

  對此,唐人李商隱有話要說。他在《驪山有感·詠楊妃》裡寫道:“驪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看來壽王真是鬱悶至極、尷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顧人倫,依然要奪子所愛,那就只能感嘆楊玉環的`美色太有誘惑力了。不過,根據常理推斷,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可能不僅是貪圖美色和床之歡,更是將她當作生活體貼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猶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侶。

  如《舊唐書》所述:“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如上意。”而《新唐書》裡的評語也大致相同,只是很含蓄地加了“遂專房宴”的提示。後世諸多文學作品,極盡意淫之能事,一味放大貴妃“以色邀寵”的本領,我以為有高估唐明皇生理功能之嫌。當然,再老的男人,對美色還是很受用的,何況這位美人兒長得如天仙一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