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破陣子》的翻譯賞析與閱讀答案

晏殊《破陣子》的翻譯賞析與閱讀答案

  破陣子晏殊翻譯賞析閱讀答案

  這是北宋婉約派詞人、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晏殊所創作的一首詞作,這首詞透過描寫清明節的一個生活片段,反映出了少女身上獨有的一種青春活力。

  原文: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字詞解釋:

  ⑴破陣子:《破陣子》,唐教坊曲,一名《十拍子》。陳暘《樂書》:“唐《破陣樂》屬龜茲部,秦王(唐太宗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畫衣甲,執旗旆。外藩鎮春衣犒軍設樂,亦舞此曲,兼馬軍引入場,尤壯觀也。”按《秦王破陣樂》為唐開國時之大型武舞曲,震驚一世。玄奘往印度取經時,一國王曾詢及之,見所著《大唐西域記》。此雙調小令,當是擷取舞曲中之一段為之,猶可想見激壯聲容。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唐太宗李世民任秦王時制大型舞曲,名《破陣樂》。本是七言絕句,後因舊曲名,另倚新聲。始見晏殊詞。

  ⑵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豐收,有春秋兩社。新社即春社,時間在立春後、清明前。

  ⑶碧苔:碧綠色的苔草。

  ⑷飛絮:飄蕩著的柳絮。

  ⑸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⑹逢迎:相逢。

  ⑺疑怪:詫異、奇怪。這裡是“怪不得”的意思。

  ⑻鬥草:古代婦女的一種遊戲,也叫“鬥百草”。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樓蘭案:多為車前草,車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邊、溝壑旁、田埂等處。無莖,具多數細長之鬚根;葉自根際叢出,薄紙質,具五條主葉脈,全緣或波狀,或有疏鈍齒,長達15—30釐米;具綠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實成熟後會如蓋子般掀開,釋出四至六顆棕黑色種子,其長長的花軸,用來鬥草的好材料。)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所謂“武鬥"。王建《宮詞》,吟詠鬥草遊戲的情狀:“水中芹葉土中花,拾得還將避眾家,總待別人般數盡,袖中拈出鬱金芽”鬥草除有“武鬥”外,還有“文鬥”。所謂"文鬥",就是對花草名,女孩們採來百草,以對仗的形式互報草名,誰採的草種多,對仗的水平高,堅持到最後,誰便贏。因此玩這種遊戲沒點植物知識和文學修養是不行的。

  ⑼雙臉:指臉頰。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翻譯:

  燕子飛來正趕上社祭之時,飄落的梨花告知清明的到來。幾片碧苔點綴著池中清水,黃鸝的歌聲縈繞著樹上枝葉,只見那柳絮飄飛。

  在採桑的路上邂逅巧笑著的東鄰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個春宵美夢,原來它是預兆我今天鬥草獲得勝利啊!不由得臉頰上也浮現出了笑意。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閱讀答案:

  試題:

  1.詞的題目中應該填入的一個字是 (某一季節),作者晏殊是 派的代表詞。(2分)

  2.對作品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透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感受,傳神地繪景,生動而鮮活,明媚秀潤。

  B.“三四點”、“一兩聲”或為寫實地,更透出幽靜與悠長。

  C.詞的下片寫少女嬉戲,活潑天真,洋溢著清新的生活氣息。

  D.整首詞語言通俗,激情昂揚,境界闊遠。

  3.聯絡作品上、下闋內容,試從情與景的關係角度,寫一段鑑賞性文字。(60字)

  答案:

  1.(2分) 春 婉約派。

  2.(3分)(D)

  3.(4分)答題要點:描寫了燕子、梨花、碧苔、黃鸝、飛絮、女伴巧笑以及鬥草輸贏遊戲等,勾畫出明媚、歡快的景象,表達了作者輕鬆愉悅的心情,一改傳統詩詞中傷春惜時的老套。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創作背景:無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賞析:

  此詞透過清明時節的一個生活片斷,反映出少女身上顯示的青春活力,充滿著一種歡樂的氣氛。全詞純用白描,筆調活潑,風格樸實,形象生動,展示了少女的純潔心靈。

  二十四節氣,春分連線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戀的時節。春已中分,新燕將至,此時恰值社日也將到來,古人稱燕子為社燕,以為它常是春社來,秋社去。詞人所說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那時每年有春秋兩個社日,而尤重春社,鄰里聚會,酒食分餐,賽會歡騰,極一時一地之盛。閨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謂“問知社日停針線”,連女紅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喚妹,門外遊玩。詞篇開頭一句,其精神全在於此。

  按民族“花歷”,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風,自小寒至穀雨,每五日為一花信,每節應三信有三芳開放;按春分節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蘭花。梨花落後,清明在望。詞人寫時序風物,一絲不苟。當此季節,氣息芳潤,池畔苔生鮮翠,林叢鸝囀清音。春光已是苒苒而近晚了,神情更在言外。清明的花信三番又應在何處?那就是桐花、麥花與柳花。所以詞人接著寫的就是“日長飛絮輕”。古有詩云:“落盡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可以合看。文學評論家於此必曰:寫景;狀物!而不知時序推遷,觸人思緒也。

  當此良辰佳節之際,則有二少女,出現於詞人筆下:在採桑的路上,她們正好遇著;一見面,西鄰女就問東鄰女:“你怎麼今天這麼高興?夜裡做了什麼好夢了吧!快說來聽聽!”東鄰笑道:“莫胡說!人家剛才和她們鬥草來著,得了彩頭呢!”

  “笑從雙臉生”五字,再難另找一句更好的寫少女笑吟吟的句子來替換。何謂雙臉?蓋臉本從眼際得義,而非後人混指“嘴巴”也。故此詞,美在情景,其用筆明麗清婉,秀潤無倫,而別無奇特可尋之跡;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盡出,天時人事,物態心情,全歸於此。

  個人資料: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最近訪問